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树逊,刘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5891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20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1
四、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45
第一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54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54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54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59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64
第二节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68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68
二、从国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71
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一以贯之75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79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问题79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83
三、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论断的重大意义8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91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91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96
三、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98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0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0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10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10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11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1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112
二、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115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政治保证116
四、改革开放是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117
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2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12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意义12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124
第一节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24
一、正确选择发展战略的重要性124
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125
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内容129
四、“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特点和意义131
第二节 以重点带动全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135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意义和方向135
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137
三、继续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振兴支柱产业138
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140
第三节 从大局出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144
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144
二、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145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147
第四节 按经济规律办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50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150
二、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152
三、经济发展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154
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58
第五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60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60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62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6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68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68
一、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和重要意义168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172
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75
一、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175
二、国有经济及其地位和主导作用176
三、集体经济及其地位和作用178
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181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182
一、个体经济182
二、私营经济183
三、外资经济和港澳台经济184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87
第一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87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18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189
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190
第二节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92
一、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客观必然性192
二、“先富”和“共富”的关系194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95
四、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197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98
一、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功能198
二、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200
三、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和主要途径202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5
第一节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205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05
二、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207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210
四、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212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214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214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16
三、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218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20
一、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必要性220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和特征221
三、建立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223
四、健全市场规划,加强市场管理225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226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必然性226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任务227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政策229
四、转变宏观调控方式和政府职能232
第八章 我国的对外开放234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34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34
二、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237
三、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239
第二节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241
一、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241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42
第三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45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245
二、适应新的形势,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248
第九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251
第一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51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51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型的民主政治253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259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62
一、人民民主专政262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66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68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71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74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74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内容和原则277
第四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81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81
二、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进程285
第十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8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89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89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294
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党在新时期的战略方针29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内容30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303
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305
三、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311
第三节 精神文明要重在建设316
一、重在建设,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316
二、重在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317
三、重在建设,要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318
四、重在建设,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320
五、重在建设,贵在坚持,讲求实效321
第十一章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323
第一节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323
一、港、澳、台问题的由来323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325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方针政策329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333
一、香港和澳门胜利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333
二、坚持“一国两制”,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337
第三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340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理论意义340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实践意义343
第十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347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347
一、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347
二、当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351
三、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354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57
一、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357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所有国家友好合作关系360
第三节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62
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362
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64
三、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367
四、中国处理国际事物的战略方针368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37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73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373
二、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76
三、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378
四、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81
五、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383
第二节 推进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388
一、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88
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提出和基本内容389
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392
四、坚持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395
五、坚持“三个代表”,搞好“三讲”教育397
第三节 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400
一、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400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的保卫者和重要的建设力量404
第四节 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405
一、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其重要性405
二、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407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08
第五节 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409
一、统一战线仍然是新时期党的一个重要法宝409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任务和特点411
三、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412
四、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414
后记417
热门推荐
- 2058882.html
- 1003422.html
- 2734574.html
- 3877938.html
- 1581998.html
- 114323.html
- 3798616.html
- 1665427.html
- 778183.html
- 425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5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0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5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7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4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4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9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7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2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