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纵向岭谷区典型生态系统变化与稳定性机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彭华,段昌群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6114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区域环境: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纵向岭谷区典型生态系统变化与稳定性机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纵向岭谷区特殊环境格局与典型生态系统1
第一节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1
一、热带雨林1
二、纵向岭谷区的热带雨林2
三、纵向岭谷区热带雨林面临的问题7
第二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9
一、纵向岭谷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9
二、纵向岭谷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9
三、纵向岭谷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面临的问题14
第三节 温性针叶林生态系统15
一、纵向岭谷区温性针叶林的分布及特点15
二、纵向岭谷区温性针叶林面临的问题18
第四节 典型生态系统的植物地理学评述18
一、热带雨林18
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8
三、温性针叶林19
第二章 典型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类群及其与生态系统的关系Ⅰ:种群生物学研究20
第一节 四角果科植物的分布与水热条件及种子散布的关系22
一、四角果科植物分布区内的自然状况22
二、研究材料和方法22
三、研究结果24
四、讨论25
第二节 四角果和蜘蛛花的染色体研究26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26
二、研究结果27
三、讨论27
第三节 四角果及相关类群花粉的研究29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29
二、研究结果31
三、讨论43
四、结论46
第四节 四角果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46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47
二、研究结果49
三、分析与讨论55
四、结论59
第三章 典型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类群及其与生态系统的关系Ⅱ:谱系地理学研究61
第一节 研究概述62
一、十齿花的研究历史62
二、谱系地理学的发展63
三、分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于谱系地理研究64
四、生物保护中的基本单元——进化显著单元65
第二节 生殖生态学研究66
一、营养器官形态特征66
二、花的形态特征67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及种子传播方式67
四、传粉生态学初步研究68
第三节 不同居群的染色体特征71
一、研究材料和方法71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72
第四节 十齿花的谱系地理分析72
一、研究材料和方法73
二、总DNA的提取75
三、引物筛选及设计75
四、数据分析76
五、研究结果78
六、讨论83
第五节 “进化显著单元”的划分及其保护88
一、材料和方法88
二、研究结果89
三、讨论92
第四章 典型生态系统的动物功能群特征及其与生态系统关系95
第一节 滇金丝猴的生态行为及其与栖息环境的关系95
一、滇金丝猴的栖息地生境及食谱96
二、食物的多样性及其季节性变化102
三、滇金丝猴取食行为及其对栖息地特征变化的适应性对策102
四、游走行为及影响因素104
五、过夜地选择与夜栖行为105
六、繁殖对策与雄-婴照料107
第二节 黑长臂猿生态行为及其与栖息地的关系108
一、黑长臂猿栖息地概述108
二、黑长臂猿食性及其与栖息地的相互关系110
三、黑长臂猿行为活动时间分配及其影响因素118
四、黑长臂猿的鸣叫行为与生态125
五、黑长臂猿的游走行为与栖息地利用130
六、黑长臂猿过夜行为与过夜树的选择132
第五章 纵向岭谷区外来物种入侵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紫茎泽兰为例136
第一节 概述137
一、生物入侵137
二、入侵机制——种间关系的变化141
三、紫茎泽兰及其生物入侵研究进展142
第二节 紫茎泽兰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入侵研究147
一、研究背景147
二、研究内容148
三、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148
第三节 紫茎泽兰与农作物大豆的种间关系研究151
一、紫茎泽兰对大豆生长的影响151
二、紫茎泽兰对大豆田间土壤元素生物地化过程的影响157
三、大豆田间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161
第四节 紫茎泽兰与农作物小麦的种间关系研究166
一、紫茎泽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167
二、紫茎泽兰对小麦田间土壤元素生物地化过程的影响168
三、小麦田间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173
第五节 小结176
一、紫茎泽兰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176
二、紫茎泽兰对土壤系统的影响176
三、紫茎泽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177
四、结论178
第六章 纵向岭谷区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179
第一节 概述179
一、纵向岭谷区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分析179
二、干扰与纵向岭谷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181
三、纵向岭谷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的目标定位和思路185
第二节 不同植物群落的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修复的植被类型优化186
一、研究区基本情况187
二、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的面积及空间格局188
三、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89
四、基于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化的植被类型优化194
第三节 不同植物群落的生态修复效应199
一、不同植被对策对土壤肥力的恢复效应199
二、不同恢复条件下植物群落的生态水文效应232
三、不同恢复群落的植物多样性与持水保土效能252
四、基于生态系统最低功能恢复的最小有效植物群落——对水土流失地区植物修复的关键科学问题的探讨256
第七章 纵向岭谷区矿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260
第一节 矿区废弃地的环境特征260
一、纵向岭谷区矿产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问题260
二、矿山废弃地的土壤环境特点261
第二节 矿区废弃地的生物修复和超量积累植物266
一、生物修复概述266
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269
三、超量积累植物276
四、植物修复的问题与展望284
第三节 不同先锋植物对矿区废弃地根际土壤的改良效应285
一、矿区废弃地的先锋植物286
二、矿区废弃地的先锋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转移作用286
三、矿区废弃地的先锋植物对根际土壤的改良作用289
四、矿区废弃地的先锋植物对根际土壤的生态修复作用291
第四节 对纵向岭谷区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对策的探讨293
第八章 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稳定性适应评价初探295
第一节 概述295
一、生态系统概念295
二、生态公益与人类福祉295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及其进展296
四、纵向岭谷区的特殊性和重要性297
五、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意义298
第二节 适应性评价298
一、目标与原则298
二、适应性评价概念模型298
三、生态系统类型300
四、尺度与层次300
五、评价方法300
六、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300
第三节 案例分析307
一、人为扰动对区域尺度景观格局的影响307
二、景观变化对区域生态公益的影响317
三、农业扩展造成的生态区恶化323
第四节 系统监测数据的集成分析——以湖泊污染源判识为例330
一、方法331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332
第五节 结语340
一、适应性评价的特点340
二、现行评价方法的局限340
三、进一步的研究方向341
致谢342
参考文献343
热门推荐
- 2777218.html
- 869991.html
- 3542525.html
- 693186.html
- 2760291.html
- 1881335.html
- 3851694.html
- 233948.html
- 869320.html
- 2069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1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4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45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8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0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5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66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