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媒与“新写实小说”的兴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小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724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媒与“新写实小说”的兴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的研究背景1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6
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拟解决的基本问题9
第四节 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13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文学杂志的命运沉浮17
第一节 文学杂志的性质17
一 何为文学杂志18
二 当代文学杂志性质的流变20
第二节 1978—1984年:文学杂志的成长、繁荣期24
一 文学杂志的繁荣的表征24
二 文学杂志繁荣的成因26
第三节 1985—1988年:文学杂志的改革、徘徊期29
一 1985—1986年:文学杂志的徘徊29
二 1987—1988年:改革中的危机32
第四节 1989—1991年:文学杂志的调整、萎缩期36
一 “治理整顿”与文学杂志的萎缩37
二 作为“样板”的《人民文学》的命运40
第二章 历史的契机:文学场域的分化与重组43
第一节 何为“文学中心”43
一 “文学”的概念44
二 “文学中心”与“文学场”46
第二节 北京:文学中心的确立与延续47
一 权威性文学生产机构的确立48
二 北京:文学中心地位的延续52
第三节 上海:“传统”优势与“现代”竞争力53
一 外国文学名著与“探索书系”的出版54
二 对“寻根文学”与“先锋文学”的推动55
三 “重写文学史”与通俗文学57
第四节 南京:突进与占位的历史契机60
一 “新时期”江苏文学的崛起60
二 “新写实小说”的倡导与文学中心的位移63
第三章 文学杂志与“文学思潮”:被策划的“新写实小说”70
第一节 1988年的文学生态71
一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71
二 “通俗文学”与“报告文学”73
第二节 选题策划:《钟山》与“新写实小说”的相遇75
一 《钟山》的姿态与自我意识76
二 王干:在北京和南京之间79
第三节 内容策划:在市场占位与意识形态导向之间83
一 《北京文学》:从“先锋性”到“主旋律”84
二 《上海文学》:从“探索性”到“当代性”86
三 《钟山》:游走于市场与意识形态之间88
第四节 舆论支持:“众说纷纭”的“公共空间”93
一 1988年:社会舆论与文学舆论的互动94
二 议题设置与舆论的形成96
三 在传媒之间:从“众说纷纭”到“定位一尊”100
第四章 报刊之争与“新写实小说”作家的身份建构106
第一节 “编者的话”:分裂的文本世界107
一 《烦恼人生》的出世与命名107
二 《风景》等后设“新写实小说”的差异性110
第二节 《小说选刊》:研讨、转载与聚合111
一 转载和聚合112
二 被研讨的“新现实主义”117
第三节 《钟山》及其周边:重构中的“混乱”120
一 《钟山》“文讯”和“宣言”中的“新写实”作家121
二 “大联展”中的“新写实”作家124
第四节 剥离与定型:“经典”的诞生126
一 文学批评对“新写实小说”作家的剥离127
二 文学史的权力:定型和经典化130
第五章 想象读者的方式:被文学杂志生产的读者133
第一节 《钟山》读者意识的自觉134
一 “新时期”文学与读者关系的演变134
二 《钟山》读者意识的自觉138
第二节 栏目设置与读者预想140
一 《钟山》读者面向的历史条件140
二 雅俗共赏:栏目设置中的读者预想143
第三节 定价、装帧设计中的读者定位154
一 杂志定价中的读者定位154
二 装帧设计中的读者定位158
第六章 文学生产与“文学思潮”:“新写实小说”的历史坐标161
第一节 文学生产与“文学思潮”161
一 “文学”与“思潮”162
二 “文学思潮”的界定163
三 文学生产与“文学思潮”168
第二节 “文学思潮”之一:计划生产与文学产品170
一 计划与市场:作为两种生产方式170
二 从“伤痕—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转折期的计划生产173
三 “寻根文学”与“先锋文学”:计划生产的延伸和变异178
第三节 “文学思潮”之二:市场机制与“当代文学”的“转型”184
一 “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184
二 “文学思潮”的生产与“当代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189
附录1 全国杂志出版情况统计194
附录2 “新写实小说”代表作重读195
参考文献230
后记234
热门推荐
- 217519.html
- 3191825.html
- 2801523.html
- 2501885.html
- 1300948.html
- 305759.html
- 623746.html
- 977869.html
- 1281624.html
- 3087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6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8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05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1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7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5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1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4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0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