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机械设计 系统与结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汝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4391573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机械设计 系统与结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总论1
1.现代机械与现代机械组成1
1.1传统机械与现代机械1
1.2现代机械系统的构成1
1.2.1机械本体2
1.2.2动力部分2
1.2.3检测传感装置2
1.2.4控制及信息处理装置2
1.2.5执行机构3
1.3现代机械系统的主要特征3
1.3.1功能增加柔性提高3
1.3.2结构简化改善性能3
1.3.3效率提高成本降低4
1.4现代机械的功能要求5
2.现代机械系统的关键技术6
2.1机械技术与精密机械技术6
2.2检测传感技术9
2.3自动控制及伺服系统技术10
2.4系统总体技术12
2.4.1系统设计12
2.4.2系统调试12
2.4.3系统评价13
3.现代机械系统总体设计概述14
3.1总体设计主要内容14
3.1.1分析技术资料,明确设计方向14
3.1.2综合实际需要,确定功能指标14
3.1.3分解系统功能,拟定总体方案15
3.1.4认真评价复查,确保方案可行15
3.2现代机械系统的设计类型与设计步骤16
4.现代机械系统设计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19
4.1现代机械系统设计的两个特点19
4.1.1等效性19
4.1.2互补性19
4.2系统性能指标对总体方案的影响20
4.3性能指标分配21
第2篇 驱动和执行装置24
5.电力驱动24
5.1回转运动型电力驱动元件24
5.1.1步进电动机24
5.1.2直流伺服电动机29
5.1.3交流伺服电动机31
5.2直线运动型电力驱动元件32
5.2.1直线步进电动机32
6液压驱动34
6.1液压泵34
6.2液压马达和液压缸35
6.2.1液压马达36
6.2.2液压缸38
6.3伺服阀的结构与特性39
6.3.1喷嘴挡板式伺服阀39
6.3.2射流管式伺服阀40
6.3.3偏转板射流式伺服阀40
6.3.4动圈式伺服阀40
6.3.5三级电液流量伺服阀41
6.3.6电液压力伺服阀42
6.4电液步进马达的工作特性43
6.5液压伺服马达的运动特性44
6.5.1喷嘴挡板式液压伺服马达44
6.5.2射流管式液压伺服马达45
6.5.3滑阀式液压伺服马达46
7.气动驱动48
7.1气动系统简介48
7.2气动执行器49
7.2.1气缸49
7.2.2气马达51
7.3气阀51
7.4气动驱动器的位置控制54
7.5气动逻辑控制55
7.6气动伺服控制58
8.运动传动机构和系统60
8.1机械传动机构60
8.1.1齿轮传动60
8.1.2丝杠传动61
8.1.3皮带传动和链传动64
8.1.4连杆传动和凸轮传动74
8.2液压传动系统77
8.3气动传动系统78
9.减速器82
9.1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82
9.2圆柱蜗杆减速器84
9.3行星齿轮减速器87
9.3.1NGW-L型行星齿轮减速器87
9.3.2其他行星齿轮减速器89
9.3.3球减速器90
9.4谐波减速器91
9.4.1XB型谐波齿轮减速器91
9.4.2谐波齿轮设计93
9.5特殊齿形减速器95
9.5.1摆线针轮减速器95
9.5.2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96
9.5.3RV减速器98
9.5.4摆杆减速器99
9.6无级变速器99
10.机电系统中的执行机构102
10.1概述102
10.1.1执行机构的功能102
10.1.2执行机构的设计要求102
10.1.3执行系统的设计步骤103
10.2常见的机械机构的主要性能与特点104
10.3微动机构109
第3篇 传感器技术112
11.概论112
11.1现代机械设计对传感器的基本要求112
11.2传感器的组成与一般特性113
11.2.1传感器的组成113
11.2.2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14
11.3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趋势118
11.3.1传感器的应用118
11.3.2传感器的发展趋势118
12.开关量及接近传感器120
12.1光电传感器120
12.1.1对射型光电传感器120
12.1.2反射板型光电传感器121
12.1.3反射型光电传感器121
12.1.4带光纤的光电传感器122
12.2接近开关用电感、电容式传感器122
12.2.1电感式传感器122
12.2.2电容式传感器124
12.3涡流式传感器126
12.4磁式接近传感器127
12.5霍尔传感器129
13.位移传感器131
13.1光栅式传感器131
13.1.1光栅式传感器的类型131
13.1.2光栅式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133
13.2光电编码器139
13.3旋转变压器及感应同步器140
13.3.1旋转变压器140
13.3.2感应同步器141
13.4光纤位移传感器145
13.4.1传输型光纤位移传感器145
13.4.2干涉型光纤位移传感器146
14.速度、加速度传感器147
14.1测速发电机147
14.1.1直流测速发电机147
14.1.2交流测速发电机148
14.2霍尔速度传感器148
14.3磁电式速度传感器149
14.4线加速度传感器150
14.4.1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150
14.4.2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151
14.4.3金属挠性加速度传感器152
14.4.4石英挠性加速度传感器152
14.4.5光纤加速度传感器153
15.力和力矩传感器156
15.1力传感器156
15.1.1应变式力传感器156
15.1.2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57
15.1.3电感式压力传感器157
15.1.4电容式压力传感器157
15.1.5压电式力和压力传感器158
15.1.6压阻式压力传感器160
15.1.7霍尔压力传感器160
15.1.8石英谐振式压力传感器160
15.1.9磁致伸缩式压力传感器160
15.1.10声表面波(SAW)压力传感器161
15.2力矩传感器161
15.2.1电阻应变式力矩仪162
15.2.2磁电式力矩仪162
15.2.3压磁式力矩仪163
15.3力与力矩复合传感器164
16.其他传感器166
16.1触觉传感器166
16.1.1压阻式集成触觉传感器阵列167
16.1.2压电式集成触觉传感器阵列167
16.1.3电容式集成触觉传感器阵列167
16.1.4转动动态触觉传感器168
16.1.5柔性匹配触觉传感器168
16.2图像和色彩传感器168
