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伦理思想简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伦理思想简史
  • 温克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4495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05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520页
  • 主题词:伦理思想-思想史-中国-先秦时代~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伦理思想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商朝、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3

第一章 商朝、西周的伦理思想3

一 商朝的伦理思想3

二 西周的伦理思想5

三 古代早期的“民本”思想6

第二章 孔子的伦理思想9

一“仁学”思想10

二“六条十二目”的道德规范体系12

三 合理的人生观思想18

四“为政以德”的政治伦理思想20

第三章 孟子的伦理思想23

一“性善”论的道德起源论24

二“重义轻利”的义利观26

三“四德”“五伦”的道德规范体系27

四“求放心”的道德修养论30

五“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政治伦理思想34

第四章 荀子的伦理思想36

一“隆礼贵义”的道德作用论37

二“人性恶”和“性伪之分”的道德起源论39

三 关于理欲、义利、荣辱观思想42

四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规范44

五 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论45

第五章 《大学》《中庸》《礼运》中的伦理思想48

一《大学》中的伦理思想48

二《中庸》中的伦理思想51

三《礼运》中的伦理思想55

第六章 《周易》中的伦理思想58

一《周易》的成书及其架构体系58

二 关于君子修德和德治思想61

三“三纲”思想萌芽及谦、节、义道德原则规范63

四 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65

五“天人合德”的道德观67

第七章 墨子和后期墨家的伦理思想69

一“兼爱”思想70

二 崇尚功利的道德观71

三“合其志功而观焉”的道德评价根据72

四 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论72

五 后期墨家的伦理思想74

第八章 老子的伦理思想76

一《老子》书中的“道”和“德”77

二“无为”“无知”“无欲”“无私”“不争”的道德观78

三“抱朴守真”的道德理想81

四 相对主义道德论83

第九章 庄子的伦理思想85

一 以顺应自然为核心的道德观85

二 放任自由的道德理想86

三“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87

四“缘督以为经”的处世原则88

五“心斋”“坐忘”的修道方法89

六 从道德相对性到道德相对主义90

第十章《管子》和商鞅、韩非的伦理思想92

一《管子》的伦理思想92

二 商鞅、韩非的伦理思想96

第二编 汉唐时期的伦理思想105

第十一章《淮南子》中的伦理思想105

一 消极悲观的道德发展观106

二“清静恬愉”“易于为善”的人性论107

三“体道反性”“适情辞余”的道德修养论108

四 重德治和民本的政治伦理思想112

五 一些有价值的伦理思想观点114

第十二章 董仲舒的伦理思想117

一“善恶之性受命于天”的道德起源论118

二“正其谊不谋其利”的义利观119

三“三纲五常”的道德原则规范121

四 调和性善性恶的“性三品”说122

五“天谴”说或“灾异谴告”说123

六 罢黝百家,独尊儒术124

第十三章 王充的伦理思想126

一 兼重衣食和礼义的道德学说126

二“人性有善有恶”和“善恶可变”的人性论127

三 偶然性决定一切的“命定论”129

四“观善心”的“定贤”论130

五 古今皆有“建节之士”的道德进步观132

六“养德”与“养力”兼重的德力观133

第十四章 才性之辩和名教与自然之辩135

一 才性之辩135

二 名教与自然之辩139

第十五章《列子·杨朱篇》《钱神论》《无君论》中的伦理思想146

一《列子·杨朱篇》中的伦理思想146

二《钱神论》中的伦理思想149

三《无君论》中的伦理思想151

第十六章 传统家训中的伦理思想153

一 传统家训:古代的家庭道德教育153

二 传统家训中蕴含的积极合理的道德教育思想154

三 传统家训中宣扬的封建主义道德观念和处世之道163

第十七章 道教伦理思想(上)165

一 道教的思想来源、发展演变和社会影响165

二汉末原始民间道教的伦理思想166

第十八章 道教伦理思想(下)176

一 东晋南北朝官方道教的伦理思想176

二 隋唐以降的道教伦理思想185

第十九章 佛教伦理思想(上)188

一 佛教理论的系统观点188

二 原始佛教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宇宙人生的基本看法189

三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概况193

四 佛与儒、道的关系200

第二十章 佛教伦理思想(下)205

一 佛教伦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规范205

二 佛教的理想人格和修持方法210

三 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作用215

第二十一章 韩愈、李翱的伦理思想217

一 韩愈的伦理思想217

二 李翱的伦理思想222

第三编 宋元明清时期的伦理思想229

第二十二章 张载的伦理思想229

一“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229

二“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的道德认知论231

三《西铭》中的伦理思想233

四“学必如圣人”的人格理想234

五 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235

六 论理欲、义利关系236

