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随班就读教师基础知识与技能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751302164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随班就读教师基础知识与技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随班就读基础知识3
第一章 随班就读的发展与意义3
第一节 特殊教育服务体系3
一、特殊教育的演进3
二、特殊教育服务体系4
第二节 随班就读的缘起与发展6
一、随班就读的缘起6
二、随班就读的发展7
第三节 随班就读的意义10
一、随班就读有效提高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
二、随班就读促进了残疾儿童少年的身心发展与社会融合11
三、随班就读促进了普通学校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12
四、随班就读使全社会更加了解并理解残疾儿童13
五、随班就读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14
六、随班就读顺应国际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亦是对国际特殊教育的重要贡献14
第四节 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15
一、融合教育概述15
二、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16
三、北京市随班就读现状17
第二章 随班就读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与基础理论19
第一节 随班就读基本概念19
一、特殊儿童19
二、残疾(disability)19
三、残疾儿童20
四、特殊儿童分类20
五、国家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 cation of Function,disability and Health,ICF)20
六、零拒绝(zero reject)21
七、最少受限制环境(least restrictive environment, LRE )21
八、隔离式教育21
九、去机构化21
十、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lan, IEP)22
十一、转衔22
十二、资源教室(resource room)22
第二节 随班就读基本观点23
一、随班就读是符合特殊教育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形式23
二、随班就读教育要以人为本,满足学生特殊教育需要25
三、法律法规是推动随班就读发展的根本保障26
四、随班就读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健全规范运作的支持保障体系27
第三节 随班就读基本理论27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7
二、社会学习理论28
三、个别化教育理论29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32
五、通用学习设计理念32
第三章 随班就读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35
第一节 我国随班就读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选)3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节选)35
残疾人教育条例(节选)36
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37
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40
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节选)4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节选)45
第二节 北京市随班就读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45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各区县开展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工作的通知45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48
关于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首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节选)56
关于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57
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办法62
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节选)66
第四章 随班就读学生的确认与安置70
第一节 随班就读对象的确认70
一、随班就读对象的认定范围70
二、科学确认随班就读对象的程序70
第二节 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安置72
一、班级安置72
二、特殊情况下的教育安置措施72
三、做好与家长的沟通72
第五章 随班就读学生心理与教育74
第一节 视力残疾随班就读学生心理与教育74
一、视力残疾的定义75
二、视力残疾的类型75
三、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76
四、视力残疾随班就读儿童的教育77
五、视力残疾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案例78
第二节 听力残疾随班就读学生心理与教育83
一、听力残疾的定义84
二、听力残疾的类型84
三、听力残疾学生的特征84
四、听力残疾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85
五、听力残疾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案例86
第三节 言语残疾随班就读学生心理与教育88
一、言语残疾的定义89
二、言语残疾的种类89
三、言语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90
四、言语残疾随班就读儿童的教育90
五、言语残疾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案例91
第四节 智力残疾随班就读学生心理与教育93
一、智力残疾的名称94
二、智力残疾的定义95
三、智力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95
四、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99
五、智力残疾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案例99
第五节 肢体残疾随班就读学生心理与教育103
一、肢体残疾的定义104
二、肢体残疾的类型104
三、肢体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105
四、肢体残疾随班就读儿童的教育106
五、肢体残疾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案例107
第六节 自闭症儿童少年的心理与教育110
一、什么是自闭症111
二、自闭症儿童的分类112
三、自闭症儿童心理特征114
四、自闭症儿童诊断与鉴定117
五、自闭症儿童的教育120
六、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案例121
第七节 多重残疾随班就读学生心理与教育127
一、多重残疾的定义127
二、多重残疾儿童的心理特征128
三、多重残疾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129
