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新闻传播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新闻传播学
  • 董天策,杜骏飞主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4730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新闻学:传播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新闻传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版修订说明1

导言1

一、网络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

二、网络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名称3

三、网络新闻传播学的学术定位5

第一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9

第一节 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9

一、计算机成为传播媒介的历史9

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11

三、互联网的功能及应用15

第二节 网络新闻传播的产生20

一、网络新闻的起源20

二、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21

三、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26

第三节 网络新闻传播的媒体形态29

一、上网媒体30

二、网上媒体34

三、网络媒体的新近发展38

第二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45

第一节 网络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形式特性45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内容:海量性、多样化46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形式:多媒体、超文本48

第二节 网络新闻传播的传、受主体特性51

一、网络新闻的传播主体:多元化51

二、网络新闻的接受主体:个人化、主动化55

第三节 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特性58

一、网络新闻的传、受速度:快捷性58

二、网络新闻的传、受关系:交互性60

三、网络新闻的传、受范围:全球化63

第四节 网络新闻传播在整个新闻事业中的定位64

一、辩证对待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与局限65

二、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网络新闻事业69

第三章 网络新闻价值的取向76

第一节 新闻的双重价值: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76

一、新闻在传播过程中的双重价值76

二、新闻价值的定义与要素78

三、宣传价值的定义与要素82

四、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关系86

第二节 新闻价值取向的多样性89

一、新闻价值本身的客观性89

二、新闻价值判断的相对性90

三、新闻价值取向的多样性94

第三节 网络新闻价值的取向98

一、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98

二、网络新闻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原因102

三、网络新闻价值新取向的作用与影响104

第四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准则110

第一节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110

一、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110

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网络传播中面临的挑战113

三、网络传播环境下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117

四、坚持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原则119

第二节 网络新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122

一、什么是新闻的客观性原则122

二、网络传播环境下凸显出来的新闻主观性或倾向性127

三、坚持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132

第三节 网络新闻的雅正性和煽情性136

一、网络传播环境下炽盛起来的煽情新闻136

二、网络新闻要倡导雅正性142

三、网络新闻应坚持雅正性,避免煽情化145

第五章 网络新闻采访150

第一节 利用网络进行新闻采访的依据150

一、网络是新闻采访的辅助通讯工具151

二、网络是获取新闻报道线索的一种途径152

三、网络是进行采访准备时不可或缺的帮手154

第二节 利用网络采集新闻信息的方式155

一、WWW浏览156

二、使用网络检索工具158

三、查阅网上数据库161

四、收发电子邮件162

五、使用网络寻呼机和网络视频166

六、利用网上论坛和聊天室168

七、加入邮件列表或新闻组170

第三节 对网上信息的搜寻和评估172

一、如何快速寻找有用的信息172

二、如何评估网上信息174

三、不能过于依赖网上的信息、资料177

第四节 网络媒体的新闻采访178

一、网络媒体的采访活动与网络记者178

二、网络记者采访的特殊性180

三、网络新闻采访存在的问题186

第六章 网络新闻写作189

第一节 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性189

一、网络新闻写作材料的价值多元化190

二、网络新闻写作形式的多媒体化192

三、网络新闻写作指向的模糊性199

四、网络新闻写作过程的互动性199

第二节 网络新闻写作的现状202

一、网络新闻写作还没有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203

二、网络新闻写作方式正在成长中204

第三节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的探索209

一、消息写作的可能210

二、深度报道方式的变革220

第七章 网络新闻编辑225

第一节 网络新闻编辑概说225

一、网络新闻编辑的定义225

二、网络新闻编辑的特性227

第二节 网络新闻编辑的职能231

一、强大的信息汇总职能231

二、艰难的传播把关职能233

三、更巧妙的舆论导向职能239

第三节 网络新闻编辑的原则244

一、整合性原则244

二、策划性原则248

三、美学性原则252

第八章 网络新闻专题258

第一节 网络新闻专题的形成与特性258

一、网络新闻专题的形成258

二、网络新闻专题的特性262

第二节 网络新闻专题的优势与作用268

一、网络新闻专题的优势268

二、网络新闻专题的作用272

第三节 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设计276

一、专题网页的内容策划276

二、新闻专题的网页设计282

第九章 网络新闻论坛287

第一节 网络新闻评论287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287

二、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288

三、网络新闻评论的形态289

第二节 网络媒体论坛290

一、网络媒体论坛的分类291

二、设立网络新闻论坛的意义298

三、网络新闻论坛的特性301

第三节 网络新闻论坛的策划与管理304

一、网络新闻论坛的策划304

二、网络新闻论坛言论的特点314

三、网络新闻论坛的管理318

四、版主的业务要求与职责321

第十章 网络与公民新闻326

第一节 公民新闻的产生与发展326

一、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326

二、公民新闻的具体形态328

三、公民新闻的发展进程332

四、公民新闻勃兴的原因338

五、公民新闻的特点340

第二节 博客与公民新闻343

一、博客的概念、分类与特征343

二、作为公民新闻的博客352

第三节 播客与公民新闻357

一、播客的概念、分类与特征358

二、播客与公民新闻363

第十一章 网络新闻工作者369

第一节 网络新闻工作者的内涵369

一、网络传播工作者370

二、网络新闻工作者371

第二节 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特征372

一、职能身份的多重性373

二、业务手段的多样性374

三、工作时间的自主性376

四、与受众关系的交互性377

第三节 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素质378

一、网络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378

二、网络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理论修养382

三、网络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养384

第四节 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387

一、新闻职业道德在网络传播中面临的冲击388

二、网络新闻道德观的特点390

三、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求391

附录 网络新闻传播法规394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394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39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40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408

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410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414

后记422

第三版后记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