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11068·700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目录1
壹 地理环境3
插图目录5
图一 中山国示意图5
图二 满城陵山附近地形图6
图三 陵山地形及墓葬坑位图8
贰 一号墓10
一、墓葬形制10
(一)墓室结构10
1.墓道10
2.甬道10
图四 一号墓平面图11
图五 一号墓剖面图13
5.中室15
4.北耳室15
3.南耳室15
图六 一号墓中室横剖面图16
6.后室17
图七 一号墓中室出土的板瓦、筒瓦17
图八 一号墓后室石门正视图18
图九 一号墓后室石门上的铜铺首18
图一○ 一号墓后室铜顶门器18
图一一 一号墓后室铜顶门器使用示意图19
图一二 一号墓后室石屋剖面图20
图一三 一号墓后室石屋剖面图索引21
图一四 一号墓后室石屋复原透视图23
(二)随葬器物分布概况24
1.甬道和南耳室的随葬器物分布概况24
2.北耳室的随葬器物分布概况24
3.中室的随葬器物分布概况24
图一五 一号墓北耳室器物分布图25
图一六 一号墓中室器物分布图27
4.后室的随葬器物分布概况29
(三)棺槨、载柩车和“金缕玉衣”30
1.棺槨30
图一七 一号墓后室器物分布图31
图一八 一号墓棺椁附件34
图一九 一号墓椁壁上的铜铺首35
图二○ 一号墓棺、椁复原示意图35
2.载柩车35
图二一 一号墓载柩车上的附件36
3.“金缕玉衣”36
(一)铜器38
二、出土器物38
图二二 乳丁纹铜壶39
图二三 蟠龙纹铜壶40
图二四 蟠龙纹铜壶盖41
图二五 铜壶铭文拓片42
图二六 鸟篆文铜壶44
图二七 鸟篆文铜壶花纹带45
图二八 鸟篆文铜壶铭文46
图二九 鸟篆文铜壶47
图三○ 鸟篆文铜壶铭文和花纹带48
图三一 铜链子壶49
图三二 铜器50
图三三 铜钟、铜钫铭文51
图三四 Ⅰ型铜鼎53
图三五 铜瓦54
图三六 铜鼎、铜甗铭文拓片和摹本55
图三七 铜釜和铜镬56
图三八 铜镬铭文拓片57
图三九 铜鋗和铜盆58
图四○ 铜鋗、铜盆铭文拓片59
图四一 椭圆形铜杯61
图四二 铜套钵62
图四三 铜勺和铜匕63
图四四 铜错金博山炉64
图一一四 铜帐构 (165
图四五 铜错金博山炉炉盖展开图65
图四六 铜薰炉67
图四七 铜羊尊灯68
图四八 铜灯70
图四九 铜灯72
图五○ 铜灯铭文73
图五一 铜器77
图五二 铜器79
图五三 铜枕80
图五四 铜镜81
图五五 铜剑和铜匕首82
图五六 玉剑饰83
图五七 铜兵器86
图五八 铜弩机郭上铭文拓片和摹本87
图五九 铜器88
图六○ 铜鸡首仪仗和铜鸠杖首89
图六一 Ⅰ型仪仗顶铜饰91
图六二 仪仗顶铜饰92
图六三 器具铜构94
图六四 铜器足和铜器座96
图六五 虎形铜器座铭文97
图六六 铜器99
(二)铁器100
图六七 Ⅰ型铁暖炉附火筷102
图六八 Ⅱ型铁暖炉103
图六九 铁剑和杖式铁剑104
图七○ Ⅰ型铁剑之玉剑饰104
图七一 铁长刀105
图七二 铁刀(削)和铁匕首107
图七三 铁戟108
图七四 铁兵器110
图七五 铁工具112
(三)金、银器115
图七七 铁器115
图七八 金医针116
图七九 轮形金饰117
图八○ 金叶118
图八一 银器119
(四)陶器120
图八二 陶壶122
图八三 陶器124
图八四 彩绘陶器125
图八五 陶器127
图八六 陶器128
图八七 彩绘陶器130
图八八 陶器132
(五)玉、石器133
图八九 彩绘陶器………………………………………………………………(132后)图九○ 彩绘陶盘………………………………………………………………(132后)图九一 彩绘陶器………………………………………………………………(132后)图九二 彩绘陶器………………………135
图九四 玉璧136
图九五 玉器137
图九六 玉器138
图九七 玉七窍塞139
图九八 玉人及铭文140
图九九 玉印印文141
图一○○ 玉饰142
图一○一 水晶制品143
图七六 铁凿144
图一○二 石磨及铜漏斗形器144
(六)漆器144
图一○三 Ⅰ型漆案铜饰件146
图一○四 漆案铜饰件147
图一○六 漆尊复原图148
图一○五 Ⅱ型漆案折叠案足使用示意图148
图一○七 漆器底部铭文150
