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业互动研究 以徽州出版与徽商为中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秦宗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习出版社
- ISBN:978751470536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文化传播-关系-商业经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明清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业互动研究 以徽州出版与徽商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人的文化自觉:徽州出版属性与徽商特色的视角11
一、徽商好儒与出版传播特征的契合关系12
(一)徽商好儒与出版传播属性的内在契合12
(二)徽商因“儒”而热衷刻书业文化13
(三)徽商因“利”而从事图书贸易15
二、徽州出版对徽商的影响17
(一)徽州出版的发展扩大了徽商经营范围17
(二)徽州出版对徽商好儒的促进作用19
(三)商业书对徽商商业教育的重要意义20
(四)家族谱牒巩固并强化了徽商的宗族关系21
(五)徽州出版对徽商资本积累的影响22
三、文化传播与商人的文化自觉23
(一)儒学传播与徽商文化信仰24
(二)儒学传播与徽商对商人地位的认知26
(三)徽商对文化与经济互动的清晰认识27
(四)儒商营造出的良好社会风尚和后代教育导向27
(五)徽商的重儒好学与经营谋略29
第二章 明清商业发展与媒介创新:徽商与徽州出版媒介创新的视角31
一、明清徽州出版媒介创新31
(一)内容(选题)的创新31
(二)出版技术的创新39
(三)装帧版式的创新43
(四)出版发行的创新48
二、徽州出版创新与徽商经济的关系51
(一)徽商为徽州出版创新创造了条件51
(二)徽商藏书著述推动了出版创新54
(三)徽商经营文化有助于徽州出版创新56
(四)徽商带动了徽州出版的外向发展58
三、文化媒介与商业经济的互动60
(一)经济繁荣是文化创新的基础60
(二)文化媒介对经济发展的推动61
(三)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的相互转化62
(四)市场赋予了文化创新的活力62
第三章 明清文化传播主体与商业发展(上):徽州官刻、家刻、刻工与徽商的视角64
一、明清徽州官刻与徽商的互动64
(一)明清徽州官刻发展概况65
(二)徽商支持徽州官刻68
(三)襄助官刻对徽商发展的影响71
二、明清徽商与徽州家刻73
(一)明清徽州家刻发展概况73
(二)徽商促进了家刻的繁荣105
(三)家刻对徽商发展的影响112
三、明清徽商与徽州刻工119
(一)徽州刻工的发展概况119
(二)徽商与徽州刻工发展的关系126
四、文化传播(非商业性)主体与商业的互动132
(一)非商业性传播主体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道德的引导与规范132
(二)商业浪潮对(非商业性)传播主体的冲击135
第四章 明清文化传播主体与商业发展(下):徽州坊刻、书贾及其商业活动的视角139
一、明清文化的商业化传播140
(一)明清商业出版之流变:以坊刻为中心140
(二)坊刻的市场宣传:徽州坊刻图书广告及其特色145
(三)明清徽州书坊的版权保护问题:反盗版与盗版152
二、徽商与徽州坊刻的互动158
(一)以徽商为中心的读者群体159
(二)徽商的图书需求对徽州坊刻的推动166
(三)坊刻是徽商从业的重要部分167
三、徽州本土坊刻与外埠徽人坊刻169
(一)明清徽州本土坊刻概况169
(二)明清外埠徽州坊刻概况176
(三)两种坊刻的内在关系178
四、徽州坊刻的图书生产状况180
(一)徽州坊刻的生产流程180
(二)徽州坊刻的人员结构185
(三)徽州坊刻的图书质量186
五、明清图书市场与徽州坊刻187
(一)明清国内图书市场的概况189
(二)徽州与各地图书市场的关系197
(三)徽州坊刻的特色与经验199
六、徽州书贾的市场购销203
(一)徽州书贾的市场类型203
(二)徽州书贾的市场活动204
第五章 明清商业与文化传播、嬗变、重构:徽商、徽刻与其他区域刻书互动的视角207
一、文化与商业联动:徽州坊刻与其他地区坊刻互动的视角207
(一)外埠徽州坊刻的推动作用207
(二)徽州坊刻与其他地域坊刻刻风的融合208
(三)徽州坊刻与其他地区坊刻在竞争、融合中提升209
二、嬗变与重构:以徽商、徽刻在江南刻书市场的联动为视角210
(一)明清江南地区是徽人活跃之地210
(二)徽商、徽刻与江南刻书的联动213
三、商业文化传播:徽州商业书的出版分析221
(一)明清徽州商业书的出版221
(二)徽州商业书的选题类型及传播主客体223
(三)徽州商业书的出版目的及出版形式225
(四)徽州商业书的主要内容225
(五)徽州商业书的编写体例227
(六)徽州商业书的出版价值228
第六章 清末传统媒介的困境与商人的文化迷失:徽州出版业衰落与徽商颓败的视角230
一、清后期徽商颓败略述230
二、徽州出版业衰落的表现232
(一)传统徽刻不能适应近代出版印刷业发展的要求233
(二)徽州官刻的式微234
(三)徽州家刻、坊刻的蜕变235
三、徽州出版的衰落与徽商的关系241
(一)相关徽商行业的败落造成了出版发展的困境241
(二)徽商衰落使徽州出版失去了有力的经济支撑242
(三)失去徽商的支撑,徽州刻工也难以为继244
四、传统儒学发展观的落伍、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徽商的文化迷失245
(一)传统儒学发展观的落伍与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245
(二)徽商的文化迷失246
第七章 商人的文化传播:徽商刻书个案研究248
一、吴勉学刻书活动及其特色248
(一)吴勉学的刻书活动248
(二)吴勉学的刻书特色251
二、张潮刻书活动及其特色254
(一)张潮的刻书活动255
(二)张潮的刻书特色255
三、“扬州二马”刻书活动及其特色259
(一)“扬州二马”的藏书与刻书259
(二)“扬州二马”的刻书特色261
四、李宗煝刻书活动及其特色266
(一)李宗煝的刻书活动266
(二)李宗煝的刻书特色268
结语271
图表索引276
主要参考文献278
索引287
后记290
热门推荐
- 3603968.html
- 148347.html
- 2861147.html
- 2140287.html
- 2450570.html
- 3563900.html
- 296250.html
- 1902100.html
- 493755.html
- 8267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4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3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3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8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8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48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5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