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经费审拨使用与收费标准管理手册 第2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经费审拨使用与收费标准管理手册 第2卷
  • 本文本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银声音像出版社
  • ISBN:788362094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201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6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经费审拨使用与收费标准管理手册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章 家庭教育投入611

第一节 我国的家庭教育投资611

一、家庭教育投资存在的基本问题611

二、家庭教育投资的特点612

三、研究家庭教育投资的意义613

第二节 家庭教育投资浅析614

一、教育投资与效益的两重性614

二、家庭教育投资与劳动力再生产615

三、家庭教育投资的效益形式615

第三节 家庭教育投资的绩效617

一、影响家庭教育投资的因素617

二、教育家庭经济效益的考核619

三、家庭教育投资增长的可能性621

四、我国教育给家庭收益带来的优越性621

第三章 教育收费与学杂费收入623

第一节 教育收费的依据623

一、教育投资的生产性623

二、教育成本与分担624

第二节 学杂费收费综述629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629

二、非义务教育的学费630

第三节 教育收费的管理632

第四章 教育基金及其运作分析635

第一节 我国的教育基金635

一、教育基金及其形式635

二、教育基金的特色638

第二节 教育基金形成及分析640

一、穷国与大教育640

二、经济发展与地域差异642

三、“重教”传统与“科教兴国”战略643

四、对外开放与外资引进644

五、效率与组织645

第三节 教育基金的运作及管理645

一、教育基金的组织管理645

二、教育基金的筹集647

三、教育基金的使用650

四、教育基金的管理652

第五章 教育投资主体行为分析655

第一节 投资行为分析655

一、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一般行为动机和目的656

二、影响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因素658

三、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支出的具体决定659

四、增加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支出的理论分析662

第二节 企业的教育投资663

一、企业教育投资的一般行为动机和目的664

二、企业教育投资范围和方式的选择664

三、我国企业教育投资行为分析668

第三节 政府教育投资行为的目的和规模671

一、政府教育投资的一般行为动机和目的672

二、政府教育投资支出规模的决定678

三、政府教育投资行为的偏差及其矫治679

第一章 教育投资概况689

第一节 中国教育投资评述689

一、中国教育投资的历史状况(1953~1977年)689

二、中国教育投资历史状况分析704

第二节 中国教育投资现状706

一、教育投资现状(1978~1999年)706

二、中国教育投资现状分析712

第三节 外国教育投资分析713

一、经济概念与计量统计口径713

二、教育投资概念和计量统计口径714

三、教育投资国际比较主要资料来源714

四、教育投资国际比较数据资料分析715

第二章 教育投资政策与投资原理分析727

第一节 教育投资的定义727

一、教育现象与教育投资727

二、教育投资的内涵728

第二节 关于教育投资的研究及其重要性732

一、关于教育投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732

二、教育投资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733

三、我国教育投资长期短缺的根源734

四、研究教育投资问题的现实意义736

第三节 教育资本预算的制定740

一、回收期法740

二、净现值法743

三、获利能力指数法(收益/费用比率)744

四、内部收益率法746

五、现实中的资本预算方法应用概况751

第四节 资本预算中风险和证券组合投资752

一、与资本预算相关的风险及其度量752

二、资本预算风险调整方法753

三、证券投资组合的一般原则758

第五节 教育与经济的作用及相互关系759

一、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759

二、教育投资与现代生产力761

第六节 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772

一、教育投资与人的观念意识及其相应的经济价值772

二、教育投资有助于促进人口与经济的良性循环774

三、教育投资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78

第七节 教育投资政策及相关问题778

第八节 如何解决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786

一、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缩小地区教育差异786

