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践标准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史创明,王立新,王磊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3464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践标准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
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1
第1章 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基础1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
1.1.3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4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4
1.2.1 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基本要点5
1.2.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5
1.2.3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6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应用7
1.2.4 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7
1.3.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8
1.3.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9
1.3.3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0
1.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2
1.4.1 信息高速公路12
1.4.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3
1.5 数据通信服务13
1.5.1 未来数据通信网络应具备的特征14
1.5.2 X.25网14
1.5.3 帧中继16
1.5.4 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17
1.5.5 异步传输模式17
1.6 信道及其主要特性18
1.6.1 信道及其传输损害19
1.6.2 信道的主要性能参数19
1.6.3 信道的传输模式22
1.6.4 串行通信中的同步控制23
1.7 数据编码25
1.7.1 模拟数据编码方法25
1.7.2 数字数据编码方法26
1.7.3 脉冲编码调制方法27
1.8 多路复用技术28
1.8.1 频分多路复用技术28
1.8.2 时分多路复用技术29
1.9 数据交换技术29
1.9.1 电路交换30
1.9.2 报文交换31
1.9.3 报文分组交换31
1.9.4 帧中继交换33
1.9.5 信元交换技术34
1.10 思考与练习35
2.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37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37
2.2 OSI参考模型40
2.2.1 OSI参考模型遵循原则40
2.2.2 OSI参考模型各层功能41
2.2.3 OSI参考模型的特性及数据传输过程44
2.2.4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46
2.3 TCP/IP参考模型48
2.3.1 TCP/IP参考模型的发展48
2.3.2 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49
2.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51
2.5 其他参考模型52
2.6 思考与练习54
第3章 物理层56
3.1 物理层与物理层协议56
3.1.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56
3.1.2 物理层基本服务功能57
3.1.3 物理层向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57
3.2 物理层接口与协议58
3.3 数字调制技术62
3.3.1 振幅、频率和相位62
3.3.2 幅移键控64
3.3.3 频移键控64
3.3.4 相移键控65
3.3.5 正交振幅调制技术66
3.4 调制解调器67
3.4.1 数字服务单元和信道服务单元67
3.4.2 语音频带数据通信调制解调器68
3.4.3 语音频带调制解调器分类69
3.4.4 异步语音频带调制解调器69
3.4.5 同步语音频带调制解调器70
3.4.6 调制解调器工作原理71
3.5 XDSL技术72
3.5.1 XDSL编码技术72
3.5.2 XDSL分类73
3.5.3 DSL的技术特性75
3.5.4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75
3.6 同步数字体系76
3.6.1 SDH发展的背景76
3.6.2 SDH速率和帧结构76
3.6.3 SDH的复用结构77
3.6.4 SDH的主要技术特点78
3.6.5 SONET和SDH79
3.6.6 SDH的应用与发展趋势79
3.7 思考与练习80
4.1 数据链路层设计要点82
4.1.1 数据链路层的模型82
第4章 数据链路层82
4.1.2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83
4.1.3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84
4.2 流量控制85
4.2.1 停-等协议85
4.2.2 滑动窗口协议87
4.2.3 一位滑动窗口协议89
4.2.4 全部重发流水线协议89
4.2.5 选择重发流水线协议90
4.2.6 最大窗口尺寸的确定91
4.3.1 差错的特点92
