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差异 趋同 革新 中西方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袁薇佳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6418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大学生-人际关系-对比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差异 趋同 革新 中西方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5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7
一、理论意义7
二、实践意义7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8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8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11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0
一、研究思路20
二、研究方法21
第二章 网络交往的概念界定及其特点23
第一节 交往之义的词源学追溯与反思25
一、交往的定义25
二、传统文化中的交往观27
三、交往观的代表性理论和学说30
第二节 关于网络交往38
一、人类交往方式的发展进程38
二、“网络交往”的概念梳理40
三、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43
四、网络交往的基本特点45
第三章 中西方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交往实证研究51
第一节 中西方国家及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53
第二节 中西方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交往的调查研究54
一、研究目的与假设54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56
三、研究结果59
四、分析与讨论85
第四章 自我的重塑:网络交往与自我的发展95
第一节 网络交往与虚拟自我97
一、关于自我97
二、网络交往中的虚拟自我101
三、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自我106
第二节 网络交往与自我认知109
一、网络交往与自我认知的深化109
二、网络交往与自我肯定112
三、网络交往与角色学习及整合117
第三节 网络交往与新的自我同一119
一、心理学中的“自我同一性”119
二、网络交往中“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危机120
三、网络交往使自我从“分裂”走向新的“自我同一”122
第五章 群体中的互动:网络交往与活动组织125
第一节 网络交往中的大学生群体127
一、网络互动中的大学生同辈群体127
二、网络交往中的青年自组织130
三、大学生网络青年自组织的作用及其表现134
第二节 以活动为导向的网络交往138
一、网络媒体背景下的校园活动138
二、专题:校庆网络互动推动校园组织文化形成141
第三节 以需求为导向的网络交往147
一、网络组织中的趣缘群体147
二、网络趣缘群体对于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作用152
第六章 语言的革新:网络交往与符号环境159
第一节 作为传播符号的网络交往语词162
一、网络语词的基本类型162
二、网络交往中的网络语词特点167
三、网络语词的发展趋势170
第二节 作为文化心理表征的网络交往语词171
一、表现当下大学生求新、求异、求简的心态172
二、展现大学生的反权威、反传统和宣泄缓压的心理倾向173
三、体现大学生对身份认同、群体归属的需求174
四、展现大学生对流行时尚与快乐的追求176
第三节 网络语词呈现新时期青年亚文化特点177
一、反叛与创新同在178
二、渴望认同与刻意回避同在179
三、个性张扬与盲目追随同在180
四、理想追求与享乐主义同在181
第七章 超越与失衡:网络交往与大学生社会化183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化及其内容与特点185
一、社会化的概念185
二、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及特点186
三、网络媒体与大学生社会化187
第二节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影响189
一、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189
二、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和人格完善190
三、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191
四、促进大学生知识面的拓展192
第三节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消极影响193
一、造成大学生角色身份异化193
二、导致无法形成清晰的自我概念194
三、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195
四、导致价值观混乱和思维僵化197
五、造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失范和网络安全问题198
第八章 多中心治理:大学生文明网络交往机制建构201
第一节 提升素养,增强理性交往能力203
一、发挥社会媒介教育组织的作用205
二、发挥高校的作用206
三、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作用208
第二节 建立规范,净化交往的共同“生活世界”211
一、加强网络立法和政府作用212
二、加强网络信息环境建设214
第三节 加强对话,推动交往达成理解和共识217
一、体现民族特色和青年特色文化217
二、体现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20
结语224
附录228
参考文献257
后记267
热门推荐
- 3249446.html
- 72416.html
- 697672.html
- 1166732.html
- 966170.html
- 2362095.html
- 2647914.html
- 830094.html
- 2368553.html
- 2396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5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8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0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98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7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75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7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9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4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