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力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兴国,张流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2025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结构力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力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1.1.1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1
1 绪论1
1.1.2 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3
1.2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4
1.3 结构的计算简图5
1.3.1 确定计算简图的原则5
1.3.2 平面杆件结构的简化5
1.4.1 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8
1.4 平面杆件结构和荷载的分类8
1.4.2 荷载的分类9
1.5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10
1.5.1 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10
1.5.2 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11
1.5.3 杆件结构的几何组成12
本章小结13
习题13
2.1.1 力的三要素15
2 静力学基础知识15
2.1 力及力系的基本知识15
2.1.2 力偶及力偶矩16
2.1.3 分布力集度16
2.1.4 力系17
2.2 静力学公理17
2.2.1 公理118
2.2.2 公理218
2.2.3 公理319
2.2.4 公理419
2.2.5 几个推论20
2.3 约束及约束反力21
2.4 受力图23
本章小结28
复习思考题28
习题29
3.1.2 投影与分力的比较31
3.1.1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31
3 平面任意力系31
3.1 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31
3.1.3 力对点的矩32
3.1.4 力矩与力偶矩的比较32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33
3.2.1 力的平移定理33
3.2.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33
3.2.3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34
3.3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矩定理35
3.3.1 合力投影定理35
3.3.2 合力矩定理36
3.3.3 平面平行力系的合力36
3.4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38
3.4.1 平衡方程的基本式38
3.4.2 平衡方程的二力矩式和三力矩式39
3.4.4 平面任意力系的特殊形式40
3.4.3 静定和超静定的概念40
3.4.5 解题一般步骤及注意点41
本章小结47
复习思考题49
习题49
4.1.1 已知力F53
4.1.2 力的分解53
4.1 力的分解、力的投影、力对轴的矩53
4 空间任意力系53
4.1.3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54
4.1.4 力对坐标轴的矩55
4.2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57
4.2.1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矩定理57
4.2.2 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57
4.2.3 约束和约束反力58
4.3 物体的重心60
复习思考题62
习题62
本章小结62
5 截面的几何参数65
5.1 截面的形心位置和面积矩65
5.1.1 截面的形心位置65
5.1.2 面积矩66
5.2 惯性矩、极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66
5.2.1 惯性矩66
5.2.4 惯性半径67
5.2.5 组合图形的几何参数67
5.2.3 惯性积67
5.2.2 极惯性矩67
5.3 平行移轴公式70
5.4 形心主惯性轴、形心主惯性矩72
5.4.1 形心主惯性轴72
5.4.2 形心主惯性矩73
5.4.3 形心主惯性平面73
本章小结73
习题75
复习思考题75
6 内力及内力图78
6.1 内力的概念78
6.2 轴心拉压杆的内力及内力图80
6.2.1 受力变形特点80
6.2.2 用截面法求轴心拉压杆的内力80
6.2.3 轴心拉压杆的内力图81
6.3 扭转轴的内力及内力图83
6.3.1 受力变形特点83
6.3.2 外力偶的换算公式83
6.3.3 用截面法求扭转轴的内力84
6.3.4 扭转轴的内力图85
6.4 平面弯曲梁的内力及内力图86
6.4.1 受力变形特点86
6.4.2 梁的计算简图87
6.4.3 静定梁的三种基本形式87
6.4.4 用截面法求平面弯曲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88
6.4.5 用写方程法作梁的内力图91
6.4.6 分布荷载集度、剪力和弯矩三者之间的微分关系96
6.4.7 用区段叠加法作梁的内力图97
6.5 组合变形构件的内力及内力图102
6.5.1 组合变形构件的内力及内力图102
6.5.2 双向弯曲103
6.5.3 拉压弯组合104
6.5.4 弯扭组合106
6.6.1 多跨静定梁107
6.6 多跨静定梁、斜梁的内力及内力图107
6.6.2 斜梁109
6.7 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及内力图111
6.8 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及内力图115
6.9 静定组合结构的内力及内力图119
6.10 静定拱的内力121
本章小结123
复习思考题124
习题125
7.1.1 截面上一点处的应力134
7 应力和变形134
7.1 轴心拉压杆的应力和变形134
7.1.2 轴心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135
7.1.3 危险截面及危险点135
7.1.4 构件上一点处的应变137
7.1.5 轴心拉压杆的应变与变形138
7.2 扭转轴的应力和变形141
7.2.1 剪应力双生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141
7.2.2 圆截面扭转轴横截面上的应力141
7.2.3 空心圆截面轴的应力143
7.2.4 圆截面及空心圆截面扭转轴的变形144
7.2.5 矩形截面扭转轴的应力和变形145
7.3 平面弯曲梁的应力147
7.3.1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147
7.3.2 横力弯曲梁的正应力150
7.3.3 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剪应力152
7.3.4 平面弯曲梁的危险截面及危险点154
7.4.1 平面弯曲梁的变形157
7.4.2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157
7.4 平面弯曲梁的变形157
7.4.3 用积分法求梁的转角和挠度158
7.4.4 简单荷载作用下梁的挠度和转角160
7.5 组合变形构件的应力161
7.5.1 双向弯曲161
7.5.2 拉压弯组合164
7.5.3 弯扭组合167
7.5.4 开口薄壁截面的弯曲中心169
本章小结170
复习思考题173
习题174
8 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180
8.1 材料的力学性能180
8.1.1 低碳钢的单向拉、压试验180
8.1.2 铸铁的单向拉、压试验181
8.1.3 材料在单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能182
8.2.2 构件的刚度条件183
