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英语 中英双语法律文书制作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法律英语 中英双语法律文书制作 第2版
  • (美)陶博著;龚柏华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9186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法律文书-写作-中国;英语-法律文书-写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英语 中英双语法律文书制作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律语言1

第一节 法律语言之含义1

第二节 法律语言的主要特征2

一、经常使用常用词汇的不常用的含义3

二、经常使用曾经常用但现在已很少使用的古代英语和中世纪英语的词汇5

三、经常使用拉丁语单词和短语8

四、使用一般词汇表中不会有的古法语及法律法语中的词汇11

五、专门术语的使用13

六、“行话”的使用14

七、经常使用官样文章用语18

八、刻意使用具有可变通含义的词汇和短语19

九、力求表述准确21

十、冗长性、保守性和精确性22

第三节 小结32

第二章 法律起草的风格34

第一节 法律起草概述34

一、学习法律起草的意义34

二、成文法的读者及其对法律起草风格的影响35

三、造成法律起草困难的因素37

第二节 法律起草的历史沿革38

一、第一个阶段是在15世纪之前38

二、第二个阶段是从15世纪到19世纪39

三、第三个阶段开始于19世纪的中叶39

第三节 法律起草的风格40

一、确定性(Certainty)40

二、明确性(Clarity)41

三、复杂性(Complexity)42

四、全面性(Comprehensiveness)43

五、一致性(Consistency)44

六、精确性(Precisior)44

七、简洁性(Simplicity)45

八、普通含义(Ordinary Meaning)46

九、模糊性(Vagteness)46

十、细节 描述(Detail)47

第四节 两大法系的法律起草49

第五节 法律起草与合同起草的比较50

第三章 法律起草的结构52

第一节 法律起草的三大部分52

一、法律基本结构条款部分52

二、定义条款(Definitions)部分(详见第三节)56

三、限制性条款(Provisos)部分56

第二节 法律起草三大部分形成的原因56

一、历史原因56

二、语法原因57

三、语言学原因57

四、法律效力原因60

第三节 定义条款部分62

一、概述62

二、约定定义(StipulativeDefinition)63

第四节 法律和合同结构的比较65

一、导言部分65

二、协议程式(Agreement Formula)部分65

三、施为性作用66

四、定义部分66

五、限制性条款(Provisos)67

第四章 法律解释中的推定68

第一节 法律解释中的推定68

一、法律解释中推定的含义68

二、法律解释中推定的作用70

第二节 法律解释中的语言推定70

一、一致性表达推定(Presumption of Consistent Expression)70

二、避免赘言推定(Presumption against Tautology)72

三、整体理解推定(Presumption That a Statute Must Be Read as a Whole)72

四、联想理解推定(Presumption of Recognition by Associated Words)73

五、类别推定(Class Presumption)73

六、否定含义推定(Presumption of Negative Implication)74

七、特别条款优于一般条款推定(Presumption That Specific Words Prevail over General Words)75

八、修饰最后先行词推定(Presumption of Last Antecedent Modification)76

九、对应词语推定(Presumption of Rendering Each to Each)76

第三节 法律推定77

一、后法优于前法推定(Presumption That a Later Law Prevails over an Earlier Law)77

二、根据其他法律解释推定(Presumption of Interpretation in Light of Other Acts)78

三、对起草者不利解释推定(Presumption of Interpretation against the Drafter)78

第四节 语言推定和法律推定的普遍性79

一、推定不限于现代79

二、推定不限于英美法80

三、推定是否也适用于中国的法律文件81

第五节 语言推定在翻译中的适用82

一、一致性表达推定(Presumption of Consistent Expression)82

二、避免赘言推定(Presumption against Tautology)82

三、整体理解推定(Presumption That a Statute Must Be Read as a Whole)82

四、联想理解推定(Presumption of Recognition by Associated Words)83

五、类别推定(Class Presumption)83

六、否定含义推定(Presumption of Negative Implication)83

七、特别条款优于一般条款推定(Presumption That Specific Words Prevail over General Words)83

八、修饰最后先行词推定(Presumption of Last Antecedent Modification)83

九、对应词语推定(Presumption of Rendering Each to Each)84

十、手写条款修改印刷条款推定(Presumption That Handwritten Terms Modify Printed Terms)84

第六节 法律或合同的分析程序及对翻译的意义84

一、法律或合同的分析程序84

二、法律或合同的分析程序对翻译的意义85

第五章 法律文书中的情态动词87

第一节 情态动词“Shall”的用法87

一、“Shall”在非法律文件中的用法87

二、“Shall”在立法起草中的使用91

三、“Shall”在具体法律中用法实例95

四、在立法起草中“Shall”可能引起歧义的用法99

五、小结101

第二节 “May”的使用102

一、“May”的三种含义和歧义102

二、在普通法国家“May”可以被法庭作为“Shall”来解释103

三、判断“May”所要表达的意思104

