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跨世纪批判 全息经济学大纲 卷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占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41875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学:跨世纪批判 全息经济学大纲 卷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经济学向二十一世纪说些什么1
一、世纪末“看不见的手”已把人类推向危险的边缘2
盛世危言:并非小题大作2
“看不见的手”已点燃了瞬间爆炸的导火线4
“看不见的手”已挖掘了人类自作自受的陷阱6
现代经济的三大灾难7
二、计划失败与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暴力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传统8
世界版图的划分说明了什么8
热战过去了,冷战结束了,现在的问题是什么10
暴力配置资源的传统方式发展到了极限11
三、经济学:走出世纪末12
世纪批判:艰难的历程12
“世界困局”与经济学的主题13
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变革14
跨世纪的沉思:经济学的使命15
经济学的希望:从人类遗传基因“DNA”到经济基因“三元组”(TVA)17
四、跨过经济学的迷雾和误区18
人类对市场经济的选择18
经济学迷雾:市场经济的神奇20
经济学误区:计划经济的理想22
五、“混合经济”与“全息经济”24
“混合经济”的理论拼盘:传统经济学最后一顿晚餐24
“全息经济”同“混合经济”的本质区别26
六、世纪批判:八论纵横29
经济统一场论:巨人肩膀上的呼喊29
经济全息论:一种新的统一观31
资源配置三重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2
广义市场经济论:市场主体之谜33
数字化市场经济体系论:经济基因“三元组”(TVA)的总体规定35
虚实经济论:传统经济学难圆的一半36
黑白经济论:传统经济学的盲点38
创造经济论:马克思《资本论》的本质缺陷39
第二章 追寻感觉:经济统一场论45
一、经济学“壮丽的感觉”在哪里45
经济学应当有自己的“感觉”45
实物资源的研究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础框架46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呼唤47
二、自然场与经济规律统一场48
自然场同经济运动的沟通48
思维革命:信息、能量和物质统一为场49
证伪经济学:自然场论同经济场的统一50
经济统一场是自然场的高层次展现50
三、经济统一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51
未来学“大冲击”与经济学反思51
虚实经济全球化:经济学的眼光52
各国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中满足53
各国资源的高度分化占有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冲突和矛盾55
各国家民族的实物资源的分化占有与虚物资源的世界共享56
第三章 统一之路:经济全息论62
一、经济学的两难选择与全息62
艰苦的两难选择62
什么是“全息”:自然统一场与全息62
经济全息是经济运行最本质的要求63
信息的全息重演64
信息的全息共振64
信息本质上是全息的64
二、全息:是信息的本质属性64
信息的全息进化65
信息的全息波动66
三、经济全息:对整体观的认识67
对整体之谜的再认识67
整体性悖论之一67
整体性悖论之二68
四、经济全息何以不全69
本质全息与信息不完全69
信息不完全的两种状态70
经济本质全息与经济范畴全息70
经济运动整识之路71
经济本质全息就能预测71
五、经济运动能否全息整识和预测71
预测与预测信息73
全息因果律与预测73
第四章 研究对象:资源配置三重论75
一、经济学的基本矛盾和基本问题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75
应当重新审视经济学的基本矛盾和问题75
传统经济学的基本论点76
传统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缺陷77
二、经济学基本矛盾和问题的全息回答78
经济学基本矛盾的本质的全息内涵78
实物资源与虚物资源79
资源的“稀缺”(scarcity)与“不稀缺”80
人和社会“选择”的余地有多大81
暴力配置资源:间接暴力与暴力传统83
三、全息经济学研究对象:世界资源的三重配置83
明确研究对象:经济学跨越世纪的一步83
货币配置资源:实物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84
信息配置资源:虚物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85
定义86
第五章 谁是主体:广义市场经济论88
一、狭义市场经济论:传统经济理论的框架88
狭义市场经济的一般含义88
商品市场不等于市场经济88
劳动力个体进入市场89
货币使市场经济联成一体89
二、广义市场论之一:政府与市场主体90
政府到底是在市场主体之内还是之外90
政府在市场经济主体中的三种作用91
经济学史上的难解之谜92
三、新综合:经济理论的目标和争论94
争论各方都把整体发展寄托于政府94
狭义市场论主要特征和困境96
四、广义市场经济论之二:虚实物市场的统一97
实物经济与虚构经济统一为广义的市场经济97
经济整体发展的要求在虚物经济市场中实现98
虚物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全方位的间接宏观调控98
五、政府从实物市场经济主体中退出:企业家的发展和消费者主权的确定99
政府从实物经济市场主体中退出,有利于企业家主体的形成和发展99
市场中最艰难的交易:企业家与政府101
政府从实物市场经济中退出,有利于消费者主权的确定和维护102
六、政府退向何处:虚物市场经济的二元化进程103
经济权力归市场,政治权力归国家103
政府从实物市场经济中退出,有利于法制经济的建立和完善103
强化虚物市场的信息作用104
规范和完善虚物经济市场104
政治权力归国家:法制经济的建立105
七、政府从市场主体中退出,暴力从经济运动中退出:世界将会发生惊人的制度创新106
同暴力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传统决裂可能吗106
政府和经济:高耗能、低效率的政府已不适应低耗能、高效率的信息经济时代政府和经济长期并存,政治经济一体化,其后果和危险显而易见107
信息社会的政府与经济并存的模式,应当是“球场模式”108
暴力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传统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体系110
21世纪:将出现全球范围的制度创新的浪潮信息技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着世界113
