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 李海涛主编;郭海军,颜旭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99153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7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国家发展战略基础1

一、国家发展战略的概念及特征2

(一)国家发展战略的概念2

(二)国家发展战略的特征4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6

(一)战略环境6

(二)战略指导7

(三)战略目标及步骤10

(四)战略布局及举措12

三、牢固树立国家发展战略大局意识14

(一)推进发展仍然是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15

(二)在促进国家发展进程中保持战略定力16

(三)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推动发展17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演进19

一、“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的战略构想20

(一)“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战略的形成历程20

(二)“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战略的目标任务22

(三)“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战略的实践发展24

二、“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25

(一)“三步走”战略构想的初步形成25

(二)“三步走”战略构想的丰富发展28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30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30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31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33

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构想37

(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构想的形成37

(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39

(三)“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41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环境44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环境45

(一)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45

(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48

(三)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49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部环境5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52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54

(三)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57

三、牢牢抓住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59

(一)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60

(二)树立与全球化相契合的国家安全发展观63

(三)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65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68

一、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69

(一)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69

(二)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72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74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74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75

(三)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77

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79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79

(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82

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83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84

(二)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85

五、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87

(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87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88

六、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90

(一)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91

(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2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战略94

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94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集中反映制度优劣95

(二)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97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99

(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99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100

(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103

(四)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105

三、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106

(一)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106

(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107

(三)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109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12

(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12

(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14

(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117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120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21

(一)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121

(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抉择122

(三)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保障124

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24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25

(二)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127

(三)积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29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1

(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31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法律制度来保障133

(三)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134

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3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136

(二)向世界讲好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138

(三)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40

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142

(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142

(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143

(三)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145

(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46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战略148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49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49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51

(三)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53

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155

(一)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156

(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158

(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160

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61

(一)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理论指导162

(二)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165

(三)着力健全完善四个体系167

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169

(一)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169

(二)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171

(三)维护和确保社会稳定172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战略175

一、建设美丽中国176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176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78

(三)增强我国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话语权的重要举措180

二、坚定贯彻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181

(一)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182

(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185

(三)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186

三、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187

(一)打赢蓝天保卫战188

(二)加快水污染防治188

(三)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190

(四)强化排污者责任191

(五)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192

四、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193

(一)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194

(二)划定“三条控制线”195

(三)开展国土绿化行动197

(四)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198

五、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200

(一)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200

(二)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202

(三)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204

第八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206

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207

(一)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207

(二)建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世界一流军队210

(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安排213

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216

(一)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217

(二)扭住能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218

(三)抓好作风优良这个政治优势220

三、继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222

(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永远在路上222

(二)坚定不移把国防和军队改革进行到底224

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27

(一)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必由之路228

(二)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230

(三)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31

第九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发展战略234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34

(一)人类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235

(二)引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238

(三)世界人民永恒愿望的真切表达240

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242

(一)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242

(二)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244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247

三、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48

(一)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249

(二)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251

(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252

四、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254

(一)国家核心利益没有让步妥协的余地255

(二)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257

(三)在强军征程中有效维护国家核心利益260

第十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战略263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264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264

(二)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使命的合格担当者266

(三)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268

二、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270

(一)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特征270

(二)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272

(三)全面从严治党一刻都不能放松274

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276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276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277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279

(四)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建设280

(五)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加强作风建设281

(六)用严明纪律管全党治全党282

(七)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283

(八)在标本兼治中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285

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286

(一)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286

(二)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287

(三)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288

(四)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288

(五)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289

(六)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290

主要参考文献291

后记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