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史考 第5卷 古典学批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锐等编 著
- 出版社: 海口:海南出版社
- ISBN:754431150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83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601页
- 主题词:中国-上古史-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史考 第5卷 古典学批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社会历史的研究怎样成为科学1
一 五四运动与知识分子的道路1949年5月 陈伯达1
目录1
·附录二·6
一 继续征求著作权人和继承人6
二 论中国新史学的建设问题1949年 赵俪生7
(一)“王献唐研究”项目成立14
二 中国古典学研究动态14
三 “古史辨派”的阶级本质1952年 童书业15
(二)古文献信息处理技术——方正超大字库及输入法20
四 对胡适的疑古论的批判1955年 丁则良21
五 胡适不是研究历史,而是歪曲和捏造历史——在批判胡适历史观点讨论会上的发言1955年 梁从诫35
六 批判古史辨派的疑古论1956年 李锦全41
七 谁是“五四”精神的真正继承者?1957年12月24日 汪子嵩67
八 谈知识分子的“升级”1957年12月21日 东郭迪吉73
九 古史辨派史学思想批判1958年 吴泽 袁英光75
一○ 批判傅斯年的反动的史学研究方向1958年 文瑾85
一一 批判傅斯年的反动史学观点和方法1959年 丁二95
一二 “五四”前后“疑古”思想的分析和批判1959年 吴泽105
一三 为革命而研究历史1965年 戚本禹117
一四 社会历史的研究怎样成为科学?1956年年12月9日 瑞127
一五 《古籍考辨丛刊》第二辑序1957年 童书业129
一六 顾颉刚工作计划1978年 顾颉刚137
(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考古学研究(五):邹衡先生七十五寿辰暨从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论文集》于2003年7月出版142
一七 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1981年 余英时143
(四)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主编《疑古思潮回顾与前瞻》于2003年8月出版148
一八 古史辨疑古思想的进步意义——《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二辑《编后》1986年 王煦华149
一九 我辈何颜见顾老——一位出版社编辑的心里话1988年1 2月8日 袁庭栋151
二○ 顾颉刚古史辨学说的历史价值:纪念顾颉刚先生诞生100周年1994年 胡绳153
(五)吴锐《中国思想的起源》于2003年9月出版156
二一 崔述与顾颉刚1993年 路新生157
二二 崔述在清代儒学定位之重新考察1997年 邵东方175
(六)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二卷于2003年9月出版218
二三 《古史辨》评议1997年 王树民219
二四 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的现代意义1999年 赵吉惠 毛曦235
二五 “走出疑古时代”的脚步应坚实一些——试论竹简《文子》与今本《文子》的关系1998年 张丰乾239
(七)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即将出版250
二六 历史为什么一定要迁就观念——“中国史”世纪学术回顾1999年 王家范251
(八)顾颉刚等编著《古史辨》将出16开横排新版264
二七 有没有“走出疑古时代”的一天?——百年史学历程回顾二题2000年 王家范265
二八 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2000年 罗志田279
二九 新出土资料的发现与疑古主义的走向2000年 谷中信一303
三○ 顾颉刚与日本1981年 小仓芳彦310
三一 内藤湖南与中国古史辨派——以“加上原则”与“层累地造成说”为中心1999年 钱婉约319
中编 文化保守主义评论333
三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再认识1989年 耿云志333
(九)《中国古典学》将创刊352
三三 “五四”的重估与中国文化的未来1996年 蔡仲德353
三四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全盘反传统问题——兼与林毓生先生商榷1999年 李良玉375
三五 新文化运动与“激进主义”1999年 袁伟时389
三六 人权与国权的觉悟——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同异论1999年 王思睿405
三七 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1999年 李慎之421
三八 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2000年 李慎之425
(十)《四库家藏》将于2004年1月出版442
下编 提倡科学上的诚实态度443
三九 评泡沫史学2000年 王春瑜443
四○ “思想的无端骄傲” ——学习《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笔记2000年 陈克艰447
四一 “疑古时代”是怎样“大胆”走出的——学习第十三批判笔记之一2000年 吴锐463
四二 论钱玄同先生在古史辨运动中的地位并原廖名春先生的“难言之隐”——学习第十三批判笔记之二2000年 吴锐523
一 日本学术界之“支那学”研究1933年 贺昌群561
·附录一·561
二 时代思潮与史学1946年6月30日 童书业573
三 “疑古”“考古”与“释古”1946年11月28日 童书业577
四 新汉学与新宋学1946年12月13日 童书业581
热门推荐
- 1044494.html
- 27568.html
- 802215.html
- 2453650.html
- 2386563.html
- 404068.html
- 2764532.html
- 1583659.html
- 2040052.html
- 2393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0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8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9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3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32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4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2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4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3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9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