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检察制度发展、变迁及挑战 以检察权为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检察制度发展、变迁及挑战 以检察权为视角
  • 林贻影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586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检察机关-司法制度-法制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检察制度发展、变迁及挑战 以检察权为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2

二、选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

三、研究方法和史料选择3

(一)采用的研究方法3

(二)史料选择3

四、研究路径4

第一章清末检察制度的引进9

一、检察制度引入的社会背景9

(一)清末的社会概况9

(二)清末的变法修律与检察制度的引入11

二、清末检察制度的主要内容15

(一)检察权的配置15

(二)检察机构的设置16

三、余论17

第二章中华民国时期检察制度19

一、南京临时政府检察制度19

二、北洋政府检察制度20

(一)概况20

(二)检察体制的建立20

(三)对北洋政府检察制度的思考21

三、国民政府检察制度22

(一)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检察制度22

(二)南京国民政府检察制度22

(三)两个经典案例26

(四)对近代检察制度发展变迁的思考28

四、我国台湾地区检察制度的发展与挑战29

(一)我国台湾地区检察制度的历史沿革29

(二)我国台湾地区检察官职权及其行使31

(三)我国台湾地区法务部司法官训练所33

(四)我国台湾地区检察制度的展望34

第三章革命根据地时期检察制度38

一、中央苏区检察制度的创立和发展38

(一)概述38

(二)检察机构及其职能设置40

(三)检察制度的具体实践——两个经典案例44

(四)中央苏区检察制度的历史价值44

二、陕甘宁边区政府检察制度45

(一)沿用国民政府审检合署体例时期45

(二)边区政府期间检察制度的废止与重建46

(三)余论48

第四章新中国检察制度一:从建立到中断49

一、检察权的产生——初创阶段的检察制度49

(一)列宁法律监督思想及前苏联检察制度的影响50

(二)检察制度的初步建立55

(三)简短的结论60

二、检察权的独立——波折发展阶段的检察制度60

(一)检察权的法律渊源——《五四宪法》与《人民检察院组织法》60

(二)检察权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定位63

(三)检察权的运作——从有序发展到停滞发展65

三、检察权的虚无——中断阶段的检察制度70

四、经验与教训——对前三十年检察制度发展的反思72

(一)检察制度继受问题73

(二)检察机关存废问题74

(三)一般监督问题75

(四)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及独立行使检察权问题78

第五章新中国检察制度二:恢复重建与发展完善80

一、检察制度恢复重建阶段(1978—1988)80

(一)检察制度重建的历史背景80

(二)检察制度恢复重建的宪法依据82

(三)检察制度的具体建构及其运作83

二、检察制度的发展完善阶段(1988—1998)91

(一)依法建院、从严治检92

(二)严格执法、狠抓办案96

三、检察制度的深化改革阶段(1998年至今)100

(一)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提高法律监督能力101

(二)加强监督制约、推进规范化建设107

第六章中国检察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12

一、中国检察制度面临的挑战112

(一)本土法律文化传统和现代法制的挑战113

(二)“入世”后我国检察机关面临的挑战114

(三)现行检察权配置面临的挑战115

(四)《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挑战118

(五)《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挑战119

二、迎接挑战的基础——坚持检察制度的宪法定位120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是我国检察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121

(二)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是现行检察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宪政基础122

(三)现行检察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符合中国的制度传统123

(四)现行检察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需要而建立和发展的124

(五)现行检察制度是适应依法治国和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24

(六)现行检察制度是适应维护司法公正的需要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26

三、迎接挑战的对策——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127

(一)优化检察权的配置127

(二)加强对检察权的监督制约136

第七章中国检察制度的改革创新一:诉讼监督制度143

一、侦查监督143

(一)审查逮捕工作145

(二)立案监督152

(三)刑事侦查活动监督155

(四)延押制度的完善158

二、刑事审判监督的改革创新——量刑建议163

(一)量刑建议的实践考察164

(二)量刑建议的法理基础167

(三)量刑建议的制度框架171

(四)量刑建议的制度路径176

三、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改革创新177

(一)我国民事行政检察制度的发展177

(二)我国民事行政检察制度的现状及不足180

(三)我国民事行政检察制度的发展前瞻184

第八章中国检察制度的改革创新二:检察权的监督制约制度190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190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基础191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践价值194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发展完善197

二、检务督察制度203

(一)检察机关原有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主要缺陷分析204

(二)检务督察制度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定位206

(三)检务督察制度的缺陷213

(四)检务督察制度的科学构建215

(五)检务督察制度的立法前瞻220

三、探索建立案件管理制度222

(一)现行案件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222

(二)案件管理制度的构建223

(三)案件管理制度的价值225

第九章结论228

一、检察制度的发展必须与国情相适应,与时俱进228

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永恒主题229

(一)依法履行刑事诉讼监督职能,切实维护司法公正230

(二)依法履行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能,平等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230

(三)依法履行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职能,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231

(四)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231

(五)贯彻宪法规定,加强对人权的司法保障231

(六)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23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需要坚实的法学理论和检察理论体系的支撑232

四、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检察机关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234

五、服务大局、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是检察制度正确发展的保证234

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必须加强基层检察院和检察队伍建设236

(一)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基础保障236

(二)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组织保障240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检务保障机制,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241

(四)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崇高的政治思想品德,努力建设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官队伍242

参考文献244

后记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