第六章 随班就读工作的保障机制130
第一节 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及基本要素130
一、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130
二、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132
第二节 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主要职责134
一、组织领导134
二、制定配套政策134
三、抓好各级队伍建设135
四、投入经费和物质保障135
五、强化网络系统运行136
六、发挥特教学校(中心)骨干指导作用136
第三节 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实践与运作136
一、北京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保障136
二、区县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工作的做法138
三、学校开展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工作的基本经验140
下编 随班就读教师核心专业能力149
第七章 随班就读教师素养与职责149
第一节 随班就读教师的素养149
一、树立积极的残疾观及生命观149
二、良好的心理素养151
三、扎实的专业素养151
四、协同合作素养155
第二节 随班就读教师的职责156
一、营建互相接纳、共同成长的教育环境156
二、制定与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平等施教157
三、实施差异教学,满足特殊学习需要158
四、开发潜能,教育与康复有机结合159
五、形成联结家庭、社会、教育的广泛协作160
第八章 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162
第一节 随班就读学生教育前测162
一、测查分析是为随班就读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前提,是个别化指导的基础162
二、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可分别从病源、心理、教育、环境等方面去测查163
第二节 随班就读学生教育需求分析164
一、随班就读学生教育需求164
二、随班就读学生需求分析一般方法170
第三节 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估171
一、个别教学计划与个别教育计划171
二、个别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172
三、个别教学计划的制定174
四、个别教学计划的实施与评估175
第四节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175
第九章 随班就读学生课程调整190
第一节 随班就读学生课程及内容调整的依据190
一、课程及内容调整依据课程标准190
二、课程及内容调整依据教学目标190
三、课程及内容调整依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191
第二节 随班就读学生课程调整的方法191
一、加强基础学科,突出基本概念191
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结合192
三、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结合192
四、根据需要开设模块课程193
五、提供课程资源中心193
六、编写多样化的教材193
第三节 随班就读学生课程调整应注意的问题194
一、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194
二、加强课程的融合194
第十章 随班就读教学设计与实施195
第一节 随班就读教学目标的制定195
一、制定教学目标的挑战性195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196
第二节 随班就读教学内容的调整与选择196
一、调整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197
二、调整选择教学内容的具体方面198
三、调整选择教学内容的具体步骤200
四、设计弹性作业201
第三节 随班就读教学策略与方法的使用202
一、保证必要的认知前提准备的策略202
二、情感前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203
三、各个教学环节兼顾随班就读学生的策略204
四、多种教学方法促进自主学习的策略205
五、教育技术的选择和运用策略209
第四节 随班就读教学形式与活动的设计211
一、协作教学211
二、合作学习211
三、个别教学212
四、多样化学习活动212
第五节 随班就读教学评估213
一、教学评估的意义213
二、教学评估的及时性、大面性、激励性214
三、重视本位参照评估、形成性评估、真实性评估和生态性评估216
第六节 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案例218
第十一章 随班就读班级管理222
第一节 随班就读班级物理环境设置222
一、座位的安排222
二、教室的整体布置224
三、特殊设备及药物的管理225
第二节 随班就读班级心理环境设置225
一、教师接纳、尊重残疾学生是营造良好班级心理环境的前提225
二、帮助学生以积极态度接纳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差异227
三、恰当使用奖励,并提出严格的要求229
四、掌握沟通技巧,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231
五、充分准备、冷静快速地应对突发事件235
六、其他管理工作237
第十二章 随班就读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及专业资源的利用238
第一节 随班就读教师与家长的合作238
一、随班就读教师与家长合作的目的和意义238
二、随班就读教师与家长合作的途径与方法239
三、与随班就读家长合作中要注意的问题242
第二节 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的利用243
一、学校资源教室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支持性服务243
二、随班就读教师与资源教师合作的内容和方法244
第三节 特殊教育相关资源的利用247
一、班集体中同学间的互助247
二、助学伙伴的选择、使用与培养247
三、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249
四、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250
五、与民政、残联、康复机构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合作251
热门推荐
- 3310873.html
- 1711495.html
- 2737041.html
- 2559254.html
- 1853867.html
- 299408.html
- 2020159.html
- 293599.html
- 2610888.html
- 3045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8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7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20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7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4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68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8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5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