4.3.2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92
4.2.7 全部重发流水线协议的最佳帧长92
4.3 差错控制92
4.3.3 误码控制基本原理93
4.3.4 误码控制编码的分类94
4.3.5 简单差错控制编码95
4.3.6 循环冗余码96
4.3.7 海明码98
4.4 Internet中的数据链路层100
4.4.1 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100
4.4.2 SLIP协议101
4.4.3 CSLIP协议102
4.4.4 PPP协议103
4.4.5 控制帧格式106
4.5 思考与练习107
第5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108
5.1 信道分配问题108
5.1.1 LAN和MAN中的静态信道分配方案108
5.1.2 LAN和MAN中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109
5.2 多路访问协议109
5.2.1 ALOHA109
5.2.2 载波检测多路访问协议113
5.2.3 无冲突的协议114
5.2.4 有限竞争协议116
5.2.5 波分多路访问协议118
5.2.6 无线LAN协议120
5.3 以太网技术122
5.3.1 二元指数后退算法122
5.3.2 以太网的性能123
5.3.3 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123
5.4 虚拟局域网124
5.4.1 虚拟网络的概念124
5.4.2 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技术125
5.4.3 虚拟局域网分类126
5.5 无线局域网127
5.5.1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128
5.5.2 红外无线局域网128
5.5.3 扩频无线局域网129
5.5.4 窄带微波无线局域网131
5.5.5 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132
5.6 数据链路层交换133
5.6.1 从802.x到802.y的网桥133
5.6.2 本地的网络互联136
5.6.3 生成树网桥137
5.7 思考与练习139
5.6.4 远程网桥139
第6章 网络层141
6.1 网络层设计要点141
6.1.1 向传输层提供的服务141
6.1.2 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的实现142
6.1.3 虚电路子网和数据报子网的比较144
6.2 路由算法145
6.2.1 优化原则146
6.2.2 最短路径路由147
6.2.3 距离矢量路由149
6.2.4 链路状态路由149
6.2.6 移动主机的路由150
6.2.5 分级路由150
6.3.1 自治系统与路由选择协议151
6.3 Internet的路由选择协议151
6.3.2 内部网关协议RIP152
6.3.3 内部网关协议OSPF153
6.3.4 外部网关协议EGP155
6.4 IP地址与子网158
6.4.1 IP地址158
6.4.2 子网与子网掩码160
6.4.3 无类域间路由选择法161
6.5 IP协议161
6.5.2 IP数据报的格式162
6.5.1 IP协议的特点162
6.5.3 IP数据报的分片与组装164
6.5.4 IP数据报路由选项165
6.6 ARP与RARP165
6.6.1 地址解析165
6.6.2 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166
6.6.3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167
6.7 路由器与第三层交换设备167
6.7.1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168
6.7.2 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168
6.7.3 路由器的结构169
6.7.4 路由器与第三层交换机170
6.8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171
6.8.1 ICMP机制171
6.8.2 ICMP报文格式172
6.9 IPv6技术174
6.10 思考与练习175
第7章 传输层和应用层177
7.1 传输服务177
7.2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178
7.2.1 传输层端-端通信的概念178
7.2.2 网络服务与服务质量180
7.3 Internet传输协议UDP181
7.4 Internet传输协议TCP182
7.4.1 TCP协议的主要特点182
7.4.2 TCP报文格式182
7.4.3 TCP的端口号分配184
7.5 应用层185
7.5.1 主要的应用层协议185
7.5.2 TCP/IP协议簇及协议之间的关系185
7.6 域名系统187
7.6.1 域名系统概述187
7.6.2 Internet的域名结构188
7.6.3 域名解析189
7.7 电子邮件服务191
7.7.1 电子邮件系统原理191
7.7.2 电子邮件的格式192
7.7.3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193
7.7.4 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194
7.8 文件传输服务197
7.8.1 文件传输的概念197
7.8.2 文件传输的工作过程198
7.9.1 WWW服务概述199
7.9 WWW服务199
7.8.3 匿名FTP服务199
7.9.2 资源定位器201
7.9.3 超文本传输协议201
7.9.4 超文本标记语言203
7.10 思考与练习207
第8章 局域网基础209
8.1 局域网概述209
8.2 局域网拓扑结构210
8.2.1 拓扑结构210
8.2.2 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211
8.3.1 以太网214
8.3 局域网的类型214
8.3.2 FDDI网络215
8.3.3 ATM网络216
8.3.4 其他局域网217
8.4 以太网的分类217
8.4.1 标准以太网217
8.4.2 百兆位以太网219
8.4.3 千兆位以太网220
