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亭笔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南亭笔记
  • 李伯元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7805982686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亭笔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1

一 清廷禁内官干预政事1

二 康熙喜赏近侍1

三 康熙怒贬嫔妃2

四 康熙褒奖典史2

五 雍正知人入微3

六 雍正杖毙问政优伶3

七 雍正置秘密侦探3

八 乾隆御书《无逸》以自警4

九 乾隆习射以示武4

一○ 乾隆初御湖获大珠5

一一 顺天府尹循理救乡人5

一二 察尔奔泰滑稽善谏6

一三 乾隆尝试诸翰林6

一四 松苓酒能延寿6

一五 乾隆以鹿赐钱文端公7

一六 章攀桂媚上遭冷遇7

一七 嘉庆警告和珅7

一八 嘉庆恐吓和珅8

一九 道光神弹9

二○ 咸丰尚节俭9

二一 道光申斥言淫书之臣10

二二 成亲王为侍卫书箑11

二三 成亲王丰裁峻朗11

二四 乾隆赐大臣一名十二字11

二五 礼亲王夜读《说文解字》12

二六 肃亲王豪格射死张献忠12

二七 肃亲王礼贤下士13

二八 肃亲王为人开通13

二九 恭忠亲王喜唱昆腔14

三○ 孙菊仙善谏14

三一 醇王舂容大雅14

三二 福康安异姓封王15

三三 福文襄厚报恩人15

三四 福蛙15

三五 候补邑佐之智16

三六 福康安享用豪奢16

三七 红鸾绿凤与颠鸾倒凤16

三八 强项县令17

三九 海兰察食蛇蝎蜈蚣18

四○ 年羹尧骄纵过甚18

四一 孝廉蒋衡有远见19

四二 不谷将军年羹尧19

四三 年羹尧恸哭连钱马20

四四 年羹尧年幼知义20

四五 贪夫之眶骨21

四六 年羹尧闻雁声知贼必至21

四七 年羹尧的炒肉丝22

四八 康熙帝诛鳌拜23

四九 纳兰明珠穷奢极欲23

五○ 明珠败,僮仆无人敢收24

五一 佞佛夫人残忍24

五二 明珠遭际之隆24

五三 成容若即贾宝玉25

五四 成容若的中表戚25

五五 阿尔萨相国居官清介26

五六 杀头打扮26

五七 舞文手笔,令人咋舌26

五八 勒襄勤言官场炎凉27

卷二29

一 长牧庵相国便服私访29

二 宝文靖与靴子李30

三 某侍郎服紫貂马褂32

四 禄康数典忘祖32

五 巴延三官运亨通33

六 痴情二女33

七 叶润斋之诗题34

八 钟仑之廪34

九 肃顺与端华35

一○ 周文勤不敢与肃顺校35

一一 耆中堂痛哭龙牌36

一二 回胡大人就是了36

一三 怀塔布之死37

一四 只爱红颜不爱官37

一五 朝阳鸣凤38

一六 奎制军清游38

一七 乌尔泰读“生童”为“生重”39

一八 某留守拜牌失仪39

一九 殿上苍鹰安维峻39

二○ 你不用问,总有你在内40

二一 德中丞与富商胡雪岩40

二二 倒读“美媲东山”41

二三 总理衙门41

二四 溥学政之忌讳41

二五 翰林院之四大不通42

二六 桂祥画稿42

二七 名扬海外之丑行42

二八 德中丞之忌讳43

二九 瀛洲玉雨43

三○ 出而媚外,入而媚内43

三一 忌讳“崇论宏议”44

三二 裕德忌“户”字44

三三 裕德?解45

三四 裕德忌“崇论”二字45

三五 裕德的签押房45

三六 裕德的饭碗茶杯46

三七 德静山的专用厕所46

三八 萨廉诨名菩萨46

三九 恩寿之怒47

四○ 恩寿遗笑柄47

四一 恩寿消息灵通47

四二 恩寿贪赃48

四三 长公以杀人促河工48

四四 铨龄躁妄48

四五 五百里内,贤人聚矣49

四六 庆宽有恃无恐49

四七 世续为庆宽说情50

