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与发展 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温军著(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7727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族与发展 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民族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1
1.1 问题提出1
目录1
1.2 研究背景5
1.2.1 研究贡献6
图目录7
图1-1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现代化追赶的大系统背景7
1.2.2 地区差距8
1.2.3 民族经济10
1.3 分析方法12
1.3.1 研究方法12
1.3.2 数据来源13
1.3.3 技术路线14
图1-2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范围示意图14
图1-3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研究技术路线示意图15
1.4 理论框架16
1.4.1 关键问题16
1.4.2 理论框架16
图1-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研究分析理论框架17
1.4.3 特色创新18
参考文献19
第2章 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1
2.1 全球化机遇与挑战21
2.1.1 现代经济全球化22
图2-1 世界排名前5位跨国公司销售额与国家GDP总值比较23
表目录23
表2-1 世界排名前5位的跨国公司概况23
表2-2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比较24
图2-2 新的技术条件对空运、电话成本和计算机价格25
缩减指数的影响25
表2-3 空运、电话成本和计算机价格缩减指数25
2.1.2 经济挑战26
图2-3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第一产业比较优势系数变化趋势(1985—1999年)28
图2-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第二产业比较优势系数变化趋势(1985—1999年)28
图2-5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第三产业比较优势系数变化趋势(1985—1999年)29
表2-4 中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保证程度30
2.1.3 文化挑战32
表2-5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部分民族的社会发展指标比较34
2.2.1 正处于结构性变革的特殊时期36
2.2 中国的发展变革36
2.2.2 正处于政府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37
2.2.3 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40
2.3.1 历史机遇43
2.3 西部开发的机遇43
2.3.2 战略目标48
图2-6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现代化追赶战略目标逻辑关系示意图49
2.3.3 富民为本49
表2-6 中国不同地区的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无形资本收益比较50
参考文献51
2.4 小结51
第3章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特征55
3.1 自然特征55
3.1.1 自然环境56
表3-1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偏远程度(1999年)57
表3-2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相邻国家概况(1999年)58
表3-3 中国跨境少数民族人口规模比较59
表3-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貌类型分布比例60
表3-5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耕地资源、草场资源61
表3-6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耕地资源、草场资源禀赋比较61
图3-1 中国各省市区农牧结合资源综合比较优势度位次排序63
表3-7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气候、土地资源、水资源状况比较64
表3-8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部分省区农村贫困人口构成65
表3-9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贫困程度65
表3-10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生态脆弱程度比较66
3.1.2 生态特征66
表3-11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生态环境恢复时间比较67
表3-12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生态环境压力比较68
表3-13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较69
表3-1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耕地的坡度构成70
图3-2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贫困山区坡耕地开垦与水土流失模式示意图71
表3-15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土地退化程度72
图3-3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沙漠化程度73
表3-16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沙漠化程度73
表3-17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森林覆盖率比较74
表3-18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部分省份森林覆盖率变化75
表3-19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工业污染程度(1999年)76
表3-20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工业污染程度全国排序77
3.1.3 资源禀赋78
表3-21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比较78
表3-22 中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省区资源丰度比较80
图3-4 中国矿产资源与人均收入关系示意图(1999年)81
表3-23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状态类型比较(1999年)82
表3-2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产业的初级性特征(1999年)83
3.2 经济特征83
3.2.1 结构特征83
3.2.2 开放程度85
表3-25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均指标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比较(1999年)85
表3-26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全球化进程比较(1999年)86
表3-27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育程度(1999年)87
表3-28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比较(1999年)87
3.2.3 体制特征88
表3-29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市场化发育程度比较(1999年)89
图3-5 中国各省市区市场化发育程度位次排序(1999年)90
3.3.1 民族文化91
3.3 社会特征91
表3-30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基本区情(1999年)92
表3-31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规模与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比较(1999年)93
表3-32 中国少数民族集中与分散程度比较93
表3-33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口密度与民族构成94
表3-34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系类型96
表3-35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产业与行业优势98
况(1998年)101
表3-36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区流动情101
3.3.2 人力资源102
表3-37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原因102
表3-38 世界人均国民财富构成国际比较103
表3-39 改革开放20年以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自然变动情况103
表3-40 改革开放20年以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增长态势104
表3-42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及其人力资本存量(1999年)105
表3-41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性别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半文盲构成(1999年)105
表3-43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及其人力资本存量(1999年)106
表3-4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构成及其人力资本存量(1999年)107
表3-45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卫生发展状况(1999年)108
3.3.3 交通信息109
图3-6 世界上穷国和富国的知识发展差距结构示意图109
表3-46 知识发展水平主要衡量指标109
表3-47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知识发展水平比较(1998年)110
表3-49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信息获取能力(1999年)111
表3-48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科技创新能力(1999年)111
表3-50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1999年)112
3.4 小结114
参考文献115
第4章 传统的现代化追赶战略119
4.1 理论背景119
4.1.1 发展主义120
4.1.2 依赖理论121
4.1.3 扩散理论121
4.2 追赶效应122
4.2.1 速度效应123
表4-1 改革开放20年以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均GDP增长趋势123
4.2.2 结构效应124
表4-2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工业化结构变动125
4.2.3 社会效应125
表4-3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社会发展指标变化126
4.3.1 战略特征127
4.3 追赶战略127
结构特征(1997年)129
表4-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呈典型的资源型工业129
图4-1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程度比较130
(1980-1999年)130
表4-5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变化趋势130
4.3.2 形成原因131
