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期经济学论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文晓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08270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104页
- 文件大小:1MB
- 文件页数:1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预期经济学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丰富的经济实践要求充实经济理论1
第一章 导论:实践呼唤社会主义预期经济理论体系1
第二节 预期研究事关重大3
一、通货膨胀心理预期——加剧3
二、通货膨胀心理预期——抑制3
三、通货膨胀心理预期——危机4
四、通货膨胀心理预期——曲扭5
五、通货膨胀心理预期——转移6
一、预期现象并非国民个人或局部现象7
第三节 应运而生:社会主义预期经济学7
二、预期现象关系国民经济8
三、预期现象既受又不受行政干预9
第二章 要论: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10
第一节 稳定金融、稳定经济的前提10
一、直接危及金融的预期领地10
二、关系稳定金融、稳定经济11
第二节 有计划、按比例的需要13
一、不该冷落的有计划、按比例13
二、实现有计划、按比例的需要14
第三节 调节供需关系的基础15
一、“短缺经济”时期的威胁性15
二、“消费萎缩”时的必要性16
第四节 逆反效应的反思17
第三章 主论:界定、性质、分类、特点、规律19
第一节 概念的规定性19
一、界定19
二、诠释和规定性19
二、阶级性20
一、科学性20
第二节 根本属性20
三、实践性21
四、灵活性21
五、原则性22
第三节 分类22
一、理论研究方向22
二、学科理论内容22
六、包容23
五、社会大层面角度23
四、从实践上看23
三、参学学科23
第四节 特点24
一、预质:盲目性、自发性、冲动性、破坏性、自践性24
二、预向:互感预期、同向预期、非理性预期、理性预期25
三、预征:自我、崇物、唯利、逆反26
第五节 规律27
第四章 内论:社会、阶级、传统、机制、理论根源28
第一节 社会根源28
一、初级阶段中的前期“过渡阶段”28
二、“插入”的阶段带来预向趋同29
三、“惊险一跳”的头脚失重30
第二节 阶级根源30
一、千年“小生产”汪洋大海的沉积30
二、劣根、“舶来”、变种31
第三节 传统根源32
一、“喜藏不喜花”根深蒂固32
第四节 机制根源33
二、“爹有娘有不如怀揣自有”33
第五节 理论根源35
第五章 深论:预期理论体系的联系及内涵36
第一节 人的本质的反映之一36
一、预期主体——人36
二、人——生产关系的总和37
三、人的本质反映现象之一——预期38
四、生存意识显相38
五、先进生产关系之一40
一、对价值法则应重新认识41
第二节 价值法则制约预期规律41
二、预期规律受制于价值规律42
三、围绕预期现象的价值法则与计划调节43
第三节 经济状况起决定作用43
一、也是存在决定意识43
二、本质联系44
三、经济状况是联系媒介45
第四节 通货膨胀和预期46
一、价格、通货膨胀、利率46
二、预期假说47
三、作用49
第六章 广论:预期的多极与渗透50
第一节 战争动因(海湾战争)50
一、外汇市场动荡,美元汇价下跌50
二、股市涨势骤停,狂泻四起51
三、黄金市波动,金价爬升52
第二节 政治风云效应(苏联事变)52
二、有传言“1992年工资上调,全面涨价”54
一、原苏联红旗落地,引起某些人错误联想、臆想54
三、人们实际感觉公布的物价指数与实际相差甚远55
第三节 其他引起预期剧变的动因55
一、“灾荒”等55
二、渗透性、感应性、连带性、融汇性55
第七章 旁论:开阔视野、明晰思路的他山之石56
第一节 国外预期研究56
第二节 珍重边缘学科的58
一、融汇心理学机理,贯通经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市场心理学、储蓄心理学59
二、认识经济学规律,吸收价格学、利息学、模糊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营养61
三、把握行为科学关键,领悟行为经济学、行为管理学、经济政策学、决策学真谛63
第一节 有关储蓄的辩证认识65
一、蓄积资金多并非坏事65
第八章 策论:当务之急的决策选择65
二、银行信贷实力增强66
三、市场需要分流部分储蓄66
四、取决于反映经济状况估价的心理预期判断67
一、调整机制68
二、着力解决生产、流通不畅68
第二节 先从大环境上解决问题68
第三节 果断、科学、适宜调控71
一、适当调整存贷款利率71
二、继续抑制通货膨胀72
三、实行正确的投资信贷政策73
第九章 储论:银行储蓄工作的新内容74
第一节 时代要求实现转变74
一、明确新的基点74
二、储蓄理论的更新和充实75
一、储蓄宣传的新角度76
第二节 奋力进行开创性尝试76
三、开拓新领域76
二、争创服务新水平77
三、创造性地办好新业务79
第三节 与社会经济衔接79
一、与控制物价衔接79
二、与控制消费基金盲目增长衔接80
三、与深入抑制通货膨胀衔接80
四、与市场衔接80
第十章 股论:预期与“股票热”81
第二节 经济、金融改革的深化82
第一节 预期转移82
一、股票不是洪水猛兽83
二、股票投资——重大转换的先兆83
第三节 预期同步转向股票的弊端83
一、削弱银行资金实力85
二、弱化调控力量85
三、引发通货膨胀再起可能性增大85
第四节 储蓄工作的战略换位86
三、储蓄工作重点转移到引导工资转存87
一、引导认识储蓄仍是稳定、增值、没有风险、安全可靠的积累形式87
二、把活期蓄储摆到突出的位置上来87
四、大力开办代收代付业务88
第十一章 余论:预期经济学产生是历史必然89
第一节 不是人为建立的89
一、“第三次浪潮”蕴育89
二、理论空缺的渴求90
第二节 是经济现实决定的91
一、广度宽91
三、文化飞跃、质变的结晶91
二、触及深92
三、难度大93
第三节 符合学科建立条件93
一、自成体系93
二、选型规范94
三、机制更替中介清楚94
外一章 预期与电子货币96
后记103
热门推荐
- 212337.html
- 1138349.html
- 2844042.html
- 3766224.html
- 2431260.html
- 450396.html
- 1339256.html
- 2495442.html
- 2006680.html
- 2015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56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4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3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3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77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3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4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0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1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