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五编 第7册 王夫之、李光地对朱子易学的继承、批判与发展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五编 第7册 王夫之、李光地对朱子易学的继承、批判与发展 上
  • 林庆彰主编;高志成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254036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五编 第7册 王夫之、李光地对朱子易学的继承、批判与发展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1

第二节 研究方法12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论述步骤18

第二章 政治环境与学术思潮及其对学者解《易》的具体影响23

第一节 政治环境——从时代压力到个人的忧患意识24

一、朱子的焦虑与忧患来自两宋的积弱不振26

二、王夫之的焦虑与忧患来自明清政权鼎替32

三、李光地的焦虑与忧患来自汉臣入阁清政37

第二节 学术思潮——从普遍学风到个人观点的建立41

一、朱子对宋代学风的继承与开新42

二、王夫之对时代学风的反省与批判46

三、李光地对时代学风的批判与认同54

第三节 政治环境对治《易》者的具体影响61

第四节 学术思潮对治《易》者的具体影响72

第五节 借「卜筮」决事之例证解析78

第三章 《易》本卜筮之书85

第一节 朱子「《易》本卜筮之书」说之阐述86

一、朱子前的《易》与卜筮之观念及其运用情形86

二、论朱子「《易》本卜筮之书」说具有丰富蕴涵100

三、朱子从《易》之「经、传分编」证「《易》本卜筮之书」124

四、朱子「《易》本卜筮之书」以补《程传》不足处133

第二节 王夫之「占筮」说与其对朱子的批判138

一、原理:占学一理、借鬼谋以成人谋140

二、根据:四圣同揆、彖爻一致144

三、王夫之对朱子「卜筮」说的批判148

四、论王夫之误解朱子「《易》本卜筮之书」说150

第三节 李光地对朱子「《易》本卜筮之书」说的翼护与误解155

一、李光地对朱子「卜筮」说的翼护158

二、论李光地误解朱子「《易》本卜筮之书」说163

第四章 卦变说171

第一节 朱子「卦变」说及其学术用心174

一、现象分析174

二、朱子对各家「卦变」说之批评179

三、朱子与虞翻「卦变」说之比较182

四、论朱子「卦变」说之建构途径195

五、论朱子「卦变」说是《易》学体系之新建构205

第二节 王夫之「卦变」说及其学术用心208

一、现象分析208

二、王夫之「卦变」说之理论根据209

三、王夫之与朱子「卦变」说之比较213

四、论王夫之「卦变」说在证《易》道「神妙莫测」218

第三节 李光地〈卦变辨〉及其对朱子的批判220

一、现象分析220

二、李光地对朱子「卦变」说的批判224

三、论李光地〈卦变辨〉仅是结构变化游戏228

下册231

第五章 从「太极」到〈序卦〉231

第一节 从「太极」到〈序卦〉论「理一分殊」233

第二节 〈序卦〉研究简史241

第三节 朱子论〈序卦〉采邵雍「加一倍法」245

第四节 王夫之论〈序卦〉采「同时共生法」251

第五节 李光地论〈序卦〉有继承与创新朱子之说259

第六章 〈大象传〉265

第一节 三家论〈大象传〉之作者与卦象结构268

一、朱子以为「圣人」所作而其结构是散漫的268

二、王夫之以为孔子所作纯为《易》之义理但别具一格271

三、李光地以为孔子所作且在积极阐释伏羲之《易》义276

第二节 朱子与王夫之注解内容比较278

一、朱子〈大象传〉义理说多继承《程传》278

二、朱子、王夫之对「情、欲」观点之比较279

第三节 李光地对朱子观点之继承与创新289

一、继承:取〈系辞〉、〈彖〉与〈大象〉义理互证289

二、创新一以「君王尊严」为重的注解内容290

三、创新二:以「西学」角度注解293

四、创新三:取「象」角度与朱子不同294

五、创新四:取「义」蕴涵与朱子不同299

第七章 《易》学史观303

第一节 朱子的《易》学史观305

一、伏羲到孔子是「四圣一心」然制作用意不同305

二、从《经》、〈传〉分编说伏羲《易》与孔子《易》309

三、从伏羲《易》到邵雍《易》用以建构「象数」系统311

四、从孔子《易》到程颐《易》用以建构「义理」系统316

五、朱子与汉魏「象数」观之比较319

六、从汉至唐之《易》学史观324

第二节 王夫之的《易》学史观327

一、四圣同揆、彖爻一致327

二、两宋《易》学史观329

三、汉魏《易》学史观333

第三节 李光地的《易》学史观335

一、对朱子「四圣一心」说的延续与阐扬335

二、元明《易》学史观339

第八章 解《易》方法347

第一节 朱子解《易》方法及其特点351

一、延续《程传》四例352

二、延续王弼《易》例354

三、延续汉魏之荀、虞《易》象例356

四、朱子解《易》之其他特点361

第二节 王夫之解《易》方法及其特点368

一、彖爻一致说369

二、相孚说371

三、中四爻为体说372

四、卦主372

五、卦变说375

第三节 李光地解《易》方法及其特点375

一、新《易》例之阐扬376

二、再论「时」、「位」378

三、论「卦主」有「成卦之主」与「主卦之主」380

四、初上无位381

五、引西学以说《易》383

六、以传解经385

七、善用「小学」训诂解《易》386

第九章 史事《易》学389

第一节 史事《易》学之流派及其主张简述391

第二节 朱子史事《易》学之观点与应用394

第三节 王夫之史事《易》学之观点与应用——以《周易内传》为例404

一、尧舜仁政标准406

二、君臣相知标准408

三、领导者自我判断标准411

四、嘲讽清朝提供未来希望417

五、论王夫之史事《易》学之价值419

第四节 李光地史事《易》学之观点与应用423

第十章 结论437

参考书目4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