第二十三章 程颢的伦理思想240

一“心与理一”的心学道德起源论241

二《识仁篇》中的伦理思想242

三《定性书》中的伦理思想244

第二十四章 程颐的伦理思想246

一“性即理”的理学道德起源论247

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观249

三“主敬”“致知”的道德修养论251

第二十五章 朱熹的伦理思想255

一“理在事先”和“理一分殊”的道德起源论256

二 人性善恶与“气禀说”259

三 天理人欲、道心人心之辨261

四“居敬穷理”的道德修养论265

五 知行并重的知行观269

第二十六章 陆九渊的伦理思想271

一“心即理”的心学道德起源论272

二 反省内求、发明本心的道德修养论274

三“立心”“自作主宰”“堂堂地做个人”的人格独立思想278

四 义利之辨279

第二十七章 陈亮、叶适的伦理思想282

一 陈亮的伦理思想283

二 叶适的伦理思想286

第二十八章 王守仁的伦理思想290

一“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心学道德起源论291

二“致良知”的道德修养论292

三 道德教育思想299

四“知行合一”的知行观301

五 反传统、反教条精神302

第二十九章 王艮的伦理思想304

一“百姓日用即道”的自然人性道德起源论305

二 修身、尊身、保身、安身的道德修养论306

三“淮南格物”和《乐学歌》《大成歌》中的伦理思想308

第三十章 李贽的伦理思想311

一“夫私者,人之心也”的人性论312

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自然人性道德起源论314

三“为己”“自适”“自治”的重个性思想315

四“圣人与凡人一”的平等主张316

五“日有进益”的人生观和“一质一文”的道德风尚演化论318

第三十一章 黄宗羲的伦理思想319

一“天地之间只有一气”和“心性是一”的人性一元论320

二“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反专制启蒙思想321

三“立志则为豪杰”的人格理想322

第三十二章 顾炎武的伦理思想324

一“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的利益观325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观325

三“以名为治”的道德教化思想326

四“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修养论327

五“夸毗”人格批判330

第三十三章 王夫之的伦理思想331

一“人性变化日新”的人性论332

二“理欲合体”与“礼乐为本,衣食为末”的道德学说333

三“珍生务义”的人生观336

第三十四章 唐甄的伦理思想338

一“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的反君主专制思想339

二“民为政本”的民本思想341

三“仁义礼智俱为实功”的重才能事功的道德论343

四 重视智德与舆论评价的道德思想344

第三十五章 颜元的伦理思想346

一“正其谊以谋其利”的义利观347

二重“习行”的道德修养论348

三“常以大人自命”和“为转世之人”的人格理想351

第三十六章 戴震的伦理思想354

一“血气心知,性之实体”的人性论355

二“理者存乎欲者也”的理欲观356

三“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的道德学说358

第四编 近代时期的伦理思想363

第三十七章 康有为的伦理思想363

一 以人道主义批判封建礼教364

二“求乐免苦”和人性平等的自然人性论365

三“以人为主”“以仁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369

四 世界“大同”的社会道德理想371

第三十八章 梁启超的伦理思想374

一 批判封建主义道德和主张改造国民性375

二 构建中国近代新道德体系的尝试379

三“采补其所本无”“淬厉其所本有”的中西道德调和论386

第三十九章 谭嗣同的伦理思想389

一“冲决网罗”的反封建名教思想390

二“仁—通—平等”的道德观394

三“以太即性”的自然人性论396

四“崇奢黝俭”和重视民利的功利伦理398

第四十章 严复的伦理思想401

一 进化论的伦理思想402

二“背苦向乐”和“开明自营”的道德学说404

三“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自由观407

四“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国民性改造思想409

五“统新故、苞中外”的文化观410

第四十一章 孙中山的伦理思想413

一 人格救国论414

二“替众人服务”和“人类以互助为原则”的道德学说416

三 对中国“固有道德”的改造和继承419

四 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422

五“天下为公”的社会道德理想425

第四十二章 章太炎的伦理思想429

一 革命的道德观430

二 用宗教增进道德,用国粹增进爱国心434

三 善恶、苦乐并进的“俱分进化论”439

四 论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441

第四十三章 蔡元培的伦理思想446

一 以德育为“中坚”的“五育”说447

二 公民道德的纲领:自由、平等、亲爱451

三 论孔子及儒家伦理453

第五编 现代早期的伦理思想461

第四十四章 陈独秀的伦理思想461

一 批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462

二 论新人生观468

三 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471

四与《东方》杂志派的论战473

第四十五章 李大钊的伦理思想476

一 以进化论和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道德学说477

二 批判孔子和旧道德,提倡新道德481

三 论新人生观486

四 论婚姻家庭道德489

第四十六章 胡适的伦理思想492

一 自然人性论和实用主义道德观493

二 从反对封建旧道德到宣扬民族道德虚无论496

三论“健全的个人主义”499

四 社会的不朽论5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