二、提高认识,把国家投资的主渠道地位落到实处787

三、保证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畅通,进一步挖掘新的来源渠道789

四、合理分配使用教育经费,避免结构性失调792

第三章 教育投资项目分析794

第一节 投资项目及管理794

一、项目概念及特征794

二、公共经费或投资管理方法795

三、项目管理的产生及其发展796

四、教育投资项目管理概念796

五、教育投资项目分类797

六、教育投资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798

七、教育投资项目管理的作用799

第二节 项目选择及机构设置801

一、项目选择的依据802

二、项目选择的原则803

三、设置组织机构的意义803

四、设置组织机构的原则804

五、组织机构的设置805

第三节 项目的选择及其分析809

一、确定项目目标的意义809

二、确定项目目标的构成因素与确定过程809

三、确定项目目标的原则810

四、项目目标确定的方法812

五、项目内容选择的原则813

六、选择项目内容的方法815

七、项目论证的意义816

八、项目论证的原则816

九、项目论证的内容817

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18

十一、项目评估的含义818

十二、项目论证与项目评估的关系819

十三、项目评估的原则819

十四、项目评估的形式820

十五、项目评估报告820

十六、项目的确定820

十七、项目谈判821

第四节 项目实施的资金和招标管理822

一、项目实施的资金管理822

二、项目实施的招标管理828

第五节 项目的管理和监督831

一、基本建设程序832

二、基本建设规划管理833

三、基本建设勘察设计管理834

四、基本建设施工管理835

五、基本建设经济管理836

六、基本建设竣工验收与建档838

七、建设监理839

八、项目运行监督的组织机构842

九、项目运行监督的手段843

十、项目运行监督的原则844

十一、项目运行监督的办法844

十二、项目运行监督的程序845

第四章 教育投资的负担846

第一节 我国的教育支出846

一、教育支出的性质846

二、教育投资的分类849

第二节 教育投资的负担850

一、负担的原则850

二、政府的教育投资851

三、企业(或厂商)的教育投资852

四、受教育者的教育投资853

五、学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投资855

第三节 教育投资负担结构856

一、外国的负担结构856

二、我国的负担结构858

第五章 教育投资结构与规模分析864

第一节 教育投资及其分配864

一、关于教育投资结构概念的界定864

二、三级教育投资的结构因素864

三、教育投资分配的类别865

四、研究教育投资分配的意义867

五、教育投资分配的依据867

六、教育投资分配的原则869

七、教育投资分配的职能871

八、制约教育投资分配的因素873

九、教育投资分配的规律874

十、三级教育投资分配的比例875

十一、教育投资分配的模式876

十二、我国教育投资分配的现状877

十三、我国教育投资分配结构的调整方向878

第二节 国民教育投资结构评析879

一、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879

二、影响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因素880

三、河北省教育资源在教育结构中的配置情况883

四、构建适合河北省情的教育结构885

第三节 教育投资规模评析889

一、教育投资规模适度的标志889

二、合理投资规模的确定891

三、确定教育投资规模的方法选择894

四、河北省教育投资规模分析与评价898

第四节 教育投资规模的确定与评价905

一、确定教育投资规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905

二、合理教育投资规模的决定911

三、对我国教育投资规模的评价916

第六章 支持教育发展的融资920

第一节 银行信贷920

一、银行贷款的条件和原则920

二、银行贷款的种类921

三、银行贷款的程序和手续922

四、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923

第二节 证券融资927

一、股票融资927

二、债券融资930

第三节 项目融资933

一、什么是项目融资933

二、贷款协议涉及的项目阶段934

三、项目融资的基本组织结构935

四、项目融资的优点及适用范围937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938

一、资产证券化938

二、证券化的组织原理940

三、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943

第五节 彩票944

第七章 教育投资的优化管理946

第一节 教育投资管理946

一、教育投资管理概述946

二、教育投资管理体制948

三、教育投资战略953

第二节 义务初等教育的特征与义务初等教育投资的优化957

一、义务初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投资配置的一般模式957

二、对我国现行义务初等教育投资体制的评价960

第三节 中等教育的特征与中等教育投资的优化968

一、中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投资配置模式的一般选择969

二、对我国中等教育投资配置情况的评价975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特征与高等教育投资的优化980

