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常见刑事案件辩护要点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常见刑事案件辩护要点
  • 娄秋琴编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常见刑事案件辩护要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贿赂类犯罪1

第一节 贿赂类犯罪综述1

一、贿赂类犯罪分类索引1

二、贿赂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1

第二节 辩点整理3

辩点1-1:主体对象3

(一)国家工作人员4

(二)特定关系人8

(三)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8

(四)非国家工作人员9

(五)单位10

辩点1-2:职务要件11

(一)受贿罪的职务要件11

(二)斡旋受贿的职务要件12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职务要件13

(四)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职务要件13

(五)“职务上的便利”与“工作上的便利”的区别14

辩点1-3:谋利要件14

(一)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15

(二)利益正当与否的标准15

辩点1-4:受贿类型16

(一)借用型受贿16

(二)交易型受贿16

(三)收受干股型受贿17

(四)合作投资型受贿17

(五)委托理财型受贿17

(六)赌博型受贿18

(七)挂名领取薪酬型受贿18

辩点1-5:行贿方式18

(一)为谋取不正当利益18

(二)被索贿的例外处理18

(三)给予财物的行为方式19

(四)行贿情节、损失的认定19

辩点1-6:介绍贿赂20

(一)介绍行为20

(二)此罪彼罪21

辩点1-7:立案标准22

(一)受贿类犯罪22

(二)行贿类犯罪23

(三)介绍类犯罪23

辩点1-8:共同犯罪24

(一)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共同受贿的责任区分24

(二)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责任区分24

(三)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共同受贿的责任区分25

辩点1-9:自首立功26

(一)主动交代26

(二)自首27

(三)准自首28

(四)单位自首29

(五)坦白交代29

(六)立功29

辩点1-10:退赃退缴30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30

第二章 渎职类犯罪32

第一节 渎职类犯罪综述32

一、渎职类犯罪分类索引32

二、渎职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33

第二节 辩点整理41

辩点2-1:犯罪主体41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界定41

(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扩展42

(三)特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3

辩点2-2:行为方式44

(一)滥用职权44

(二)玩忽职守45

(三)徇私舞弊45

辩点2-3:主观方面45

(一)罪过形式46

(二)犯罪动机46

辩点2-4:立案标准47

(一)普通类犯罪的立案标准47

(二)司法类犯罪的立案标准50

(三)特定类犯罪的立案标准52

辩点2-5:因果关系57

(一)滥用职权型犯罪的因果关系57

(二)玩忽职守型犯罪的因果关系58

辩点2-6:共同犯罪58

(一)无身份者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共同犯罪59

(二)渎职者与其监管、查禁对象的共犯问题60

(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的责任区分60

(四)集体行为与个人行为之间的责任区分61

辩点2-7:此罪彼罪61

(一)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61

(二)徇私枉法罪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62

(三)普通的渎职犯罪与特殊渎职犯罪的关系62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63

第三章 挪用类犯罪65

第一节 挪用类犯罪综述65

一、挪用类犯罪分类索引65

二、挪用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65

第二节 辩点整理66

辩点3-1:挪用主体66

(一)挪用公款罪主体67

(二)挪用资金罪主体68

(三)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69

(四)主体适格情况下的例外69

辩点3-2:挪用对象70

(一)“公款”的理解70

(二)“资金”的种类71

(三)“特定款物”的界定71

辩点3-3:挪用用途72

(一)非法活动72

(二)营利活动73

(三)个人使用74

(四)其他公用75

(五)非法占有75

辩点3-4:使用归还76

(一)是否使用76

(二)是否归还77

辩点3-5:追诉标准78

(一)挪用公款罪的追诉标准78

(二)挪用资金罪的追诉标准78

(三)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追诉标准79

辩点3-6:追诉时效79

辩点3-7:共同犯罪80

(一)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80

(二)主犯和从犯的认定81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82

第四章 侵占类犯罪84

第一节 侵占类犯罪综述84

一、侵占类犯罪分类索引84

二、侵占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84

第二节 辩点整理86

辩点4-1:侵占主体86

(一)侵占罪的主体86

(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86

(三)贪污罪的主体88

辩点4-2:主观方面91

(一)侵占罪主观方面的认定91

(二)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主观方面的认定92

辩点4-3:客观方面94

(一)犯罪对象94

(二)犯罪数额95

(三)犯罪行为97

辩点4-4:此罪彼罪98

(一)职务侵占罪、贪污罪与侵占罪的界限98

(二)职务侵占罪、贪污罪与盗窃罪的界限99

(三)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界限99

(四)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100

辩点4-5:未遂标准101

(一)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101

(二)职务侵占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101

(三)侵占罪无未遂形态102

辩点4-6:共同犯罪102

(一)共同犯罪的认定102

(二)数额及从犯的认定103

辩点4-7:企业改制103

(一)关于国家出资企业工作人员在改制过程中隐匿公司、企业财产归个人持股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的行为的处理103

