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玩字画揭假与识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古玩字画揭假与识真
  • 周建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3096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古玩-鉴定-中国;汉字-书法-鉴定-中国;中国画-鉴定-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玩字画揭假与识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仿品产生的历史和原因1

第一章 历代书画的原貌与伪作1

第一节 书画鉴定的难度—既要断代,又要断人1

一、目鉴1

二、考证1

三、目鉴与考证相结合2

第二节 书画鉴定的依据2

一、艺术风格4

二、时代风格—兼谈一些古画的疑点6

三、个人风格18

第三节 赝品类型和作伪方法24

一、完全作伪的方法25

二、改头换面的手法31

三、代笔和误定36

第四节 明代绘画及作伪情况40

一、宫廷“院体”绘画41

二、戴进、吴伟和“浙派”43

三、吴门四家45

四、董其昌和“松江派”53

五、明代其他名家55

第五节 清代绘画—存世真迹多,但伪品也多62

第六节 明清书法鉴定90

第七节 明清书画作伪地区和手法106

一、明代书画作伪106

二、清代后期再掀作伪高潮109

第二章 古瓷器的原貌与造假114

第一节 历代瓷器的真品特征114

一、瓷器的成熟期114

二、隋、唐、五代—瓷器取代铜器被广泛应用116

三、宋代121

四、辽代132

五、元代134

六、明代140

七、清瓷的时代特征158

第二节 清代瓷器仿古与识别160

一、康熙时期特征161

二、雍正时期特征165

三、乾隆时期特征169

四、嘉庆、道光时期特征173

五、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特征177

第三节 民国瓷器显露收藏潜力181

一、民国当代瓷器特征181

二、仿古瓷器—无所不有184

第四节 瓷器作伪与辨伪186

一、瓷器作伪类型186

二、作伪方法189

三、辨伪方法189

第五节 关于元代青花瓷的实话实说192

一、元青花溯源192

二、关于元青花的争论194

三、突破研究“瓶颈”已迫在眉婕199

四、元青花的市场到底有多大201

五、仿品来势汹汹206

第三章 历代铜器的原貌与造假208

第一节 青铜器的分期208

一、青铜的性质208

二、青铜的起源209

三、青铜器的发展分段209

第二节 青铜器的断代特征210

一、炊具类210

二、餐具类215

三、饮酒器类218

四、水器类225

五、乐器类227

六、兵器类229

七、车马器类232

八、度量衡器类233

九、杂器234

第三节 各时期青铜器的纹饰与铭文特征240

一、纹饰240

二、各时期青铜器铭文特征246

第四节 青铜器的作伪与辨伪249

第四章 陶器及唐三彩的真与伪267

第一节 陶器特征267

一、陶器的起源与发展267

二、陶器的制作工序268

三、陶器的制作方法268

四、各时期陶器的陶胎和胎色的区别269

五、各时期花纹装饰的区别269

六、各时期器物造型的区别270

七、陶器的市场化—从外国人喜欢到中国人喜欢270

八、古陶器的仿制过程及手段273

第二节 唐三彩真器特征279

一、从冥器到珍贵艺术品279

二、唐三彩在陶瓷工艺上的重大贡献280

三、唐三彩的定级和估价282

第三节 陶器和唐三彩的辨伪283

一、传统鉴定方法283

第五章 鼻烟壶在中国的生产和真实存量286

一、洋为中用受追捧286

二、鼻烟壶艺术288

三、鼻烟壶拍卖行情291

四、鼻烟壶三个阶段293

第六章 鉴定仪器的优势与问题294

第一节 传统鉴定及面临的问题294

第二节 仪器鉴定的基本原理294

一、元素成分分析检测的优点与不足295

二、热释光分析检测297

二、热释光分析检测297

三、脱玻化技术检测釉子老化—有较强的抗人为干扰能力301

第三节 普通型仪器鉴定实用介绍304

一、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铜器、瓷器、宝石及旧书画304

二、查尔斯过滤镜对宝石的鉴定320

第四节 眼学与科学必须互补330

一、脱玻化技术检测与传统经验式鉴定方法比较330

二、热释光测年法与脱玻化技术检测比较331

三、成分元素鉴定法与脱玻化技术检测方法331

四、人脑与数据库的区别333

五、传统鉴定方法与现代高科技鉴定方法优劣比较333

第七章 收藏:问题与前景335

第一节 拍卖市场的喜与忧335

一、中国拍卖行业的初始与现状335

二、拍卖的前景338

三、艺术品市场指数—市场的“景气”行情340

第二节 从国宝流失看文物的存世走向343

一、古今发生在故宫的事343

二、国宝流失的四个时期344

三、流失国宝文物是知何收回的347

第三节 收藏者的几个注意事项352

一、收藏中的“奸作”352

二、真假难辨353

三、收藏中的心态354

附录357

【附录一】西周时期铜器式样357

【附录二】各时期瓷器纹样359

【附录三】各时期龙纹的演变365

【附录四】明朝年鉴表370

【附录五】清朝年鉴表371

【附录六】天干、地支记年表372

【附录七】生肖表3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