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研究
  • 赵光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57424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农地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2

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3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5

三、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问题6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8

一、研究的目的8

二、研究的意义8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9

一、马克思等对土地制度问题的基本观点9

二、西方学者对农地制度的理论研究13

三、当代国外学者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等问题的研究15

四、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15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结构和创新点21

一、研究对象21

二、研究方法22

三、论文结构和内容22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25

第二章 农地制度的基本理论26

第一节 制度变迁理论26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26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引致制度变迁26

三、强制性制度变迁27

四、诱致性制度变迁27

五、路径依赖理论27

第二节 农地制度的基本理论28

一、农地制度的涵义及其功能28

二、农地制度的基本内容34

三、农地制度的特点37

四、农地制度的外部环境39

第三章 国外农地制度模式与经验借鉴41

第一节 国外农地制度的基本内容41

一、国外农地所有制度41

二、农地使用的基本形式43

三、农地管理的基本形式50

第二节 国外几种典型的农地制度模式52

一、大型农场制的美国52

二、小型农场制的日本55

三、以中型农场为主的欧洲国家(以英法德为例)60

四、拉美国家的代表——墨西哥67

五、前苏联和东欧转型国家68

第三节 国外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72

一、农地制度应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72

二、农地制度改革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73

三、改革的侧重点应从重视土地的所有权能转变为重视土地的使用权能73

四、政府作为农地制度主导性主体的作用不可替代74

五、农地制度改革应该保证农业生产主体拥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74

六、农地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其所受到的土地资源条件的约束75

七、农地制度改革应充分重视配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75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前农地制度及述评77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农地制度及其政策思想77

一、井田制77

二、王田制78

三、占田制78

四、均田制79

五、方田法和经界法80

六、更名田81

七、租佃制81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的农地制度82

一、太平天国的土地思想82

二、孙中山的土地观83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思想84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农地制度改革的回顾与评价85

第一节 第一次农地制度改革85

一、第一次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及内容85

二、第一次农地制度改革的性质86

第二节 合作化运动和第二次农地制度改革87

一、合作化运动87

二、第二次农地制度改革88

第三节 第三次农地制度改革91

一、改革的时机91

二、改革的动因92

三、改革的目标93

四、改革的形式93

五、改革的过程94

第六章 农地制度家庭承包经营的变迁和价值102

第一节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制度102

一、基本内容102

二、主体权利103

第二节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改革的诱致性106

第三节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108

一、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表现108

二、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改革路径依赖的原因109

第四节 农地调整与农地制度安排的稳定性112

一、农地调整难以阻止的原因分析113

二、农地承包期从“变”到“长久不变”的演变115

三、保持农地制度安排稳定性的取向与现实意义117

四、农地调整的市场化流转119

第五节 家庭承包经营制的价值分析120

一、高度一致的政治意愿120

二、推动经济起飞的巨大贡献121

三、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范例121

四、独具特色的伟大实践122

第七章 家庭承包经营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123

第一节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目的和现实需要124

一、农地制度改革的目的124

二、农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需要125

第二节 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130

一、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130

二、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的任务132

第三节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原则138

一、重视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规律的综合运用138

二、稳定与发展和公平与效率是农地改革天平中不可或缺的砝码139

三、促进农地资源利用的科学高效专用140

四、降低改革成本,切忌顾此失彼141

第四节 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设计142

一、明晰农地权能,实行三权分离142

二、利用调节杠杆,建立退出机制146

三、实行国家垂直管理,严守农地红线148

四、完善统分结合经营体制,做好“统”的文章150

五、分区域规划,按特点定位155

第五节 农地制度改革的保障体系156

一、推进工业化、加快城镇化157

二、培育农地流转市场,引导适度规模经营158

三、大力发展农业合作化组织159

四、科学制定农业补贴等财政支持农业政策159

五、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制度161

六、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162

第六节 适度规模与农地流转163

一、实现农业发展的又一次飞跃163

二、集约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167

三、农地流转的理论依据169

四、农地流转的国际实践171

五、农地流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72

六、循序渐进推进农地流转174

七、逐步健全农地流转市场175

参考文献177

附件一:谭崇台教授对论文的评语181

附件二:作者发表的部分论文和研究成果182

后记1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