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 第2卷 1949-1978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 第2卷 1949-1978
  •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978720008786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18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531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1

第一节 和平接管北平和新中国定都北京1

解放前夕的北平1

实现和平接管6

整顿社会秩序9

新中国定都北京和开国大典11

第二节 执政之初的北京党组织建设15

北京党组织面临的形势和任务15

政治启蒙教育18

中共北京市代表会议召开20

整党整风运动23

第三节 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开展三大运动25

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25

建立基层民主政权28

收回帝国主义强占的权益29

郊区土地改革31

镇压反革命运动34

抗美援朝运动37

第四节 除旧布新的社会变革40

封闭妓院40

禁烟禁毒43

打击行业恶霸45

公营企业的民主改革47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48

民族关系的调整51

宗教民主改革53

第二章 经济的恢复和各项建设事业的起步56

第一节 经济的初步恢复56

把恢复和发展生产确立为中心工作56

公营经济的发展59

扶植私营企业 搞活生产流通62

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互助65

第二节 “三为”方针指导下的首都城市建设68

确立首都行政中心区68

提出首都建设的“三为”方针71

治理环境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74

第三节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77

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77

打击资本家不法行为的“五反”运动80

对工商业的再次调整83

司法改革运动85

党员干部队伍大发展87

第四节 社会文化建设和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89

兴办人民教育事业89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93

发展人民大众的文艺95

创办人民卫生事业97

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99

第三章 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3

第一节 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有计划建设的开始103

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103

实行粮食统购统销106

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08

上报中央的第一个城市规划方案111

首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15

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热潮11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稳步展开121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波浪式前进121

手工业合作社在整顿中发展124

推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127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130

第一次基层普选130

宣传讨论宪法草案133

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35

城市街道和居委会的建立139

市、区两级机构的整编141

第四章 率先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及各项事业的发展144

第一节 首都率先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44

中共北京市第一次代表大会144

三大改造全面加速146

掀起三大改造的高潮149

首都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154

第二节 首都各项事业的发展156

经济建设的新成就156

教育事业的进展159

建设中关村科学城163

文学艺术迎来发展热潮165

卫生体育事业迈出新步伐170

培育社会新风尚172

第三节 向社会主义过渡之际的北京党组织建设174

内部肃反和社会镇反174

吸收高级知识分子入党176

中共北京市第二次代表大会179

第五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反右派斗争182

第一节 贯彻党的八大精神 探索首都发展道路182

学习党的八大精神182

探索经济发展道路185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形成188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2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192

超额完成“一五”计划194

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196

第三节 党内整风和反右派斗争198

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8

党内整风的开始201

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203

第六章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210

第一节 各行各业的“大跃进”210

“大跃进”热潮的逐渐兴起210

“大跃进”誓师大会212

全民大炼钢铁215

教育科技事业的“大跃进”217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人民公社体制的形成219

行政区划的调整219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220

人民公社体制的特征222

第三节 迎接十年大庆 城乡面貌改观225

大规模兴修水利225

完善城市总体规划227

兴建十大建筑230

迎接十年大庆233

第四节 初步纠“左”与继续“大跃进”的后果234

《前线》发刊词的发表234

纠“左”的初步尝试236

“反右倾”斗争与继续“大跃进”239

遭遇严重困难局面241

第七章 贯彻八字方针 全面调整首都建设244

第一节 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244

应对困难局面的紧急措施244

贯彻《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247

邓小平、彭真进行京郊调查249

贯彻“农业六十条”和“工业七十条”253

科学教育文艺政策的调整259

第二节 全面总结“大跃进”以来的工作264

畅观楼会议264

参加和服务七千人大会266

中共北京市第三次代表大会269

第三节 各领域的进一步调整273

经济的全面调整273

党内甄别平反和干部轮训276

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281

统战政策的调整283

第四节 团结一心 共克时艰285

保障首都的商品供应285

恢复农村集贸市场288

首都经济形势初步好转289

第八章 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和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左”的错误的发展292

第一节 经济继续调整和社教运动同步展开292

传达贯彻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292

开展城市“五反”运动295

郊区农村的“四清”297

编制行业长期发展规划和继续经济调整299

第二节 开展各种形式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比学赶帮超运动304

开展全社会学习雷锋活动304

学习毛泽东著作和学习解放军306

学习大庆、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310

树立各行各业先进基层党支部典型31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全面开展315

部署城乡全面“四清”315

通县“四清”大会战和北大社教运动中的分歧319

贯彻“二十三条”纠“左”与“四清”的教训321

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批判325

第四节 完成首都经济调整任务331

以战备为中心调整“三五”计划331

地铁一期工程破土动工334

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和新的建设成就336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在北京发端与市革委会的成立341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在北京的爆发341

《海瑞罢官》遭到公开批判341

否定“二月提纲” 批判“三家村”345

“五一六通知”和北大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349

中共北京市委被改组353

从造反开始的北京红卫兵运动355

社会秩序陷入极度混乱361

第二节 “全面夺权”与武斗升级363

“夺权”之风与最初的抗争363

解放军在北京实行“三支两军”368

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的成立369

屡禁不止的武斗之风372

第三节 首都各项事业受到严重冲击374

教育事业遭受摧残374

经济建设受到破坏376

城市建设陷于混乱379

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事业破坏严重380

第十章 从全面“斗、批、改”到批判极左思潮382

第一节 “斗、批、改”运动的全面展开382

北京的“六厂二校”典型382

“整党”和“清队”386

“精简机构”与“干部下放劳动”390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92

第二节 强化战备与经济冒进394

构筑防空工事与疏散人口394

连续三年的工业会战397

第三节 “左”倾危害的步步加深399

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与开展“一打三反”399

中共北京市第四次代表大会401

“两个估计”对北京教育事业的危害404

第四节 1972年整顿与对极左思潮的批判406

抓获林彪党羽和贯彻纠“左”方针406

干部政策和统战政策的部分调整408

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呈现转机410

落实农村政策的努力411

城市建设和管理重新起步414

第十一章 整顿受阻与十年动乱的结束418

第一节 “批林批孔”导致形势再度恶化418

由清华大学开始的反击“右倾回潮”418

两起造成全国影响的事件421

“批林批孔”运动在北京的展开422

第二节 1975年北京市的整顿427

全面整顿精神的传达贯彻427

落实干部政策的局部进展429

整顿和加强企业管理431

社队企业的发展433

科教工作的调查与整顿435

学习运动与整顿举措并存437

第三节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与天安门事件439

从“教育革命大辩论”到“反击右倾翻案风”439

首都人民沉痛悼念周恩来442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443

天安门事件446

第四节 粉碎“四人帮”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451

首都人民的抗震救灾451

悼念毛泽东与粉碎“四人帮”455

第十二章 在徘徊中前进和工作重心的转移459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运动的开展459

清算“四人帮”的罪行459

清查“四人帮”帮派体系462

第二节 首都各项事业的恢复和新的“跃进”局面的出现463

各项事业的恢复和部门管理体制的局部调整463

市五届政协和七届人大会议的召开466

新的“跃进”局面的出现468

第三节 拨乱反正的局部进展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71

恢复高考和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471

揭批查运动的逐步深入474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76

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和对错划“右派”的改正478

初步落实干部政策和平反冤假错案480

第四节 调整市委主要负责人和为天安门事件平反483

贯彻中央指示 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483

为天安门事件平反485

第五节 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实现工作重心转移488

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488

开展真理标准讨论补课和推进冤假错案的平反490

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493

结束语495

大事索引500

后记5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