四八 聪明面孔笨肚肠50

四九 如无字天书之说帖51

五○ 出人意外之卑躬屈节51

五一 满人五福知番禺52

五二 以鼻烟壶盖命名52

五三 小内监与世续52

五四 世续以膺品磁玉应内监53

五五 世续的班指53

五六 不过不是满洲字罢了53

五七 刚毅多说讹字54

五八 此可以为民公祖矣54

五九 刚毅羞辱司官54

六○ 刚毅问张百熙55

六一 笔下一挥而就55

六二 刚毅书“行二”为“两兄”55

六三 倒是身上怪痒痒的56

六四 足当得一个汉奸56

六五 刚毅满汉之见极深56

六六 刚毅自署门联57

六七 “闻过则喜”之谶57

卷三58

一 洪承畴谀寿文58

二 洪承畴会见漳馆同乡59

三 “尚可喜”对“直不疑”60

四 忌辰听戏大不敬60

五 汪潘斗富61

六 “黄叶道人”对“紫花和尚”61

七 不忍独试61

八 是镜其人62

九 是镜跳沟62

一○ 宁完我劾陈名夏63

一一 金圣叹评书63

一二 金圣叹之死65

一三 金圣叹奇才为天所忌66

一四 金圣叹恃才傲物陷于难67

一五 顾麟士为人清介68

一六 顾耿光之雅量68

一七 赵虾子与朱鸣虞斗富68

一八 朱竹垞为两孙析产69

一九 一笋一腐,可补《食经》之遗70

二○ 孙西川之豪迈70

二一 鄂文端为朝廷得人不分满汉71

二二 顾退飞贫贱能骄71

二三 白泰官相会江湖客72

二四 甘凤池以拳术名72

二五 洪孟昭与李公子过招73

二六 太原相国驰救恽寿平73

二七 胡书农嘲张仲甫73

二八 韩湘南落第,呕血而亡74

二九 赏松会74

三○ 一方水晶石75

三一 和珅以珠串构籍没祸75

三二 吴三桂演戏76

三三 纪晓岚扮鬼招鬼76

卷四78

一 方苞作《两朝圣恩记》78

二 妙玉影射姜宸英78

三 断送功名尚云幸事79

四 为人臣者诚不可不通经也79

五 邑宰戏弄秦大士79

六 画之命意,实不可解80

七 因祸得福80

八 俞鸿图督学罹腰斩81

九 吃短命酒82

一○ 刘墉与满相某82

一一 乔坐衙83

一二 陈省斋与《古今图书集成》84

一三 周青士吟诗罹杖责84

一四 贾相国怒抹“敏”字85

一五 审音知吉凶85

一六 挟威诈骗,服毒而死86

一七 赵秋谷诟骂俗吏86

一八 《归涛赋》之谶87

一九 吝啬人87

二○ 八股名家陈句山88

二一 揆魁音近,未得居首88

二二 祁寯藻设法救张穆88

二三 蒋文肃之受宠89

二四 宝文靖代全文定为相89

二五 骆秉章杀石达开之子90

二六 王仲瞿能发掌心雷91

二七 王可庄工八法91

二八 吃肉尚书92

二九 卢文肃以牙牌卜朝局92

三○ 尹文端之饭量92

三一 蒋侍御办事勤实触时忌93

三二 关槐善六法得乾隆恩宠93

三三 雍正赐彭中丞之神剑93

三四 程学启股上刺字94

三五 李翰林打秋风下狱94

三六 童生不能无恭装有恭94

三七 郑观应95

三八 李杰与姚修竹96

三九 雷御史怒斩钱江97

四○ 徐庄愍公遗疏劾何制军98

四一 张国樑善战99

卷五101

一 于清端公与大盗鱼壳101

二 古今第一廉吏于成龙102

三 第一太守祠103

四 纪文达为火精转世103

五 纪文达为猴精转世104

六 纪文达素喜诙谐105

七 纪文达泄言获咎105

八 纪文达好作楹联106

九 宠姬难倒纪文达106

一○ 纪文达深嗜淡巴菰107

一一 纪文达殚见洽闻107

一二 纪文达节《兰亭序》为祭妻文108

一三 纪文达戏馆对联109

一四 阮文达神机妙算109

一五 阮文达优价制赝鼎110

一六 阮文达叹服郭频伽110

一七 毕秋帆之雅度111

一八 “抚台碌乱毕不管”之谣111

一九 明日乌黑龙龙下校场111

二○ 汝主人之物,深合我意112

二一 灵岩山馆112

二二 梦兆113

二三 神算113

二四 照例尚书114

二五 炼尿尚书114

