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国“双赤字”与世界经济失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美国“双赤字”与世界经济失衡
  • 陈继勇,刘威,胡艺等著;陈继勇丛书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0000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经济-研究-美国;世界经济-经济失衡-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国“双赤字”与世界经济失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研究意义1

二、文献述评3

三、研究方法、总体思路与研究内容16

四、主要创新点18

第二章 美国“双赤字”的形成机理及其相关关系19

第一节 美国“双赤字”的历史渊源及其影响19

一、美国“双赤字”的表现及其形成过程20

二、美国“双赤字”的基本特征24

三、美国“双赤字”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8

第二节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与财政赤字的形成原因32

一、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形成原因32

二、美国财政赤字的形成原因39

第三节 美国“双赤字”的“孪生性”分析41

一、美国“双赤字”内在关系的理论分析41

二、美国“双赤字”的传导机制及其相互影响49

第三章 世界经济失衡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53

第一节 世界经济失衡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背景53

一、世界经济失衡的理论渊源53

二、世界经济史中的历次失衡62

第二节 世界经济失衡的内涵、机理与主要特征64

一、世界经济失衡的内涵64

二、美国“双赤字”与世界经济失衡的内在循环机制70

三、21世纪初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特征74

第三节 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77

一、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储蓄与投资差异77

二、产业转移78

三、汇率政策80

四、贸易保护主义81

五、国际经济调节不到位82

第四节 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影响84

一、世界经济失衡与国际贸易84

二、世界经济失衡与国际金融85

三、世界经济失衡与国际经济格局87

第四章 世界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及其风险度量89

第一节 世界经济失衡持续存在的理论分析89

一、世界经济失衡持续发展的主要表现89

二、储备需求理论与世界经济失衡可持续性92

三、经常账户跨期优化理论与世界经济失衡可持续性96

四、“暗物质”假说与世界经济失衡可持续性107

第二节 影响世界经济失衡持续发展的现实因素110

一、美国因素110

二、东亚因素120

第三节 世界经济失衡的风险度量124

一、引言124

二、基本模型125

三、经济失衡的主要影响因素与风险度量129

四、主要结论132

第五章 世界经济失衡中的利益分配及其调整路径135

第一节 世界经济失衡中的利益分配格局135

一、世界经济失衡与全球产品内分工135

二、世界经济失衡中的贸易利益分配137

三、世界经济失衡中的投资利益分配142

四、世界经济失衡中的金融利益分配145

五、对世界经济失衡中利益分配实质的再认识147

第二节 世界经济失衡的调整路径148

一、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定义及其识别148

二、世界经济失衡调整路径的理论分析150

三、世界经济失衡调整路径的经验分析153

第六章 世界经济失衡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及其对策161

第一节 世界经济失衡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161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161

二、中国经济失衡日益明显166

第二节 世界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171

一、世界经济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171

二、世界经济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174

第三节 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对策177

一、积极构建包容性经济增长方式177

二、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179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183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86

五、进一步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188

六、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国际合作193

参考文献196

后记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