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范畴与模糊语义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范畴与模糊语义研究
  • 陈维振,吴世雄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4388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语义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范畴与模糊语义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范畴研究的历史及其在模糊语义研究上的应用1

1.1 范畴和category的词源比较研究1

1.2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范畴观5

1.3西方古代哲学史上范畴理论的发展8

1.4西方范畴理论在当代的发展——维特根斯坦对语义范畴“家族相似性”的揭示18

1.5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24

1.6模糊集合论的提出及其在语义范畴分析上的运用33

1.7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以及我们对有关问题的反思40

第2篇 范畴和模糊语义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43

2.1语义模糊与人类的类属划分43

2.1.1模糊性是语义范畴的基本特征之一43

2.1.2语义模糊与人类的类属划分44

2.1.3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与语义模糊性51

2.2原型范畴理论和语义分析54

2.2.1语义范畴的原型性54

2.2.2多义词语义结构的原型分析56

2.2.3从语义范畴的认知特点看语义的模糊、含混与歧义的区别64

2.3模糊语义范畴的原型分析66

2.3.1语义范畴的原型结构和模糊性66

2.3.2 颜色词原型语义范畴分析中的模糊集运算67

2.3.3讨论75

2.4原型范畴理论在词典定义上的应用77

2.4.1词典的定义77

2.4.2词典定义的要求77

2.4.3语义模糊与词典定义78

2.5从认知角度研究模糊语义的重要意义82

2.5.1模糊语言的应用价值82

2.5.2从认知角度研究模糊语义是可行的、必要的84

2.5.3从认知角度研究模糊语义的意义86

第3篇 范畴和模糊语义研究:从哲学和逻辑学的角度看91

3.1对范畴本质问题的认识:现象学的观点91

3.1.1 引言91

3.1.2范畴的本质问题92

3.1.3范畴的意义问题116

3.2对范畴本质问题的认识:非现象学的观点122

3.2.1 引言122

3.2.2解释范畴所涉及的基本问题123

3.2.3传统客观主义对范畴本质的解释124

3.2.4对传统客观主义解释的批评126

3.2.5 “经验实在主义”对范畴本质的解释131

3.3有关范畴本质和模糊语义问题的认识:现象学的观点135

3.3.1 回顾:先前的研究及其问题135

3.3.2模糊语义的根源:从范畴的本质说起139

3.4模糊语义的传统逻辑及其问题153

3.4.1 引言153

3.4.2模糊语义的特点157

3.4.3传统逻辑的知识论观点及Keefe的批判159

3.4.4对知识论观点的补充批判165

3.4.5结语169

3.5有关模糊语义的多值逻辑及其问题170

3.5.1 引言170

3.5.2三值逻辑问题172

3.5.3无穷多值逻辑问题176

3.5.4结语190

附录一 笔者有关范畴和模糊语言研究的其他论文193

Ⅰ.中国模糊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前瞻193

Ⅱ.对伍铁平模糊语言学研究方法的认识208

Ⅲ.A Preliminary Approach to Semantic Fuzziness in Definition219

Ⅳ.Semantic Fuzziness and Human Categorization234

Ⅴ.Fuzzy Linguistic Research in China246

Ⅵ.有关fuzzy和prototype的概念及其汉语译名的研究258

Ⅶ.原型范畴理论及其他认知心理学原理对汉字教学的启迪269

Ⅷ.“外来概念词”和“外来影响词”的范畴分析278

附录二 与本项课题有关的综述、评论、报道289

Ⅰ.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89

Ⅱ.1995年以来我国外语界理论语言学研究“热点”综论301

Ⅲ.近年来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概述311

Ⅳ.评《波兹南语言学和东方学研究》(第三辑)及其对中国语言学刊物的启迪323

Ⅴ.介绍波兰出版的《波兹南语言学和东方学研究》论文专号329

参考文献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