(二)关于国有公司、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隐匿公司、企业财产归职工集体持股的改制后公司、企业所有的行为的处理104

(三)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徇私舞弊行为的处理104

(四)关于改制前后主体身份发生变化的犯罪的处理104

辩点4-8:其他情节105

(一)赃款赃物追缴的情形105

(二)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指导105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105

第五章 诈骗类犯罪107

第一节 诈骗类犯罪综述107

一、诈骗类犯罪分类索引107

二、诈骗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107

第二节 辩点整理111

辩点5-1:诈骗主体111

(一)指控的罪名是否存在单位犯罪112

(二)如何认定单位犯罪及适用法条112

辩点5-2:主观方面113

(一)金融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114

(二)集资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114

(三)信用卡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115

(四)其他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115

辩点5-3:诈骗行为116

(一)特殊型诈骗116

(二)普通型诈骗119

辩点5-4:诈骗数额119

(一)诈骗数额的标准119

(二)诈骗数额的认定120

辩点5-5:特殊情节121

(一)不按犯罪处理或者从宽处理121

(二)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121

(三)酌情从严惩处122

(四)应当定罪处罚或者依照处罚较重的处罚122

(五)从轻处罚、免除处罚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122

(六)从重处罚123

辩点5-6:此罪彼罪123

(一)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123

(二)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的界限123

(三)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124

辩点5-7:一罪数罪125

(一)一罪125

(二)数罪126

辩点5-8:量刑指导126

(一)诈骗罪的量刑指导126

(二)死刑适用的指导127

(三)财产刑适用的指导127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128

第六章 侵财类犯罪130

第一节 侵财类犯罪综述130

一、侵财类犯罪分类索引130

二、侵财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130

第二节 辩点整理132

辩点6-1:犯罪主体132

(一)未成年人132

(二)家庭成员或亲属133

(三)单位有关人员134

辩点6-2:主观方面134

(一)犯罪故意134

(二)犯罪目的135

(三)犯罪动机137

辩点6-3:客观方面137

(一)犯罪对象137

(二)犯罪行为139

辩点6-4:数额情节141

(一)盗窃罪141

(二)敲诈勒索罪143

(三)故意损坏财物罪144

(四)破坏生产经营罪145

辩点6-5:既遂未遂145

(一)盗窃罪145

(二)敲诈勒索罪146

(三)故意毁坏财物罪146

辩点6-6:一罪数罪147

(一)一罪147

(二)数罪148

辩点6-7:此罪彼罪148

(一)破坏生产经营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148

(二)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界限149

(三)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界限150

辩点6-8:退赃退赔151

(一)启动当事人和解程序151

(二)充分利用司法解释151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152

第七章 暴力类犯罪153

第一节 暴力类犯罪综述153

一、暴力类犯罪分类索引153

二、暴力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153

第二节 辩点整理156

辩点7-1:犯罪主体156

(一)主体年龄156

(二)精神病人158

(三)家庭暴力的受害者159

(四)民间纠纷的当事人159

辩点7-2:主观方面160

(一)犯罪动机161

(二)杀伤型暴力犯罪的犯罪故意161

(三)强抢型和勒索型暴力犯罪的犯罪目的162

辩点7-3:客观方面163

(一)行为对象163

(二)犯罪行为164

辩点7-4:鉴定意见173

(一)伤情鉴定意见173

(二)物价鉴定意见174

(三)运用程序审查175

辩点7-5:犯罪未遂176

(一)故意杀人罪的未遂标准176

(二)故意伤害罪不存在未遂176

(三)抢劫罪的未遂标准176

(四)抢夺罪未遂的标准177

(五)绑架罪未遂的标准177

辩点7-6:一罪数罪177

(一)一罪177

(二)数罪178

辩点7-7:此罪彼罪178

(一)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178

(二)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179

(三)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179

(四)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的界限180

(五)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180

辩点7-8:正当防卫181

(一)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181

(二)正当防卫和互殴行为182

(三)无限防卫条款的适用183

辩点7-9:死刑辩护183

(一)犯罪手段和犯罪后果184

(二)酌定从宽量刑情节184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186

第八章 税务类犯罪188

第一节 税务类犯罪综述188

一、税务类犯罪分类索引188

二、税务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189

第二节 辩点整理193

辩点8-1:犯罪主体193