表4-6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传统现代化追赶战略主要特征132
表4-7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业发展政策134
表4-8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工业发展政策135
表4-9 少数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企业政策135
表4-10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产业发展政策稳定连贯性程度136
4.3.3 影响后果136
竞争力(刘楷2000)137
图4-2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产业发展水平与工业137
表4-11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对中央财政的依赖程度138
表4-12 “九五”时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支柱产业选择方案比较139
表4-13 “九五”时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战略要素考虑程度141
表4-14 “九五”时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战略要素重视程度比较142
4.4 小结143
参考文献143
5.1 全球新的综合发展观147
第5章 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147
5.1.2 新的发展理论148
5.1.1 全新的发展观148
5.1.3 发挥后发优势150
5.2 不平衡性的一种新解释151
5.2.1 经济发展差距152
表5-1 中国各省市区人均GDP世界排序(1999年)153
表5-2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人均GDP变化趋势比较155
表5-3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GDP年平均增长速度156
图5-1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GDP年平均增长速度变化趋势(1952…1999年)157
表5-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变化158
表5-5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化158
表5-6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城乡人均收入之比变化159
表5-7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水平(1998年)160
5.2.2 人类发展差距160
表5-8 中国与世界主要发展指标差异性比较161
表5-9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人类发展水平比较(1997年)161
表5-10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人类发展水平变化趋势163
5.2.3 社会发展差距163
表5-11 社会发育程度主要衡量指标164
表5-12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社会发育程度比较(1999年)165
表5-13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社会发育程度变化166
表5-1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发展指标差异性比较166
图5-2 青海与上海人类发展差距比较示意图168
表5-15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发展指标差异性比较(1990年)169
表5-16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发展指标差异性比较(1995年)170
表5-17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发展指标差异性比较(1999年)171
表5-18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现代化追赶路径变化趋势172
表5-19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现代化追赶路径类型比较173
5.3.1 渐进发展175
5.3 消除不平衡性的战略选择175
图5-3 影响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要素的作用关系示意图176
5.3.2 发展重点178
表5-20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影响程度179
表5-21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结构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影响程度180
图5-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然环境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影响程度排序180
图5-5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结构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影响程度排序(1999年)181
表5-22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社会效应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影响程度182
图5-6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影响程度排序(1999年)183
5.3.3 政策响应183
表5-23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稳定连贯性程度比较184
表5-2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就业资本系数比较(1998年)187
5.4 小结192
参考文献192
附录A 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197
历史过程197
附录B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评估(1949—2001年)211
附录表213
附表1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财政优惠政策213
附表2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税收优惠政策214
附表3 少数民族人口、教育、就业照顾政策218
附表4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业发展政策221
附表5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工业发展政策224
附表6 少数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企业政策227
附表7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扶贫开发政策228
附表8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放联合政策233
小康社会243
附录C 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何全面建设243
附图2 中国人均GDP的区域内部之间差距变化趋势249
附图1 中国人均GDP的省际差距(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249
附录图249
(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249
附图3 中国人均GDP的区域之间差距变化趋势250
(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250
附表9 中国各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变化趋势250
附表10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类发展水平的世界位次变化(1995—1999年)251
附表11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类发展水平比较(1999年)252
附表12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001年)254
附表13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001年)255
附表14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基本生活保障线以下城镇贫困人口规模(1998年)257
附表15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部分省市区农村贫困发生率258
附表16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健康风险指数(1999年)259
附表17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卫生服务可及性指数(1999年)260
附录D 中国民族工作领导干部如何看待入世问题267
附表18 被调查干部认为入世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将面临的机遇重要性排序269
附表19 被调查干部认为入世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将面临的挑战重要性排序271
附表20 被调查干部认为制约民族工作政府部门应对入世管理水平提高因素的重要性排序273
附表21 被调查干部认为民族工作政府部门在民族事务管理中应用的主要手段重要性排序275
附表22 被调查干部认为今后10年民族工作政府部门治理能力有待提高领域的重要性排序276
附表23 被调查干部认为今后10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思路调整方向的重要性排序277
附表24 被调查干部认为入世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优先解决的主要问题重要性排序278
附表25 被调查干部认为今后10年民族工作政府部门期望中央给予支持的方面重要性排序278
附表26 被调查干部认为今后10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优先重点投资领域的重要性排序279
附表27 被调查干部认为今后10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资源开发优先重点投资领域的重要性排序280
附表28 被调查干部认为今后10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城乡基础设施优先重点投资领域的重要性排序281
附表29 被调查干部认为今后10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着重调整经济政策的重要性排序282
附表30 被调查干部认为今后10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着重调整社会政策的重要性排序282
附表31 被调查干部认为今后10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着重调整治理政策的重要性排序283
后记285
热门推荐
- 1377952.html
- 3398352.html
- 2053643.html
- 1270625.html
- 689900.html
- 1053850.html
- 1892374.html
- 2911676.html
- 2240624.html
- 3288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4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1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2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6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6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9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2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6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