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 孙亚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973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专业协作-农业合作组织-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戴思锐1

导言1

一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4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6

四 研究方法10

五 可能的建树和创新11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15

第一节 基本范畴界定15

一 制度的涵义、构成15

二 制度、制度安排、制度环境19

三 组织与制度20

四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23

五 合作、合作社与合作经济组织24

六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28

七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

八 合作经济制度31

第二节 关于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31

一 西方合作经济组织的思想流派与评述31

二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经济组织理论36

三 新古典经济学的合作经济组织理论37

二 交易费用理论38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合作经济组织理论38

第三节 其他理论借鉴38

三 产权理论49

四 产业组织理论51

五 公共物品理论56

六 公共选择理论59

第二章 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规定及评析61

第一节 合作经济组织的价值观和基本原则61

一 合作经济组织的宗旨和目标61

二 合作经济组织的价值观62

三 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及其演变64

一 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69

第二节 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及适应性69

二 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缺陷及适应性72

三 合作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区别75

第三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发展与国际经验83

第一节 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83

一 历史渊源及国际合作经济运动的发展83

二 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发展的原因85

三 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一般条件87

第二节 市场经济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特点和趋势90

一 市场经济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类型90

二 战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共同特点和趋势93

第三节 市场经济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98

一 推动了农业商品经济的顺利发展99

二 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100

三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一体化102

四 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104

第四节 市场经济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共同经验和启示106

一 市场经济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共同经验106

二 市场经济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111

第四章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创新115

第一节 解放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发展与原因分析115

一 理论宣传和民间社会团体的参与116

二 国民党政府的倡导、推动117

三 经济原因118

一 农业合作化时期(1952~1957年)119

第二节 新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演变119

二 人民公社时期(1958~1982年)124

三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时期(1983年以来)128

第三节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状况与问题分析130

一 社区合作经济组织131

二 农村供销合作社139

三 农村信用合作社144

四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7

五 结论和启示151

第四节 关于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创新的探讨153

一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总体思路评析153

二 对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新的思考和探讨156

第五章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发展及意义作用161

第一节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161

一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161

二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166

三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特点169

第二节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类型、特征和制度优势174

一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174

二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特征176

三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优势177

第三节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义作用179

一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实意义179

二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评价185

第六章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189

第一节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189

一 专业协会190

二 行业协会191

三 专业合作社194

四 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195

第二节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评析196

一 专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带动型196

二 龙头企业带动型198

三 农技服务部门带动型205

四 政府推动扶持型208

一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来源209

第三节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及运行机制209

二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机制212

三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机构和决策机制213

四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方式215

五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连接机制216

第七章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案例研究219

第一节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研究219

一 海门市京海肉鸡专业生产合作社219

二 常州市立华养鸡专业合作社225

三 东台市富安镇蚕农合作社229

四 盐城市黄尖良种棉合作社233

五 句容市春城镇丁庄葡萄合作社239

第二节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协会案例研究245

一 高邮市龙虬镇罗氏沼虾协会245

二 高邮市天山镇生猪协会249

三 东台市西瓜产销协会252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257

第八章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问题和制约因素261

第一节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经验261

一 立足优势,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261

二 政府支持和引导是发展的重要条件262

三 热心为农民服务的带头人是发展的关键265

一 对农户的覆盖率低,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266

第二节 江苏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66

二 规模小,经济实力薄弱,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267

三 组织发育还处在较低层次,对农户的辐射带动力较弱268

四 运行机制不健全,发展运行很不规范269

五 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271

第三节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71

一 农业商品化、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制约272

二 思想认识模糊273

三 法律地位不明确276

四 外部环境不完善277

五 农村非正式规则的约束279

七 农民自身因素的限制280

六 具有合作精神的企业家人才高度稀缺280

第九章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283

第一节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基本理论283

一 关于制度变迁的动因、条件与影响因素283

二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主体、层次和一般过程286

三 制度变迁的模式288

四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291

五 小结与借鉴292

第二节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收益分析293

一 有利于降低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294

二 有利于农户获得规模经营带来的利润299

三 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各种农业经营风险302

第三节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成本及影响因素分析303

一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成本分析304

二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革成本分析306

三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运行成本分析308

四 成本对于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约束311

五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成本的化解312

第十章 我国农民合作需求与意愿的实证调查分析315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农民合作需求与意愿的调查分析316

一 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及满足状况316

二 农户对现有各类组织资源的功能评价和依赖程度319

三 农户对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知程度和需求程度322

四 农户参加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心态与影响因素324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结论和政策启示326

第十一章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原则和对策329

第一节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挑战329

一 农业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329

二 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与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331

三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337

第二节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原则、目标模式和步骤339

一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339

二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目标模式和步骤341

第三节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原则与创新344

一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原则344

三 股份合作制是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方向346

二 积极探索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新机制346

第四节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方向与对策347

一 积极开展各项经营和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348

二 多种途径解决资金困难,为经营活动提供资金支撑351

三 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353

四 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对社(会)员的凝聚力358

五 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提高社会经济影响力360

第十二章 政府推动与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363

第一节 政府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363

一 西方合作经济组织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演变363

二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基本模式365

三 西方国家政府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作用366

四 关于政府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关系的讨论370

五 政府推动与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373

第二节 政府推动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和建议375

一 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培育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75

二 加快合作经济组织立法378

三 落实完善各项扶持政策381

四 改造和利用供销合作社385

五 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388

六 鼓励和支持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392

七 加强宣传教育和典型示范397

八 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399

主要参考文献405

后记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