图一○八 漆器附件及附饰152
图一○九 漆器纹饰153
(七)纺织品153
图一一○ 缣、纹罗结构图156
图一一一 投双纬纬管装置示意图157
(八)帐构160
图一一二 组带编制法设想示意图160
图一一三 铜帐构162
图一一五 铜帐构166
图一一六 铜帐构168
图一一七 铜帐构169
图一一八 铜帐构底座构件上的铭文拓片170
图一一九 铜帐构顶角构件上的铭文拓片171
图一二○ 铜帐构铭文拓片172
图一二一 铜帐构复原图175
图一二二 铜帐构复原图176
图一二三 铜帐构复原图177
图一二四 铜帐构复原图178
(九)车马179
图一二五 一号墓甬道车马遗物分布图180
图一二六 一号墓南耳室车马遗物分布图183
图一二七 铜车軎185
图一二八 铜车器187
图一二九 铜辕饰188
图一三○ 长筒形铜车饰189
图一三一 铜?和铜冒190
图一三二 车器195
图一三三 错金银铜车器197
图一三四 铜承弓器和铜锯齿形器198
图一三五 当卢200
图一三六 铜当卢201
图一三七 铜衔镳202
图一三八 马饰205
(一○)俑206
(一一)钱币207
图一三九 半两钱和Ⅰ型五铢钱拓片209
图一四○ Ⅱ型五铢钱拓片210
图一四一 Ⅲ型五铢钱拓片211
(一二)其它212
图一四二 料器与蚌器214
图一四三 虎纹牙雕215
(一) 墓室结构216
1.墓道216
叁 二号墓216
一、墓葬形制216
图一四四 二号墓墓室平面图217
2.甬道218
图一四五 二号墓剖面图218
3.南耳室219
图一四六 二号墓墓门前堆积纵剖面图219
5.中室220
4.北耳室220
图一四七 二号墓封门结构图220
图一四八 二号墓中室纵剖面图221
图一四九 二号墓后室石屋纵剖面及中室横剖面图222
6.后室224
图一五○ 二号墓后室门道顶门器近旁局部结构图225
图一五一 二号墓后室石屋剖面图226
图一五二 板瓦、小砖227
(二)随葬器物分布概况227
1.南耳室随葬器物分布概况227
2.北耳室随葬器物分布概况228
3.中室随葬器物分布概况228
4.后室随葬器物分布概况228
图一五三 二号墓南耳室器物分布图229
图一五四 二号墓中室器物分布图231
图一五五 二号墓中室器物局部分布图232
图一五六 二号墓中室器物局部分布图232
图一五七 二号墓后室器物分布图233
1. 镶玉漆棺234
(三)镶玉漆棺和“金缕玉衣”234
图一五八 二号墓镶玉漆棺出土情况235
图一五九 二号墓镶玉漆棺复原图243
2.“金缕玉衣”244
图一六○ 2:4219玉璧背面切割痕及印在泥灰上的印痕244
二、出土器物246
(一)铜器246
图一六一 蟠螭蕉叶纹提梁铜壶247
图一六二 蕉叶纹铜壶248
图一六三 铜器249
图一六四 Ⅳ型铜釜250
图一六五 Ⅴ型铜釜250
图一六六 铜鋗铭文拓片251
图一六七 铜器252
图一六八 铜勺254
图一六九 铜炉254
图一七○ Ⅰ型铜薰炉256
图一七一 Ⅰ型铜薰炉炉盖展开图257
图一七二 铜薰炉258
图一七三 “长信宫”铜灯259
图一七四 “长信宫”铜灯铭文拓片260
图一七五 铜灯262
图一七六 铜朱雀灯263
图一七七 铜枕264
图一七八 铜镜266
图一七九 铜朱雀衔环杯267
图一八○ 铜豹268
图一八一 铜剑和铜镞269
图一八二 铜器270
图一八三 铜“宫中行乐钱”拓片272
图一八四 铜“宫中行乐钱”拓片273
图一八五 铜骰274
图一八六 铜印275
(二)铁器276
图一八七 铁器和铁权拓片278
图一八八 铁器281
图一八九 铁范282
图一九○ 铁器283
(三)陶器284
图一九一 陶器287
图一九二 Ⅱ型陶缸288
图一九三 彩绘陶盆290
图一九四 彩绘陶盆………………………………………………………………(290后)图一九五 彩绘陶盆………………………………………………………………(290后)图一九六 彩绘陶器………………………………………………………………(290后)图一九七 车箱彩绘漆皮纹饰摹292
(四)玉、石器293
图一九九 玉器296
图二○○ 玉器297
(五)漆器298
图二○一 漆案铜饰件299
图二○二 漆尊复原图301
图二○三 漆尊盖顶铜环组座302
图二○四 漆奁复原图303
图二○五 漆奁铜饰带花纹展开图304
图二○六 漆奁铜饰错金银花纹305