(一)单位犯罪194

(二)主体身份196

辩点8-2:犯罪对象198

辩点8-3:数额情节199

(一)数额认定202

(二)情节认定202

辩点8-4:行为方式205

(一)逃税罪205

(二)抗税罪206

(三)逃避追缴欠税罪206

(四)骗取出口退税罪208

(五)虚开型犯罪208

(六)造售买型犯罪209

(七)持有型犯罪210

辩点8-5:犯罪形态210

辩点8-6:共同犯罪211

(一)单位犯罪211

(二)犯罪集团212

(三)以共犯论213

辩点8-7:一罪数罪213

(一)一罪213

(二)数罪214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214

第九章 走私类犯罪216

第一节 走私类犯罪综述216

一、走私类犯罪分类索引216

二、走私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216

第二节 辩点整理218

辩点9-1:犯罪主体218

(一)单位犯罪主体218

(二)国家工作人员220

(三)海上运输人220

(四)华侨、港澳同胞221

辩点9-2:走私行为221

(一)通关走私行为221

(二)绕关走私行为222

(三)后续走私行为222

(四)变相走私行为222

辩点9-3:走私对象222

(一)走私武器、弹药罪222

(二)走私核材料罪223

(三)走私假币罪223

(四)走私文物罪223

(五)走私贵重金属罪224

(六)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224

(七)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224

(八)走私淫秽物品罪225

(九)走私废物罪225

(十)走私毒品罪225

(十一)走私制毒物品罪225

(十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225

辩点9-4:量刑标准227

辩点9-5:主观方面231

(一)犯罪故意232

(二)犯罪目的234

辩点9-6:犯罪形态235

(一)走私既遂235

(二)走私未遂235

辩点9-7:共同犯罪236

(一)共同走私犯罪认定的规定236

(二)单位和个人共同走私的处理237

(三)共同走私案件罚金刑的判处238

(四)共同走私犯罪分子的处罚238

辩点9-8:单位自首241

辩点9-9:一罪数罪242

(一)一罪242

(二)数罪242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243

第十章 毒品类犯罪245

第一节 毒品类犯罪综述245

一、毒品类犯罪分类索引245

二、毒品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245

第二节 辩点整理248

辩点10-1:犯罪主体248

(一)主体年龄248

(二)弱势群体250

(三)吸毒人员251

(四)特殊主体252

辩点10-2:主观明知253

辩点10-3:界定毒品255

(一)毒品的种类和品名255

(二)毒品的类型256

(三)毒品的数量257

(四)毒品的含量261

辩点10-4:此罪彼罪263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之间的界限263

(二)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与制造毒品罪之间的界限263

(三)制造毒品罪与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之间的界限263

(四)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与贩卖毒品罪之间的界限263

(五)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和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与被包庇者所犯毒品犯罪之间的界限264

(六)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毒罪与故意杀人罪之间的界限264

(七)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及洗钱罪之间的界限264

(八)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之间的界限265

辩点10-5:未遂标准265

辩点10-6:共同犯罪266

(一)正确区分主犯和从犯266

(二)认定共犯的犯罪数量266

(三)确定共同犯罪人的刑罚267

(四)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处理267

辩点10-7:特情因素269

(一)犯意引诱269

(二)数量引诱269

辩点10-8:立功表现270

(一)共同犯罪中的立功认定270

(二)立功从宽处罚把握的标准270

辩点10-9:死刑辩护271

(一)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原则272

(二)不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272

(三)可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273

(四)具体罪名中的死刑适用问题273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275

第十一章 黄赌类犯罪276

第一节 黄赌类犯罪综述276

一、黄赌类犯罪分类索引276

二、黄赌类犯罪《刑法》规定对照表277

第二节 辩点整理280

辩点11-1:犯罪主体280

(一)主体年龄280

(二)主体性别281

(三)夫妻关系282

辩点11-2:主观方面283

(一)罪过形式283

(二)认定明知284

(三)犯罪目的285

辩点11-3:客观方面286

(一)淫乱类犯罪286

(二)淫秽物品类犯罪288

(三)性侵类犯罪288

(四)赌博类290

辩点11-4:追诉标准291

(一)淫乱类291

(二)淫秽物品类291

(三)性侵类297

(四)赌博类298

辩点11-5:共同犯罪301

(一)网络共同犯罪的认定301

(二)犯罪主体的特殊处罚302

辩点11-6:罪与非罪302

(一)通奸行为302

(二)半推半就的性行为303

(三)对男性的性侵行为303

(四)集体卖淫行为304

辩点11-7:此罪彼罪304

(一)本章犯罪与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的区别304

(二)赌博罪与诈骗、非法经营、贿赂犯罪的区别305

(三)本章黄赌类犯罪间的区别305

附:本章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307

本书涉及罪名索引309

后记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