8.4.4 万兆位以太网221
8.5.1 带宽223
8.5 局域网技术223
8.5.2 无线通信介质224
8.5.3 局域网的工作模式226
8.5.4 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227
8.6 思考与练习231
第9章 局域网硬件设备与连接232
9.1 安装网卡232
9.1.1 网卡概述232
9.1.2 安装网卡硬件234
9.1.3 连接网线235
9.1.4 安装网卡驱动237
9.2.1 同轴电缆239
9.2 认识网线239
9.2.2 双绞线240
9.2.3 光纤242
9.2.4 无线通信介质243
9.3 集线器244
9.3.1 集线器工作原理244
9.3.2 集线器的分类245
9.3.3 安装集线器247
9.3.4 选用适当的集线器247
9.4 交换机248
9.4.1 交换机的特点248
9.4.3 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区别249
9.4.2 交换机的分类249
9.5 路由器250
9.6 使用集线器/交换机组建局域网250
9.7 思考与练习252
第10章 设置对等网254
10.1 对等网概述254
10.1.1 对等网的结构254
10.1.2 组建原则255
10.2 设置对等网256
10.2.1 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256
10.2.2 设置计算机标识259
10.3.1 ping命令260
10.3 使用网络测试命令260
10.3.2 IPConfig命令262
10.3.3 NET VIEW命令264
10.4 双机互联方案265
10.4.1 使用双绞线连接265
10.4.2 USB双机直连268
10.4.3 三机四网卡联机268
10.5 思考与练习269
第11章 设置C/S局域网271
11.1 C/S局域网概述271
11.2.1 准备工作273
11.2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273
11.2.2 简要安装过程274
11.3 C/S局域网中的重要概念278
11.3.1 活动目录与域278
11.3.2 组与工作组280
11.3.3 服务器在网络中的角色282
11.4 配置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282
11.4.1 安装活动目录服务282
11.4.2 配置DNS服务器287
11.4.3 配置DHCP服务器292
11.5 配置Windows XP客户机296
11.6.1 Active Directory的管理工具297
11.6 创建用户账户297
11.6.2 用户和计算机账户298
11.6.3 创建用户账户299
11.7 Windows XP客户机登录域301
11.8 思考与练习302
第12章 广域网技术概述304
12.1 低速广域网304
12.1.1 公共电话交换网304
12.1.2 综合业务数字网305
12.1.3 X.25分组交换网306
12.2.1 帧中继网307
12.2 高速广域网307
12.2.2 ATM网309
12.2.3 同步光纤网311
12.3 无线广域网313
12.3.1 蜂窝技术的发展概况313
12.3.2 公用分组无线服务314
12.3.3 移动通信315
12.3.4 个人通信业务与个人通信网319
12.3.5 卫星通信系统320
12.4 思考与练习326
13.1 网络维护328
第13章 网络维护与安全328
13.2 病毒防护330
13.2.1 病毒定义及其特点330
13.2.2 病毒的分类332
13.2.3 病毒的破坏行为333
13.2.4 宏病毒与蠕虫334
13.2.5 日常防病毒措施337
13.2.6 流行杀毒软件338
13.2.7 使用瑞星340
13.3 防范黑客342
13.3.1 黑客与特洛伊木马343
13.3.2 感染木马后的症状344
13.3.3 防范黑客措施346
13.3.4 黑客攻击常见方法347
13.3.5 防范黑客攻击348
13.4 防火墙350
13.4.1 防火墙的功能351
13.4.2 防火墙的特点352
13.4.3 防火墙的类型352
13.5 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354
13.5.1 故障分析355
13.5.2 网卡故障355
13.5.3 集线器故障357
13.5.4 双绞线故障358
13.5.5 软件故障359
13.6 思考与练习360
第14章 组建校园网实例361
14.1 校园网介绍361
14.2 校园网设计362
14.2.1 总体设计原则362
14.2.2 项目概述362
14.2.3 设计目标363
14.2.4 系统平台的选择364
14.2.5 网络系统设计366
14.2.6 信息服务系统描述368
14.3 综合布线系统369
14.3.1 综合布线的发展过程369
14.3.2 综合布线的特点370
14.3.3 综合布线系统简介371
14.3.4 光缆传输系统374
14.3.5 电源、防护及接地375
14.3.6 安装工艺要求376
14.4 网络故障的排除方法377
附录 思考与练习答案379
热门推荐
- 657988.html
- 1416760.html
- 864503.html
- 646563.html
- 1329155.html
- 3560942.html
- 577793.html
- 2245582.html
- 2361735.html
- 2610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3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1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15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3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4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5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5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2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