16.2.1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169
16.2.2电荷注入器件(CID)图像传感器170
16.2.3光纤图像传感器170
16.2.4超导图像传感器171
16.2.5半导体色彩传感器171
16.2.6非晶态硅色彩传感器172
16.3温度传感器173
16.3.1热电阻173
16.3.2半导体热敏电阻174
16.3.3热电偶175
16.3.4晶体管PN结温度传感器176
16.3.5热释电型红外线传感器176
16.3.6声表面波(SAW)温度传感器177
16.3.7光现象型温度传感器177
16.4模糊传感器178
17.信号处理接口电路180
17.1数据放大接口180
17.1.1仪表放大器180
17.1.2程控增益放大器183
17.1.3电桥放大器186
17.1.4隔离放大器187
17.1.5电荷放大器190
17.2数据转换接口191
17.2.1A/D和D/A转换器191
17.2.2V/F转换器195
17.2.3F/V转换器196
17.2.4I/V电流-电压转换器198
17.2.5V/I电压-电流转换器199
17.2.6有效值转换器200
17.3数据调理接口202
17.3.1有源滤波器202
17.3.2调制与解调204
17.3.3抗干扰技术207
18.智能传感器210
18.1智能传感器的定义、特点和构成210
18.2智能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预处理和数据采集211
18.2.1开关信号的预处理211
18.2.2模拟信号的预处理211
18.2.3数据采集213
18.3传感器的智能化213
18.3.1智能传感器的控制213
18.3.2智能传感器的数据处理215
18.3.3智能传感器的数据传输216
18.4智能传感器的应用216
18.4.1智能压力传感器216
18.4.2智能差压-压力传感器217
18.4.3智能温度传感器218
18.4.4智能超声波流量传感器218
18.5智能传感器的发展趋势219
第4篇 控制技术221
19.开关量电器控制技术221
19.1引言221
19.2开关量电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221
19.3开关量电器控制的基本电路223
19.3.1点动、启动和停车223
19.3.2可逆控制223
19.3.3联锁与互锁控制225
19.4开关量电器控制系统设计225
19.4.1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原则225
19.4.2设计方法225
19.4.3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28
20.开关量计算机控制系统231
20.1开关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31
20.2PLC控制程序设计235
20.3PLC控制系统设计240
20.4PLC控制系统应用举例243
21.连续量控制技术249
21.1伺服系统概述249
21.1.1开环伺服系统249
21.1.2闭环伺服系统250
21.2速度控制伺服系统250
21.2.1直流电动机速度控制251
21.2.2交流电动机速度控制255
21.3位置伺服控制系统260
21.3.1步进电动机驱动位置控制260
21.3.2相位位置伺服控制系统262
21.3.3幅值位置伺服系统263
21.3.4数字脉冲比较伺服系统263
22.数字控制技术266
22.1数控系统的原理及组成266
22.2数控装置的功能与结构267
22.2.1数控装置的功能267
22.2.2CNC装置的硬件结构268
22.2.3CNC系统的软件结构272
22.3数控系统的程序编制275
22.3.1概述275
22.3.2手工程序编制276
22.3.3自动程序编制278
22.4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280
22.4.1数据采样插补原理280
22.4.2时间分割数据采样插补281
22.4.3扩展DDA数据采样插补283
第5篇 现代机械系统设计综合286
23.开环伺服系统设计286
23.1系统方案设计286
23.2机械系统设计287
23.2.1确定脉冲当量,初选步进电动机287
23.2.2计算减速器的传动比288
23.2.3计算系统转动惯量289
23.2.4确定步进电动机动力参数290
23.2.5验算惯量匹配291
23.3控制系统设计292
23.3.1控制系统总体考虑292
23.3.2系统的硬件设计293
23.3.3系统软件设计294
24.闭环伺服系统设计296
24.1系统方案设计296
24.1.1控制方案确定296
24.1.2执行元件的选择296
24.1.3检测反馈元件的选择297
24.1.4机械系统与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297
24.2系统性能分析297
24.3系统参数设计298
24.4系统校正300
25.伺服系统中的非线性因素考虑302
25.1饱和特性与死区特性的影响302
25.2间隙特性的影响303
25.3摩擦特性的影响305
25.4结构弹性变形的影响307
26.“精密1号”装配机器人系统设计311
26.1概述311
26.2“精密1号”机器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311
26.2.1系统总体功能311
26.2.2总体结构及本体结构分析311
26.2.3主要技术性能312
26.3主要分系统设计314
26.3.1机械本体设计314
26.3.2控制系统设计317
26.3.3电动机及其功率驱动分系统323
26.3.4视觉分系统328
26.3.5六维力传感器分系统333
26.4小结335
热门推荐
- 3102081.html
- 2632467.html
- 1046515.html
- 2265756.html
- 2727788.html
- 2314014.html
- 2673074.html
- 1071291.html
- 3745574.html
- 2015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5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5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9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0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0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3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1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6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7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