二六 严永思与江季梁115

二七 李文安公为严养斋换骨115

二八 严太守修治桥梁115

二九 堵文忠幼受教于祖父116

三○ 汤文正廉直精敏116

三一 一代名臣,致身不苟117

三二 邓慕濂先生的教学法117

三三 毕沅尊礼孙星衍118

三四 西安节使优恤程晋芳119

三五 细民巧绐许知府119

三六 戴美人120

三七 刘春霖解梦120

卷六122

一 何子贞狷洁自好122

二 诸君皆国器也122

三 前言戏之耳123

四 洪钧微服狭邪游123

五 林维源善学古人124

六 鸡穿钉鞋,狗戴草帽124

七 李紫璈爱才若渴124

八 左文襄丑诋郭嵩焘125

九 冯桂芬奉旨读《汉书》125

一○ 凤雅之士汪叔明126

一一 劳文毅果断入广东省城126

一二 阎文介首裁点心钱127

一三 阎文介以俭约著称127

一四 阎文介喜见人著练麻衣128

一五 阎文介请客如祭鬼128

一六 阎文介为太后购皮箱128

一七 沈鹏想入非非129

一八 锡金馆幼婢作娇童129

一九 广东乡试陋习130

二○ 潘蔚如挹酒浇花130

二一 潘蔚如为恭王福晋医病130

二二 王廉生耿介诙谐131

二三 潘文勤酷嗜金石131

二四 潘文勤遇事缓和132

二五 潘文勤恃宠而骄132

二六 潘文勤为某邸所骗132

二七 某提督之忠肝义胆133

二八 潘文勤拟考题133

二九 “欠沙石”与“矮”字133

三○ 赏三品京堂候补134

三一 士绅不得已,如数偿之134

三二 丁日昌之落拓135

三三改“丁日昌”名刺为“不自量”135

三四 丁日昌礼贤好士136

三五 其殆剪发之先声耶136

三六 杨宝壬之荒谬136

三七 黎庶昌疏议革新137

三八 春景不佳138

三九 马总督禁博而为人暗算138

四○ 刘华东被革功名138

四一 不作非分想者竟膺首选139

四二 猫见蝴蝶,便有崩沙过河之想139

四三 尽薙绕颊鬑鬑者139

四四 龚孝拱不齿于人140

四五 龚孝拱戏耍魏默深140

四六 曾广钧上书141

四七 得罪了祖宗141

四八 夜不闭户142

四九 小便远行142

五○ 以拙御敌143

五一 任中丞记念庚子143

五二 小堂歇业,恕不迎送143

卷七144

一 “千古江山”人名册144

二 乌烟浮满白鹅潭144

三 林文忠之死探秘144

四 陶文毅公有知人之明145

五 胡林翼交好官文145

六 胡林翼薨于军中146

七 胡林翼虑事之深146

八 林夫人刺血陈书147

九 沈文肃拆铁路148

一○ 沈文肃修为卓立148

一一 刘铭传天资机警149

一二 自讨没趣150

一三 刘公不足畏也150

一四 告以先事预防之道151

一五 天授汤盘之妄151

一六 郑绍尚发迹史152

一七 郑绍忠大笑,惊杀婴儿153

一八 王壬秋恃才傲物153

一九 王芝兰机警善断154

二○ 六壬神课灯前卜155

二一 金陵失守状156

二二 陆建瀛善试帖诗156

二三 陆建瀛占卜定心156

二四 马新贻施惠于诸生156

二五 张汶祥刺杀马新贻157

二六 李世忠擒捉陈国瑞158

二七 陈国瑞之被执159

二八 陈国瑞凶暴桀骜159

二九 陈国瑞之子骁勇善战159

三○ 不为提督,不入此城160

三一 苗沛霖善博160

三二 苗沛霖宠杀蕊香161

三三 田兴恕美秀而文161

三四 彭玉麟嘲讽李朝斌162

三五 李朝斌嗜博162

三六 拯弱锄强张嘉祥163

三七 向公黑虎张公龙163

三八 张国樑抉齿之誓164

三九 清朝赵云郭松林164

四○ 郭松林善宠扬州妓165

四一 郭松林外号“活财神”165

四二 郭松林狎妓取乐165

四三 郭松林豪迈喜博166

四四 郭松林偶成之诗166

四五 杨玉科狎妓挥金如土166

四六 杨玉科嗜博167

四七 张曜酷爱古书画167

四八 咸同名将杨岳斌167

四九 将军勒马看桃花168

