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成渝地区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成渝地区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
  • 符明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165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农民问题-社会心理-研究-成都市;农民问题-社会心理-研究-重庆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成渝地区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篇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概念界定4

一 失地农民4

二 失地农民市民化5

三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题6

第二节 失地农民与当代经济发展7

一 城市化发展与失地农民7

二 和谐社会与失地农民10

第二章 失地农民的研究现状13

第一节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研究13

一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14

二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14

三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建议15

第二节 失地农民就业的研究17

一 失地农民就业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18

二 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19

三 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研究19

第三节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研究21

一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模式及评价22

二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存在的问题23

三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建议24

第四节 失地农民权益问题的研究25

一 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表现26

二 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26

三 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对策27

第五节 失地农民的其他研究及述评29

一 失地农民的再社会化研究29

二 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研究29

三 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研究30

四 失地农民研究现状述评32

第三章 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现状33

第一节 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的研究34

一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的特征分析34

二 改善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状况的建议34

三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研究简评35

第二节 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的研究35

一 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现状36

二 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37

三 提高失地农民社会适应能力的建议37

四 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研究简评38

第三节 失地农民角色认同的研究39

一 失地农民角色认同的研究现状39

二 失地农民角色认同问题的原因分析40

三 解决失地农民角色认同问题的对策41

四 失地农民角色认同研究简评42

第四节 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的研究42

一 社会融入概念的界定42

二 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的研究现状43

三 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研究简评44

第五节 失地农民的社会排斥的研究44

一 社会排斥的概念和类型44

二 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的原因分析45

三 消除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的对策建议45

四 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研究简评46

第六节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的其他研究及述评46

一 失地农民主观幸福感研究46

二 失地农民心理冲突研究47

三 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研究47

四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研究现状述评48

实证篇53

第四章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研究构想53

第一节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研究概述53

一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研究的意义53

二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研究的框架54

第二节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研究的相关假设54

一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研究的主要目的54

二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研究的具体假设55

第五章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卷的编制61

第一节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卷的维度构建61

一 研究目的61

二 研究方法61

三 内容与结果分析62

四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卷的结构维度63

第二节 初测问卷的编制和信度分析64

一 初测问卷题项的编制64

二 初测问卷的项目分析65

三 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检验65

四 讨论和小结66

第三节 问卷的效度检验67

一 问卷的内容效度检验67

二 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67

三 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68

四 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73

五 讨论与小结76

第六章 成渝两地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题研究77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信息78

一 研究目的78

二 研究方法78

三 基本信息统计78

第二节 成渝两地失地农民的社会认知特征79

一 失地农民在安全感维度上的特点80

二 失地农民在满意度维度上的特点88

三 失地农民在现状认同维度上的特点95

第三节 成渝两地失地农民的社会应对特征102

一 失地农民在积极适应维度上的特点102

二 失地农民在消极逃避维度上的特点110

三 失地农民在价值取向维度上的特点117

第四节 成渝两地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特征124

一 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特点124

二 成渝两地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题研究小结132

第七章 成渝两地社会心理问题现状的分析135

第一节 成渝两地失地农民的社会认知特征分析135

一 失地农民的安全感135

二 失地农民的满意度137

三 失地农民的现状认同138

第二节 成渝两地失地农民的社会应对特征分析140

一 失地农民的积极适应141

二 失地农民的消极逃避143

三 失地农民的价值取向144

第三节 成渝两地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特征分析145

一 在人口变量上的差异146

二 在社会心理变量上的差异147

应对篇153

第八章 成渝两地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153

第一节 失地农民自身因素153

一 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不高制约失地农民城市化153

二 传统思想观念阻碍失地农民城市化154

三 固有生活方式制约失地农民城市化156

第二节 社会环境因素157

一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157

二 社会排斥对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的影响158

三 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带来的影响160

第三节 征地政策和制度因素161

一 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缺陷162

二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168

三 就业服务机制不完善173

第九章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题解决对策研究177

第一节 失地农民自身应对策略177

一 提高失地农民的自我调节能力178

二 鼓励失地农民提高自身素质、主动融入城市178

三 树立正确的生活、职业观念179

四 提高失地农民的自信心180

五 开展主题团体辅导,疏导心理问题180

第二节 政策制度应对策略181

一 建立和完善征地补偿制度181

二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184

三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就业机制186

第三节 建立“社会心理社区管理模式”189

一 建立心理辅导中心190

二 成立劳动就业中心191

三 建立社会保障服务信息中心192

四 成立社会帮扶中心192

附录一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卷195

一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预测问卷195

二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正式问卷198

附录二 失地农民访谈提纲202

一 基本信息202

二 访谈内容202

附录三 失地农民社会心理问题的个案访谈研究204

一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失地农民的访谈资料205

(一)南岸茶园新区桃花桥社区访谈举例205

(二)南川区庆岩社区访谈举例207

(三)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访谈的小结208

二 重庆市渝东南黔江地区的访谈资料208

(一)黔江区青杠镇李家区居民点访谈举例209

(二)黔江区青杠镇李家区居民点的访谈分析210

三 重庆市渝东北忠县政府官员和失地农民的访谈资料211

(一)园区政府官员的访谈结果211

(二)乌杨镇沿溪社区访谈举例212

(三)忠州镇古井村访谈举例213

(四)重庆市渝东北忠县的访谈小结214

四 成都市主城区基层管理者和失地农民的访谈资料214

(一)基层管理者的访谈结果215

(二)成都市主城区失地农民的访谈结果217

五 成都市温江区失地农民访谈资料218

(一)惠民社区失地农民的访谈举例219

(二)青泰寺社区的访谈举例220

六 成都市都江堰地区失地农民访谈资料221

(一)都江堰地区失地农民的特殊性:城市灾民和失地农民222

(二)对一名三轮车失地农民师傅的访谈及发现的问题223

(三)失地农民集体访谈结果224

七 失地农民访谈的总结论与讨论225

(一)失地农民访谈的结论225

(二)失地农民访谈的评述226

附录四 部分问卷调查及访谈照片228

附录五 部分失地农民安置房照片236

参考文献239

后记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