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脑力劳动方式管理与信息时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脑力劳动方式管理与信息时代
  • 李立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4834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脑力劳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脑力劳动方式管理与信息时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问题篇3

一 信息时代的新挑战3

(一)信息时代的突出问题是什么?3

(二)快速发展和压力负担的矛盾4

(三)无限趋势和有限资源的矛盾5

(四)脑力劳动方式7

二 出发点、中心和关键环节13

(一)讨论的出发点13

(二)讨论的中心14

(三)讨论的关键环节15

三 相对变化、参照标准和剪刀差17

(一)相对变化17

(二)参照标准19

(三)剪刀差24

四 典型例子26

实用篇31

一 典型例子和劳动方式31

(一)计算器方式33

(二)电子表方式36

(三)数据库·电子表方式41

(四)综合观察49

二 最佳状态的相对变化52

(一)什么是最佳状态?52

(二)最佳状态的五个转变55

(三)最佳状态的十个好处58

三 最不理想状态的相对变化64

(一)什么是最不理想状态?64

(二)最不理想状态的五个不变65

(三)最不理想状态的十个损失66

四 相对最佳状态和中间状态70

(一)相对最佳状态70

(二)中间状态73

五 怎样赢得新挑战?75

(一)把握最重要的动力75

(二)提升最关键的能力78

(三)抓住最急迫的事情82

(四)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84

(五)把握最重要的资源——时间89

(六)抓住自动化原则不放90

(七)实事求是的原则93

六 关于计算机的几个问题95

(一)计算机的精神是什么?96

(二)计算机里面运行的是什么?97

(三)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应用98

(四)尝到甜头很重要100

(五)学习与实践100

(六)具备一些开发能力是必要的104

(七)专业开发与非专业开发105

(八)知识能力的有用期109

(九)数据处理软件工具的问题111

高级篇123

一 劳动的问题123

(一)劳动载体和计算机123

(二)劳动性和反劳动性128

(三)劳动的互为代价性132

(四)劳动的不可替代性136

(五)劳动的重心规律139

(六)必要劳动和超额劳动的规律142

(七)可用部分和不可用部分144

二 脑力劳动方式管理的问题147

(一)信息时代的两个矛盾147

(二)计算机是脑力劳动的“转换器”153

(三)计算机是脑力劳动的“发动机”155

(四)大脑思维模式和计算机思维模式157

(五)脑力劳动方式的类型159

(六)全面认识脑力劳动方式169

(七)能力和作用175

(八)把握脑力劳动方式的要点178

(九)需求、能力和应用197

(十)必要部分、有关部分和无关部分201

(十一)思路指导技术204

(十二)时间、速度和成功206

三 相对变化的问题210

(一)相对变化的方向210

(二)相对变化的效果211

(三)最佳状态的相对变化213

(四)工作因素的相对变化220

(五)超越生理机能的限制226

(六)有限资源和劳动成本230

(七)相对比率和参照比率234

(八)相对优势和相对代价236

(九)主业的相对变化238

(十)狠抓主要矛盾246

(十一)相对变化的平均值249

(十二)直接变化和间接变化252

(十三)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253

四 共性劳动和个性劳动的问题256

(一)共性劳动和个性劳动256

(二)共性劳动和个性劳动的和谐关系257

(三)共性劳动和个性劳动的结合部259

(四)共性劳动和个性劳动的要点260

(五)在保密性工作中的特殊价值262

(六)个性劳动和速度263

(七)共性劳动和个性劳动的示意图264

五 综述267

(一)信息时代的突出问题和两个矛盾267

(二)脑力劳动方式管理和流程图269

(三)脑力劳动方式管理的要点272

(四)脑力劳动方式管理的社会意义282

(五)打开一扇通往新境界的大门286

后记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