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向阳,谈宏华,巨修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1861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1
目录1
1.2 数字语音多媒体“三网合一”2
1.2.1 “三网合一”的技术基础3
1.2.2 企业数据网与电话网的融合5
1.3 无线网络6
1.4 下一代Internet技术(NGN)简介9
1.5.2 硬件架构10
1.5.3 软件架构10
1.5 网络架构10
1.5.1 网络通信架构概述10
小结11
习题111
第2章 网络通信基础12
2.1 网络拓扑结构12
2.2 数据通信基础13
2.2.1 数据通信模型13
2.2.2 数据编码15
2.2.3 数据传输方式18
2.2.4 多路复用技术22
2.2.5 数据交换技术30
2.2.6 传输媒体33
2.3 OSI模型体系结构33
2.3.1 网络基础协议模型33
2.3.2 网络协议概述33
2.3.3 OSI参考模型34
2.4.1 TCP/IP的起源和发展41
2.4.2 TCP/IP的网络体系结构41
2.3.4 OSI协议标准利弊分析41
2.4 TCP/IP参考模型及协议族41
2.4.3 TCP/IP的功能描述42
2.4.4 TCP/IP利弊分析56
2.5 其他常用网络协议56
小结58
习题258
3.1 IEEE 802概述60
第3章 IEEE 802标准系列60
3.2 IEEE 802.3协议61
3.2.1 CSMA/CD媒体访问控制61
3.2.2 IEEE 802.3媒体访问控制协议64
3.2.3 IEEE 802.3ae标准与10G以太网67
3.3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69
3.3.1 IEEE 802.11协议栈标准70
3.3.2 IEEE 802.11物理层71
3.3.3 IEEE 802.11 MAC子层协议72
3.3.4 IEEE 802.11帧结构75
3.3.5 IEEE 802.11服务76
3.4 无线个域网标准IEEE 802.1577
3.4.1 蓝牙技术与IEEE 802.15.1标准77
3.4.2 IEEE 802.15.3标准高速个域网81
3.4.3 IEEE 802.15.3a标准88
3.4.4 IEEE 802.15.4标准97
3.5 IEEE 802.16无线城域网标准100
习题3108
小结108
3.6 IEEE 802.20无线广域网标准108
第4章 数据通信网技术110
4.1 X.25分组交换数据网110
4.1.1 X.25概述110
4.1.2 X.25协议的分层111
4.1.3 X.25协议的功能111
4.2.1 DDN的定义112
4.2.2 DDN的特点112
4.2 数字数据网(DDN)112
4.2.3 DDN结点类型113
4.2.4 DDN的网络结构113
4.2.5 各级DDN网络之间的接口115
4.2.6 DDN网络的互联115
4.3 ISDN技术116
4.3.1 ISDN的含义116
4.3.2 ISDN的基本特点116
4.4.1 技术背景118
4.3.3 ISDN的发展方向——宽带ISDN118
4.4 帧中继118
4.4.2 帧中继的定义119
4.4.3 帧中继网络的组成119
4.4.4 帧中继的适用场合120
4.4.5 帧中继的帧格式120
4.4.6 帧中继数据传输协议121
4.4.7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121
4.4.8 阻(拥)塞控制122
4.5.1 ATM概述123
4.5 ATM技术123
4.5.2 ATM参考模型125
4.5.3 ATM物理层126
4.5.4 ATM层130
4.5.5 ATM适配层134
4.5.6 ATM高层135
4.5.7 ATM网络结构和接口136
4.6 卫星通信138
4.5.8 在ATM网络上支持IP138
4.7 光网络技术144
4.8 xDSL技术简介149
小结152
习题4152
第5章 网络交换技术154
5.1 网络交换技术概述154
5.2 交换机的功能及分类156
5.2.1 交换机的功能156
5.2.2 交换机的分类156
5.3 以太网交换机158
5.3.1 以太网交换机的结构158
5.3.2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160
5.3.3 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交换方式163
5.3.4 以太网交换机的性能参数165
5.4 交换机的选择165
5.5.1 交换机之间的连接166
5.5.2 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166
5.5 交换机的连接166
5.6 交换机技术发展展望167
5.6.1 多层交换167
5.6.2 光交换170
5.6.3 ATM与IP结合171
5.6.4 MPLS交换技术171
5.6.5 高速以太网交换机174
5.7 虚拟局域网175
5.7.1 VLAN概述175
5.7.2 VLAN的优点177
5.7.3 VLAN的技术标准178
5.7.4 VLAN的类型181
5.7.5 VLAN的划分实现方式182
5.7.6 VLAN之间的通信187
5.7.7 VLAN的规划设计187
5.7.8 VLAN的应用及发展趋势188
小结190
习题5190
6.1 路由器概述192
第6章 网络路由器技术192
6.1.1 路由器的功能特点193
6.1.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193
6.2 路由表195
6.3 路由算法和路由协议197
6.3.1 路由算法197
6.3.2 内部路由选择协议202
6.3.3 外部路由选择协议207
6.3.4 组播与IGMP协议211
6.4 路由器类型213
6.4.1 路由器模块化214
6.4.2 单协议路由器214
6.4.3 多协议路由器215
6.5 路由器发展趋势217
6.5.1 速度更快217
6.5.2 服务质量更高224
6.5.3 管理智能化232
习题6233
小结233
第7章 网络服务器及网络存储技术235
7.1 网络服务器235
7.1.1 网络服务器的分类235
7.1.2 影响服务器性能的因素236
7.1.3 服务器系统中的主要技术239
7.2 RAID技术基础248
7.2.1 RAID概述248
7.2.2 RAID级别249
7.2.3 如何确定RAID级别249
7.3 RAID技术选择解决方案251
7.4 网络存储254
7.4.1 网络存储概述254
7.4.2 中小型网络数据存储技术的选择261
7.4.3 NAS的解决方案263
7.4.4 SAN网络存储备份系统方案263
7.4.5 SAN网络教育行业光纤存储解决方案267
小结269
习题7270
第8章 网络系统软件及网络开发技术271
8.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271
8.1.1 定义271
8.1.2 网络操作系统特性272
8.1.3 网络操作系统结构272
8.1.4 网络操作系统功能272
