图书介绍

有线电视宽带HFC网络回传系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有线电视宽带HFC网络回传系统
  • (美)唐纳德·拉斯金(Donald Raskin),(美)迪恩·斯通贝克(Dean Stoneback)著;张文生,周强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7504332798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有线电视宽带HFC网络回传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简介1

一、回传通道的出现2

二、对回传通道特性的两个误解2

三、回传通道的收益能力4

(一)即兴付费收看(IPPV)4

(二)交互式电视节目指南5

(三)视频游戏5

(四)Cable Modem5

(六)实例6

(五)电话业务6

第二章 混合光纤/同轴有线电视系统8

一、一根电缆里如何进行信号的双向传送8

二、有线电视系统的要素9

(一)正向路径9

(二)回传通道13

(三)供电13

三、混合光纤/同轴网络14

第三章 有线电缆系统的数字化应用16

一、为何要用数字技术?16

(一)采样17

二、数字信号的产生17

(二)量化18

(三)信源编码19

三、在电缆系统中传送数字信号20

四、调制技术21

(一)二进制频率调制21

(二)二进制相位调制22

(三)二进制幅度调制22

(四)多进制调制22

(五)正交调制23

五、性能比较24

(一)每秒每赫兹传送比特数25

(二)每比特能量25

六、对付有噪信道的技术29

(一)前向纠错29

(二)交织传送31

(三)均衡31

七、注意事项33

第四章 噪声源与干扰34

一、回传噪声漏斗34

二、热噪声35

三、光纤链路噪声37

四、侵入噪声39

(一)侵入噪声来源39

(二)侵入噪声的进入点41

五、失真与削波44

六、广义的C/N概念49

七、公共路径失真50

八、哼声调制与电源干扰51

一、回传通路损耗的差异52

第五章 系统设计的考虑52

(一)家庭布线和分支损耗53

(二)接入电缆54

(三)信号馈送系统54

(四)系统平坦度55

(五)热变化55

(六)光纤链路损耗55

(七)前端接收机的精度56

(八)总的差别56

(一)减少侵入噪声57

二、回传路径均衡57

(二)分支分配端口均衡器58

三、回传均衡器的一些变通62

(一)反向阻断滤波器63

(二)可寻址的分支分配器64

(三)用户端的分离措施65

四、最后的评论65

第六章 系统供电66

一、需要多少功率66

(一)集中式供电70

二、电源供给的构成70

(二)分布式供电71

三、提供后备能力71

四、冗余供电72

第七章 可靠性73

一、可靠性定义73

二、什么是合格的标准74

三、双向系统的可靠性评估75

(一)可靠性计算的基础知识75

(二)网络模式76

(三)可靠性数据和模型的计算78

(一)冗余的光纤链路81

四、如何增加可靠性81

(二)减少光纤纤数82

(三)状态监控82

(四)备用电源82

第八章 针对性设计84

一、交互式应用84

(一)多用户接入和轮询85

(二)反应时间88

二、评估线路容量88

(一)节点分割90

三、满足未来的系统容量的经济设计90

(二)网络结构91

(三)频率搬移技术92

(四)更高带宽效率93

(五)增加回传频谱93

四、回传应用及其具体要求94

(一)Cable Modem94

(二)电话96

(三)Modem电话和可视电话101

(四)个人通信服务(PCS)102

五、前端设备需求103

六、频谱划分104

第九章 回传系统的光纤链路106

一、回传激光器的类型106

二、光纤链路性能109

(一)回传路径光纤链路的C/N110

(二)温度影响116

三、回传激光器的选择117

(一)费用118

(四)误码率119

(五)动态范围119

(三)距离119

(二)带宽119

(六)小结120

四、回传信号混合120

第十章 RF功率分配122

一、回传系统能够通过多大的RF功率?122

(一)用噪声槽口说明削波现象123

(二)用峰值电压分布说明削波现象124

(三)汇聚噪声通常并不引起削波126

(四)什么影响峰值因子127

二、选择激光器的工作点130

(一)噪声槽测试131

(二)双频测试132

三、在不同的应用中如何分配射频功率?135

第十一章 回传系统设计和设置138

一、如何比较回传与正向通路设计上的不同138

(一)正向系统139

(二)回传系统139

二、选择工作电平140

(一)激光发射机功率140

(二)射频系统功率141

三、系统组合146

四、调整回传系统的步骤149

(一)应该用“信号功率”还是用“增益或损耗”?151

(二)在光纤链路中实现单位增益151

(三)信号注入放大器——使用注入表153

五、前端信号分配156

(一)信号电平156

(二)载噪比158

(三)前端调整经验159

六、总结159

一、区域网161

第十二章 网络结构161

(一)模拟传送主干163

(二)数字传送主干166

二、网络举例及设备清单168

(一)假设168

(二)信号传送169

第十三章 网络管理172

一、何处需要网络管理172

(一)提高网络可靠性172

(二)业务和物理网络之间相互影响的管理173

(一)管理结构174

二、单元管理和综合管理系统174

(二)通信协议和标准176

三、分散式单元管理系统177

四、回传通路性能监控系统178

附录A 用频谱分析仪测量数字信号180

附录B 详细的设计和设置185

附录C 基带数字系统194

附录D 单位转换和表格202

缩写表2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