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强国的精神基础 社会经济文化漫谈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强国的精神基础 社会经济文化漫谈录
  • 夏小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ISBN:978753264110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强国的精神基础 社会经济文化漫谈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经济、金融问答录3

经济、金融问答录3

(一)立场、观点、方法与独立思考能力3

(二)货币:金融的基本问题7

(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逻辑14

(四)国内生产总值与“全球化”34

(五)汇率、结构调整和改革44

人民币不应当升值,而应当贬值77

(一)美国诉求“不合常理”77

(二)升值反推高国内物价78

(三)抑制高新技术产业培育79

(四)热钱流入增大调控压力80

(五)小心“中等收入国家陷阱”81

推动转型必须将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前提83

(一)转型期经济增长放缓,会激化社会矛盾83

(二)化解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不能仅靠“治标”,更要“治本”84

(三)深层次改革:减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国有经济86

第二篇 中西文化比较录93

“尚文”、“尚武”与“国家现代化”93

(一)“尚武”与“尚文”文化的不同历史轨迹94

(二)“尚武”与“尚文”的不同文化基因97

(三)“尚武”与“尚文”的不同文化传统对“国家现代化”的影响98

中国体制文化的若干历史特点与“国家现代化”104

(一)中国的士大夫文化104

(二)中国的太监文化109

(三)区别于西方贵族政治文化的“平民政治文化”111

(四)中国体制文化特点对“国家现代化”的影响118

“世界观”与“方法论”:“国家现代化”的哲学根源122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哲学基础123

(二)中西方文化不同哲学基础的社会历史影响126

(三)解析:文明的殊途同归129

国家体制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33

(一)两个例子反映的“国情”差异133

(二)什么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34

(三)中国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典型资本主义社会的差异138

文化的碰撞:若干见微知著的对话142

(一)关于“欧元”的对话142

(二)关于“9.11事件”的对话143

(三)关于“文明”的对话143

(四)关于“文化”的对话144

(五)关于“中国经济”的对话145

第三篇 政治理论随想录149

政治从业者的分类——“科学人才观”之一说149

(一)政治从业者的定义149

(二)政治从业者的等级分类法150

(三)政治从业者的“德才”分类法150

(四)政治从业者的品性分类法151

(五)政治从业者的“科学”分类法152

(六)“科学分类”的“重要意义”154

政党三要素156

(一)政党的实质156

(二)政党三要素157

(三)明确政党三要素的现实意义160

国家意识形态:强国的精神基础163

(一)国家意识形态:不战而胜的力量163

(二)“软实力”比较:经济力量、体制、战略、经验和技巧168

(三)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建立国家意识形态基础175

“新保守主义”宣言186

(一)政治倾向划分的标准186

(二)构建包含不同思想政治倾向的多元制衡机制,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189

(三)新保守主义宣言191

第四篇 国际关系漫谈录199

从日本对二战的历史态度上我们可以反思些什么?199

美国:请不要威胁中国205

大国的全球战略207

(一)美国对后冷战时代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解读208

(二)后冷战时代美国的全球战略轨迹211

(三)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和中国的全球战略214

日本的“正常国家”之路218

第五篇 金融改革建言录225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改革反思225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的问题226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228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在新一轮改革中重塑科学、现代的经营管理模式229

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需要加强市场体系的规范化建设234

(一)我国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34

(二)解决我国市场体系建设中的认识问题,有力推动市场体系的规范化建设241

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外资应当慎行244

(一)我国的商业银行是否已经差到无法自救,必须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使之加快“与国际接轨”,才能解决自身金融基础的稳定问题?245

(二)通过“引资”是否有助于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248

(三)我国的商业银行全面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250

经济发展转型及其法制保障之我见254

(一)关于立法保障的认识254

(二)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思路,是立法保障的基础256

(三)关于创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几点思考256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几项原则259

(一)2008年金融危机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教训259

(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须明确的几项原则260

六十年的变迁——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262

(一)什么是商业银行262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沿革263

(三)中国商业银行的特点265

经济结构调整必须解决中国的金融畸形膨胀问题272

(一)中国金融业畸形膨胀的表现、原因及后果273

(二)解决金融畸形膨胀的改革路径276

(三)商业银行的改革,应将鼓励银行家办银行作为重点277

解决中国股市的根本性缺陷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281

后记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