一、高等教育的一般特征980

二、实现高等教育投资优化配置的一般模式982

三、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现状的评价987

四、改革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投资配置的基本思路及设想990

第八章 教育投资体制分析992

第一节 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和环境992

一、新中国教育投资体制的形成992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993

三、我国教育投资环境的特点995

第二节 我国教育投资现状及其完善997

一、投入不足997

二、分配不合理999

三、使用效益低1000

四、建立新的教育投资体制1004

五、对确定我国教育投资比重的思考1004

六、建立任务分担、成本分担的投资机制1005

七、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投资的效益1006

第三节 教育投资的几个方面1007

一、教育支出逐步达到“两个比例”1007

二、保证国拨经费“三个增长”1008

三、设立四级教育专款1009

四、征收教育费附加1010

五、制定生均经费定额标准1011

六、设立“211工程”基金1011

七、义务教育校舍建设要列入各级政府基建计划1012

八、允许地方政府征收教育附加费1012

九、鼓励社会捐资和农村集资办学1013

十、对校办产业继续实行减免税政策1014

十一、努力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1014

十二、建立教育银行1015

十三、实行事权与财权的统一1016

十四、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控1016

第四节 教育投资体制的选择和比较1017

一、教育投资体制模式选择的依据1017

二、不同类型教育投资体制模式的比较1020

第五节 教育投资体制的标志1028

一、判断教育投资体制合理与否的思路1029

二、判断和检验教育投资体制合理与否的指标体系1031

三、判断教育投资体制合理与否的客观标志1035

第九章 各种形式的教育实体投资分析1037

第一节 义务教育投资概况和比较1037

一、义务教育投资概述1037

二、中国义务教育投资理论分析1039

三、义务教育投资历史分析1040

四、义务教育投资现状分析1041

三、义务教育投资国际比较1043

第二节 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格局和发展1045

一、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基本格局1045

二、“九五”期间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格局的变化1048

三、关于重建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政策讨论1050

第三节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的评价1053

一、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评价1053

二、我国现行高级中等教育投资体制的评价1057

三、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评价1063

第四节 我国私立学校的政策、内容和现状分析1068

一、私立学校教育经费政策概述1068

二、我国私立学校教育经费政策的内容及现状分析1072

第五节 国外私立学校教育经费政策1081

一、经费来源广泛,且结构比例较为均衡合理1081

二、政府重视对私立学校的资助1082

三、重视私立学校教育经费管理的法治化1083

第六节 我国私立学校教育经费政策1084

一、逐步实现并不断增强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财政资助1084

二、规范私立学校的学费收取1087

三、实行奖学金制度,使奖学金成为私立学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组成部分1089

四、建立科学的经费管理体制,对私立学校的教育经费实行规范化管理1089

五、加强私立学校教育的立法,使对私立学校的经费管理法制化1090

第十章 国外教育投资分析1091

第一节 西方教育投资的基本概念1091

一、教育投资的定义和性质1091

二、教育投资的特点1093

第二节 国际教育投资规模的指标和依据1094

一、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1095

二、教育投资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1097

三、教育投资总量增长速度1099

四、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率1100

五、依据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确定教育投资水平1101

第三节 国外教育投资的来源和使用1101

一、教育投资的来源1102

二、教育投资中出现的共同问题1107

第四节 国外教育投资结构1108

一、教育投资结构的合理性1108

二、教育投资结构的共同点和发展趋势1108

第一章 教育产业化总论1117

第一节 教育产业化1117

一、怎样理解教育产业化1117

二、教育产业的概念与政策取向1118

三、发展教育产业的社会效应与预期目标1118

四、“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的实质联系1119

五、教育产业“运作主体”与“经营实体”的确认1120

六、教育产业化的特点1121

七、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产业1123

八、教育深化改革的现实选择1124

第二节 教育产业的基本特征1125

一、教育具有产业性,是产业部门1126

二、教育产业观念的形成与发展1130

三、确立教育产业观念的意义1133

四、教育产业的产品具有商品性1135

五、建立教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教育产业中的作用1139

六、确立教育成本观念,注重提高教育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1144

七、教育产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有赖于正确、有效的教育产业政策1145

八、教育产业的基础性特征1145

九、教育产业的多功能性特征1146

十、教育产业的先导性特征1148

第三节 我国教育产业化的障碍及其分析1150

一、认识障碍1150

二、体制障碍1153

第四节 我国教育产业化的现状与问题1155

一、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教育产业化及其特征1155

二、80年代教育改革构成我国教育产业化的基础1158

三、教育产业化中的教育运行机制1159

四、产学研联合的现有模式与问题1162

五、国内私立学校现状与问题1167

六、教育产业化应注意的八大问题1170

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产业化的影响1173

八、教育产业化中的市场、国家和社会1178

九、信息经济时代的教育产业1180

第二章 校园经济及其产业1185

第一节 校办产业的地位与作用1185

一、校办产业的性质与地位1185

二、校办产业的类型1186

三、校办产业的作用1187

第二节 校办产业与科技进步1189

一、校办产业应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1189

二、校办产业实现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1190

三、校办产业与高新技术发展1192

第三节 校办产业的改革与发展1194

一、阻碍校办产业发展的因素1194

二、校办产业的改革1195

三、关于发展校办产业的建议1196

第四节 校园经济中科技成果的转化1198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意义1198

二、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的作用及方式12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