8.1.5 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272
8.2.1 网络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81
8.2 网络数据库281
8.2.2 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选型282
8.2.3 网络数据库产品283
8.3 网络开发技术285
8.3.1 网络编程接口285
8.3.2 Web网站的规划设计287
小结296
习题8296
9.1 网络管理技术概述298
第9章 网络管理系统298
9.2 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300
9.3 网络管理结构模型301
9.3.1 网络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301
9.3.2 网络管理信息模型303
9.4 网络管理协议304
9.4.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304
9.4.2 公共管理协议(CMIP)307
9.4.3 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309
9.4.4 下一代网络管理发展趋势312
9.4.5 主动网络314
9.5 网络管理系统平台316
9.5.1 网络管理系统的分类316
9.5.2 主流网络管理系统平台及特点316
9.5.3 网络管理系统的规划317
小结318
习题9318
10.1 网络安全威胁319
第10章 网络安全319
10.2 网络安全技术分类321
10.3 数据加密技术323
10.3.1 传统加密算法324
10.3.2 对称密钥加密算法324
10.3.3 公开密钥加密算法325
10.3.4 信息摘要算法327
10.4 身份验证技术327
10.4.1 身份认证327
10.4.2 哈希函数329
10.5 防火墙技术330
10.5.1 防火墙技术发展330
10.5.2 防火墙的技术种类331
10.5.3 防火墙的结构333
10.5.4 防火墙的产品分类及选型335
10.5.5 防火墙的局限性及其新发展338
10.6 跟踪审计技术340
10.6.1 入侵检测340
10.6.2 入侵检测系统及实例341
10.6.3 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IPS)346
10.7 网络隔离技术347
10.7.1 网络隔离技术的概念347
10.7.2 网络隔离技术的现状348
10.8 生物免疫系统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349
10.9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350
10.9.1 风险评估对象350
10.9.2 风险评估方法350
10.10.1 信息网络安全结构标准化趋势351
10.9.3 安全性评估标准351
10.10 网络安全技术新趋势351
10.10.2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综合化趋势352
10.10.3 网络安全技术的自我完善趋势352
小结353
习题10353
第11章 网络多媒体技术355
11.1 多媒体系统概述355
11.2.2 电信网上的视频会议系统357
11.2 传统网络多媒体系统及应用357
11.2.1 PSTN可视电话系统357
11.2.3 远程监控系统358
11.2.4 远程医疗系统359
11.3 宽带多媒体系统361
11.3.1 视频点播(VOD)361
11.3.2 数字视频广播(DVB)364
11.3.3 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366
11.3.4 远程教学系统366
11.4.1 什么是VoIP368
11.3.5 宽带监控系统368
11.4 IP网络电话系统(VoIP)368
11.4.2 VoIP的工作过程369
11.4.3 VoIP的相关协议369
11.4.4 H.323与可选择的软交换体系结构SIP376
11.4.5 软交换体系结构简介378
11.5.3 NGN的结构379
11.5.2 NGN的功能379
11.5.1 什么是NGN379
11.5 下一代网络(NGN)379
11.5.4 NGN组网结构及采用的主要协议380
小结381
习题11382
第12章 新一代Internet标准IPv6383
12.1 IPv6取代IPv4的必然性383
12.2 IPv6的发展状况385
12.3 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386
12.4 IPv6报文结构387
12.5 ICMPv6391
12.5.1 ICMPv6基本概念391
12.5.2 ICMPv6差错报文392
12.5.3 ICMPv6信息报文393
12.5.4 ICMPv6的应用393
12.6 IPv6地址396
12.6.1 IPv6地址表示方法396
12.6.2 IPv6地址分类397
12.6.3 IPv6地址分配情况401
12.6.4 IPv6地址配置技术402
12.7 IPv6数据通信的实现406
12.8 Linux下的IPv6防火墙408
12.9 IPv6应用开发411
小结414
习题12414
第13章 网络及计算新技术416
13.1 网格技术简介416
13.2.2 网格体系结构演变419
13.2 网格体系结构419
13.2.1 网格体系结构的概念419
13.2.3 网格应用420
13.2.4 网格系统软件开发422
13.3 对等计算428
小结431
习题13431
参考文献433
热门推荐
- 1301638.html
- 307518.html
- 1178516.html
- 3655225.html
- 3254824.html
- 403783.html
- 1388180.html
- 1178434.html
- 331515.html
- 1123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1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9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2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8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9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69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0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0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3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