8.2 构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183
8.2.1 构件的强度条件183
8.3 轴心拉压杆的强度计算184
8.3.1 轴心拉压杆的强度条件184
8.3.2 强度计算问题的三种类型184
8.4 扭转轴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186
8.5 平面弯曲梁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188
8.5.1 强度条件188
8.5.2 刚度条件189
8.6 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计算194
本章小结198
复习思考题199
习题199
9 轴心压杆的稳定性计算204
9.1 轴心压杆稳定性的概念204
9.1.1 轴心压杆稳定性的概念204
9.2 欧拉公式和抛物线公式205
9.2.1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205
9.1.2 实际的轴心压杆205
9.2.2 各种杆端约束情况下的临界力206
9.2.3 临界应力和柔度207
9.2.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208
9.2.5 抛物线公式208
9.3 压杆的稳定性校核211
9.3.1 折减系数?211
9.3.2 轴心压杆的稳定性条件212
复习思考题216
本章小结216
习题217
10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219
10.1 概述219
10.1.1 杆系结构的位移219
10.1.2 计算位移的目的220
10.2 虚功原理220
10.2.1 虚功的概念220
10.3 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222
10.2.2 虚功原理222
10.4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224
10.5 图乘法227
10.6 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温度改变所引起的位移232
10.6.1 由于支座位移所引起的位移232
10.6.2 由于温度改变所引起的位移232
10.7 互等定理235
10.7.1 功的互等定理235
10.7.2 位移互等定理235
10.7.3 反力互等定理236
本章小结237
复习思考题238
习题238
11 力法241
11.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241
11.2 力法的基本原理242
11.2.1 力法的基本结构242
11.2.2 力法的基本未知量242
11.2.3 力法的基本方程243
11.3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与基本结构244
11.4 力法典型方程247
11.5 力法的计算步骤和举例248
11.5.1 超静定刚架249
11.5.2 超静定桁架252
11.5.3 铰接排架253
11.6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255
11.7 超静定结构最后内力图的校核256
11.7.1 平衡条件的校核256
11.7.2 位移条件的校核257
11.8 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258
11.9 支座位移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261
11.10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264
本章小结265
复习思考题266
习题266
12.1.2 位移法的基本思路269
12.1.1 概述269
12.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269
12 位移法269
12.2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及基本结构271
12.2.1 基本未知量的确定271
12.2.2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272
12.3 等截面直杆的计算273
12.3.1 固端力273
12.3.2 刚度方程274
12.3.3 等截面杆转角位移方程276
12.4 位移法典型方程278
12.5 应用结点和截面平衡方程式计算超静定结构282
本章小结286
复习思考题287
习题287
13 力矩分配法289
13.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289
13.1.1 名词解释289
13.1.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291
13.2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多结点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295
本章小结301
复习思考题301
习题301
14 影响线303
14.1 影响线的概念303
14.2 用静力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304
14.2.1 反力影响线304
14.2.2 剪力影响线305
14.2.3 弯矩影响线306
14.3 用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308
14.4 影响线的应用310
14.4.1 求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310
14.4.2 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311
14.5 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315311
14.5.1 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315
14.5.2 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315
本章小结319
习题320
复习思考题320
15 其它问题简介322
15.1 对称结构的计算322
15.1.1 对称结构及其特性322
15.1.2 力法计算对称的超静定结构323
15.1.3 位移法计算对称的超静定结构325
15.2 矩阵位移法326
15.2.1 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326
15.2.2 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329
15.2.3 用先处理法建立结构刚度矩阵331
15.2.4 矩阵位移法计算刚架举例333
15.3 建筑结构的电算方法337
15.3.1 数据的输入337
15.3.2 单元定位向量与结构刚度矩阵的存贮338
15.3.3 结构刚度方程的求解340
15.3.4 总框图341
15.4 结构的动力计算341
参考文献343
热门推荐
- 1330917.html
- 1534643.html
- 1099248.html
- 2462144.html
- 2303775.html
- 521931.html
- 3172449.html
- 1626064.html
- 2085790.html
- 1504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17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1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9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1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8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4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3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0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