第三节 “May not”和“Shall not”的含义和使用104

一、情态动词的否定形式104

二、情态动词用作施加禁止时的歧义106

第四节 不同法律文书中情态动词的使用107

一、合同中情态动词的使用与法律中情态动词使用的比较107

二、其他法律文书中情态动词的使用109

第五节 使用情态动词的一些建议和小结111

一、一些建议111

二、结论113

第六章 法律文书中关于“数”的表述及其翻译116

第一节 法律文书中关于“数”的表述116

一、法律文书中名词的单数和复数116

二、法律解释中的单数和复数118

三、中英文互译中的单数和复数120

四、中译英涉及的数字翻译的例子123

第二节 法律文书中“等”的表述和翻译124

一、中英文中“等”字使用的一般原则124

二、中译英时翻译“等”的实例125

第三节 法律文书中“倍数”的表述和翻译126

一、英文中“Times”的用法和评论126

二、中文法律文书中倍数的表述127

第四节 有关数字的其他表述问题129

一、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表述较大数字的区别129

二、用在数字后面的字母可能代表不同的含义129

三、中译英歧义实例129

第七章 法律文书中的时间表述131

第一节 法律文书中时间段的表述131

一、关于“Day”一词的用法131

二、关于“Week”一词的用法132

三、关于“Month”一词的用法133

四、关于“Year”一词的表述134

第二节 法律文书中与时间有关的英语介词的用法135

一、“After”的用法136

二、“Before”的用法136

三、“Between”的用法136

四、“By”的用法136

五、“From”的用法137

六、“On”的用法138

七、“To”的用法138

八、“Until”的用法139

九、“Within”的用法139

第三节 法律文书中关于计算时间段落的规则140

一、普通法关于计算时间的规则140

二、关于计算时段的法律规则142

第四节 法律文书中“As Of”的表述和翻译144

一、法律文书中“As Of”的用法144

二、“As Of”的中文翻译问题144

第五节 避免歧义的一些建议和小结146

一、关于用英语起草与时间有关的表述方式的建议146

二、几点结论149

第六节 法律文书中时间表达歧义的实例150

一、美国最高法院的案例(U.S.诉Locke)150

二、一些实务例子158

第八章 中文法律文书中时间的表述和翻译161

第一节 中文法律文书中与表示时间有关的词语161

一、以上、以下161

二、自166

三、至167

四、前、以前、之前168

五、后、以后、之后170

六、内、以内171

第二节 中文法律文书中计算时间的方法172

一、民法条文172

二、学者的论述174

三、特别的计算方法175

第三节 难以确定的与时间有关的英语介词与对应的中文词语的比较176

一、表格176

二、说明177

第四节 美国和中国法律计算期间的比较177

一、表格177

二、说明182

第五节 与时间有关的表述的起草和翻译问题184

一、处理与时间有关的表述的差异时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184

二、对应翻译建议185

第六节 关于“月(Moith)”和“周末(Weekerd)”这两个词188

一、月(Month)188

二、周末(Weekend)188

第七节 结论189

第九章 中英文法律文书中对时间和数目表达的歧义191

第一节 英语中表达时间词语引起的歧义191

一、某些表达时间词语引起的歧义191

二、“And”、“Or”和“Both”与数字连用时引起的歧义195

第二节 对表达时间和数目词语的翻译196

一、法律法规中表达时间和数目词语翻译的实例196

二、法律实务中对表达时间和数目词语的翻译200

第三节 计算时间和数目词语引起的歧义203

一、合同中计算时间词语引起的歧义203

二、法律法规中对表达时间和数目词语的翻译引起的歧义206

第四节 小结207

第十章 法律文书中的连接词208

第一节 连接词“And”和“Or”的用法和引起的歧义208

一、概述208

二、在法律文件中,“And”和“Or”的词义和引起的歧义210

第二节 法律和合同中“And”和“Or”的词义和引起的歧义212

一、概述212

二、“And”的词义和引起歧义的例子213

三、“Or”的词义和引起歧义的例子218

四、用在分段落列举里的“And”和“Or”221

五、运用语义和语法规则解决“And”与“Or”引起的歧义224

第三节 “And/Or”的用法和歧义225

一、反对使用“And/Or”的评论225

二、赞成使用“And/Or”的评论230

三、对Frederick Bowers观点的评论232

第四节 关于“And”和“Or”用法的初步结论和起草建议232

一、关于“And”和“Or”用法的初步结论232

二、对“And”与“Or”的用法建议235

三、德·摩根规则239

四、使用表示“同义的”“Or”时标点符号的用法239

五、“And/Or”的用法240

六、形成段落的列表242

第十一章 中文法律文书中表示连接与转折意思的连词244

第一节 中文法律文书中表示连接和转折连词的用法244

一、中文表示连接意思的连词“和”及表示转折意思的连词“或”的基本含义244

二、有关中文连接和转折意思表达方式的表格和说明245

三、表示中文并列连词的潜在歧义以及它们功能上的对应语的图表254

四、中文并列连词的用法以及其功能对应语257

第二节 连接符号、连接词的用法和例句259

一、顿号的用法和例句259

二、逗号的用法和例句262

三、“和”的用法和例句262

四、“及”的用法和例句263

五、“以及”的用法和例句263

六、“并”的用法和例句264

七、“或”、“或者”的用法和例句264

八、小结265

第三节 其他几个歧义问题265

一、也能用作介词的连词的歧义265

二、中文里的“和/或”265

三、否定和连词(德·摩根规则)266

四、连词和顿号267

五、中文不同层次使用不同连词267

第四节 中文和英文表示连接和转折的比较267

一、比较中文和英文表示连接和转折意思的表格268

二、使用“And”(“和”)与“Or”(“或”)时词义上歧义的例子269

第五节 无伴随顿号和无伴随逗号的用法270

一、无伴随顿号的用法和翻译270

二、无伴随逗号的用法277

第六节 中文连接或转折连词用法的其他问题279

一、否定范围内的连接(德·摩根规则)279

二、中文表示连接时文体上的变换281

三、使用“并”的问题283

第七节 小结285

一、有关中文法律文书中连接连词和转折连词的几点说明285

二、关于中英文法律文书中连接连词和转折连词用法比较的几点结论286

第一版后记288

第二版补记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