第六章 经济基因:数字化市场经济体系论114
一、数字化市场经济体系的总体规定与经济基因“三元组”(TVA)114
经济共同体与数字化市场体系的总体规定114
经济基因“三元组”(TVA)的总体规定性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115
数字化市场经济体系的总体规定性116
二、数字化市场经济体系:市场参数体系与变数体系118
市场经济的参数体系118
市场经济的变数体系120
三、数字化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划分和原则121
质量变数与数量变数121
参数求全,变数求动122
数字化市场体系与经济学范畴体系123
第七章 重塑世界:虚实经济论125
一、世界变了:虚物经济已脱胎于世独立运行125
是否存在虚物经济领域125
虚实经济构成世界经济的基元126
二、虚物经济的信息规定127
信息规定的经济内容:信息同实物和货币的相互作用128
信息规定的范围:虚物经济的上限和下界128
信息规定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市场体系129
三、虚物经济的货币规定130
虚物经济的货币形态与实物经济货币的联系和区别130
虚物经济的货币怎样从实物经济中分离出来130
虚物经济的货币运行与实物经济的货币运行的区别133
四、世纪之谜:通货膨胀机理简释135
货币的分布概率:通货存量与流量的区域划分135
货币的分段流程:通货的流速与加速的运行阶段136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几种通胀的简释137
第八章 重审人间:黑白经济论139
一、黑色经济:传统经济学的盲点139
难以回避的黑色经济139
黑色经济的几种界定140
黑色经济研究中的局限142
黑白经济的内涵143
黑色经济定义144
二、战争经济:走不出的黑色轨道145
战争经济是宏观黑色经济的首害145
战争经济只能把人类引向毁灭146
三、权力腐败:各国政府的黑色通病146
腐败正在破坏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146
危害各国经济发展的赘瘤147
中国的腐败与反腐败148
四、地球失衡:黑色经济的撞击155
生态危机:遍及全球155
资源浪费:祸及后代155
人类高耗能无效率的经济占了多少156
五、宏观与微观的黑色经济合力危害地球156
政府的盲点:以黑制黑,黑更黑157
六、黑白经济相互转化的历史道路157
黑色经济中的自由经济运行157
黑色经济中的创造经济157
反黑的世界性整体行动157
第九章 重建体系:创造经济论159
一、人类,呼唤一次伟大的更替:创造经济主导着现代化159
创造经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159
创造性劳动:历史的命题161
创造经济论研究的作用162
创造经济论的界定164
经济学原动力之谜166
常识之谜的诱惑:劳动的本质167
二、劳动的本质:创造性劳动与常规性劳动的划分与统一167
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模糊不清的亚当·斯密理论168
《资本论》的遗憾:残缺不全的马克思学说169
巨视难以深刻:隔岸观测的凯恩斯学派171
难以确定的“边际效用学派”172
独具慧眼的熊彼德学说173
垂钓与撒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本质界定173
三、创造性劳动是人类进步的真正动力174
劳动本质的二重性构成174
被咬死的猴子与布鲁诺的鲜血175
风暴,给人类带来一个新的黎明177
四、现代经济发展的深层震荡178
创造经济的普遍化与主导化178
创造经济决定着生产率的提高179
创造经济的整体性发展179
创造经济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180
创造经济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规模181
创造经济促进了虚实经济的结合181
五、创造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质的规定作用182
创造经济是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的统一182
创造经济上升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首位183
创造经济是劳动时间和耗费的节省183
创造经济规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最优比例和生产组织的最佳结构184
创造经济的市场调节功能186
创造经济决定了人和机器的关系186
六、创造性劳动价值:创造财富的体系187
创造性劳动价值的定义与内涵187
创造性劳动价值的系统结构187
创造性劳动价值的实现189
科学技术的常规性劳动价值与创造性劳动价值的划分190
七、创造性劳动价值与“按能分配”193
分配问题:体制的痛苦点、社会的焦虑点193
“按能分配”原则的“能”的概念界定与含义194
传统经济学分配理论上的两大缺陷196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不是一个完整、彻底的分配原则199
创造性劳动价值规定了“按能分配”原则的确定202
历史的逻辑的结论:按劳分配、按能分配和按需分配203
八、效率与公平的两难之谜205
悬而未决的世界性难题205
创造经济决定着效率的提高205
“按能分配”原则决定着公平分配的实现206
“按能分配”原则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207
后记:沉重的选择209
热门推荐
- 1629927.html
- 420737.html
- 2802201.html
- 3180847.html
- 2099733.html
- 878095.html
- 3844843.html
- 3316569.html
- 3745110.html
- 2866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7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5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7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6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8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03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1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5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0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