图二○七 长方形漆盒复原图306
图二○八 两色织锦结构示意图307
图二○九 铜枕绣花套残片的花纹307
(六)纺织品307
图二一○ F—14绣花绢纹样复原图308
图二一一 单位纹样的规范形式309
图二一二 战国一汉代刺绣中典型花纹的发展310
(七)车马311
图二一三 二号墓北耳室车马遗物分布总图313
图二一四 二号墓北耳室车物遗物分布分图(一)315
图二一六 二号墓北耳室车马遗物分布分图(二)317
图二一七 二号墓北耳室车马遗物分布分图(三)318
图二一五 衡、轭、?关系复原图319
图二一八 车軎和锏321
图二一九 铜车器323
图二二○ 铁车器325
图二二一 铜锯齿形器和铜蹄足形器327
图二二二 铜当卢328
图二二三 铜当卢329
图二二四 铜马饰330
(八)钱币331
图二二五 五铢钱拓片332
(九)其它333
图二二六 象牙器与骨器335
结语336
附录一 “金缕玉衣”的清理和复原344
图二二七 刘胜“玉衣”的结构348
图二二八 刘胜“玉衣”的手套和鞋的结构349
图二二九 窦绾“玉衣”的上衣织物编结玉片的方法351
图二三○ 刘胜“玉衣”铁条锁边方法示意图352
图二三一 铁条锁边剖面(放大)示意图353
图二三二 金丝编结玉片后的外表打结355
图二三三 “玉衣”里面金丝编结玉片方法356
附录二 铁铠甲的复原357
图二三四 两种类型的铁铠甲片359
图二三五 甲身局部的组编方法361
图二三六 垂缘及短袖横排的组编方法362
图二三七 垂缘的组编方法363
图二三八 短袖逐圈增片部位的组编方法364
图二三九 铁铠甲展开后的各分块示意366
图二四○ 铁铠甲局部的组合方法示意367
图二四一 皮革包镶边缘步骤示意368
图二四二 从右胸边缘示意横剖面看包边与衬里的关系368
附录三 满城汉墓部分金属器的金相分析报告369
附录四 满城汉墓部分铜、银器的化学成分376
附录五 满城汉墓部分金属器和料器光谱定性结果384
附录六 满城汉墓部分金属器光谱定性分析387
附录七 满城汉墓部分铁器的金相学考察报告388
附录八 关于满城汉墓金丝、金箔的实验报告389
附录九 满城汉墓部分玉器的分析鉴定390
附录一○ 满城汉墓出土兽类骨骼鉴定403
附录一一 满城汉墓出土木材树种的鉴定404
附录一二 满城汉墓出土朴树子和花椒的鉴定407
一号墓甬道出土器物登记表409
附录一三 附表409
一号墓南耳室出土器物登记表411
一号墓北耳室出土器物登记表416
一号墓中室出土器物登记表419
一号墓后出土器物登记表427
二号墓门外堆积中出土器物登记表431
二号墓墓道填土中出土器物登记表432
二号墓北耳室出土器物登记表432
二号墓南耳室出土器物登记表438
二号墓中室出土器物登记表441
二号墓后室出土器物登记表444
后记448
热门推荐
- 761996.html
- 2520582.html
- 2284195.html
- 1902052.html
- 2319926.html
- 3420762.html
- 2371079.html
- 1180796.html
- 1830573.html
- 828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9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52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5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7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3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8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0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9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3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