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社会权力问题研究:基于国家-社会-个人三元框架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社会权力问题研究:基于国家-社会-个人三元框架分析
  • 王宝治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4237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社会权力问题研究:基于国家-社会-个人三元框架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 选题意义1

二 研究现状及理论综述6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介评6

(二)国内有关社会权力问题理论研究的综述12

三 研究的路径、方法和论文基本框架20

(一)研究的路径、方法20

(二)论文框架22

四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24

(一)创新之处24

(二)不足之处25

第一章 社会权力的理论界定与类型划分27

一 社会权力概念的学术回溯27

(一)西方学术观点27

(二)马克思关于社会权力的论述32

(三)中国学界对社会权力的理解34

二 社会权力概念的重新界定38

(一)理论前提:国家—社会—个人三元架构的生成38

(二)两个基本要素的界定:社会与权力43

(三)社会权力属性的辨析52

三 社会权力的学理划分56

(一)社会权力的主体性划分56

(二)社会权力的价值性划分59

(三)社会权力的结构性划分63

第二章 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个人权力的关系70

一 社会权力的形成与演变70

(一)权力存在的正当基础:基于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思考70

(二)社会权力的形成:诸多个人权力的联合77

(三)社会权力的演变:国家权力81

二 西方的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个人权力关系的理论86

(一)国家干预主义的视角86

(二)古典自由主义的视角87

(三)社会民主理论的视角98

三 中国语境下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个人权力关系的历史考证105

(一)古代中国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个人权力的关系105

(二)近代中国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个人权力的关系112

(三)现代中国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个人权力的关系120

第三章 社会权力运行的学理分析125

一 社会权力运行的社会条件:市场经济、民主法治、文化多元125

(一)市场经济与社会权力125

(二)民主法治与社会权力131

(三)多元文化与社会权力137

二 社会权力运行的原则:正当性、合法性、公益性141

(一)正当性原则142

(二)合法性原则148

(三)公益性原则154

三 社会权力运行的规则162

(一)独立与自治: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162

(二)竞争与合作:社会权力之间168

(三)交涉与互动:社会权力与个人权力之间172

第四章 社会权力的培育:基于中国现实的考量179

一 社会权力功能的理论分析179

(一)社会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179

(二)社会权力对社会治理的促进186

(三)社会权力对个人权利的保障192

二 社会权力现状与作用的现实考量196

(一)社会权力发展现状196

(二)社会权力作用的现实考量203

(三)社会权力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11

三 社会权力培育的建设性意见219

(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引领作用220

(二)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主导地位227

(三)健全法律制度,提供可靠的制度环境233

第五章 社会权力的规制:基于中国转型期的特殊性237

一 规制依据与基本立场237

(一)理论依据:权力属性与人性辩证思考237

(二)现实依据:基于中国转型期的特殊性243

(三)基本立场:对社会权力进行规制250

二 对社会权力的国家法规制254

(一)立法是国家法规制的前提254

(二)行政是国家法规制的关键259

(三)司法是国家法规制的保障268

三 对社会权力的社会法规制278

(一)法与法律多元化278

(二)社会法的属性与社会法规制的特殊性283

(三)社会法规制的中国脉象289

结论297

参考文献300

附录320

后记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