五○ 李长寿生辰168

五一 平山堂李长寿辱姬169

五二 李昭寿嗜博169

五三 李昭寿豪举无双169

五四 以玉带雕赠像姑170

卷八171

一 曾文正遇事“留心”171

二 曾文正功名前定172

三 曾国藩包做挽联172

四 曾文正受欺173

五 曾文正器量过人173

六 曾文正谨慎而大度174

七 曾文正推功诸将174

八 曾忠襄陷金陵获资数千万174

九 曾忠襄所获稀世珍宝175

一○ 曾忠襄“不懂规矩”176

一一 曾纪泽答英领事176

一二 左文襄拜谒陶文毅177

一三 左都御史178

一四 左文襄几蹈不测178

一五 左宗棠任事勇毅179

一六 曾左成嫌隙179

一七 曾文正助左文襄180

一八 左文襄从谏如流180

一九 左文襄喜人勤俭181

二○ 左宗棠自比诸葛亮181

二一 左宗棠得谥“文”字182

二二 左文襄晚年益不满于曾公182

二三 左文襄骂曾文正不绝于口182

二四 左文襄气性端严183

二五 左文襄戏宝文靖184

二六 左文襄旁若无人184

二七 左文襄欲自入俄国捕人184

二八 左文襄暮年昏瞀185

二九 曾文正与左文襄贤于古人185

三○ 彭刚直力崇俭朴187

三一 彭刚直嗜辣椒及豆豉酱187

三二 优待客人187

三三 嘉奖火头军188

三四 彭巡抚自劾188

三五 戒属下挥霍188

三六 彭玉麟微行排难189

三七 彭刚直视梅画重于人命189

三八 彭刚直爱憎分明190

三九 彭刚直鄙夷李朝斌190

四○ 彭刚直驱逐吴兰仙190

四一 彭刚直秉性清介191

四二 彭刚直被称为活阎王191

四三 彭刚直会客有三态191

四四 彭刚直终身不娶之故192

卷九193

一 李文忠志大才高193

二 李文忠入曾文正幕193

三 曾文正密荐李文忠194

四 李文忠拟疏奏立就194

五 李文忠与洋将戈登之交谊195

六 李文忠临摹《圣教序》195

七 李文忠豁达大度196

八 李文忠仪表求合时宜196

九 某县令智使李文忠答礼196

一○ 李文忠冒署李文田电救外甥197

一一 李文忠犹子怒掌赶三197

一二 “胆大妄为”与“胆大有为”198

一三 李文忠使法198

一四 李文忠使英受讥198

一五 李文忠暮年蓄指甲199

一六 李文忠善侮人199

一七 马太守粗心199

一八 李文忠自命为李文襄200

一九 李文忠惧内如芒在背200

二○ 东床配西席,不是东西200

二一 我也只好请枪手了201

二二 嗽讫复食,食讫复嗽201

二三 李文忠性最骄201

二四 画师疏懒落拓二三事202

(一)胡山桥喜华服及酱肉202

(二)任伯年数月不剃头203

(三)任立凡之画204

二五 许乃普佞佛205

二六 李臣典之死205

二七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206

二八 天南遁叟书对联以自广206

二九 张玉良目不识丁207

三○ 示俭转奢207

三一 李菊圃中丞之清介207

三二 二唐争产,僮仆劝架208

三三 慢慢儿的算账可也208

三四 李昭炜排解隐情208

三五 某扒灰尚书蒙优谥209

三六 然则兄弟我即张华奎也209

三七 唐少川使藏,罢迎逢鼓吹209

三八 请封圻大吏回籍应试210

三九 王人俊游沪趣闻210

四○ 潘衍桐可与左丘明后先辉映211

四一 檀玑在京声名狼藉211

四二 王御史巧取肥缺211

四三 张子虞为人改名212

四四 骄蹇者,败征也212

四五 杨家骥212

四六 “高心夔”对“矮脚虎”213

四七 裴景福性狡而好持局面213

四八 裴景福之诗清婉可诵213

四九 官场用人不外一私214

五○ 赵尔巽入蜀以澄叙官方为起点214

五一 “时势造英雄”215

五二 袁项城之装束令人赞叹216

五三 袁项城怒张之洞216

五四 袁项城恶民赤上体口唱京调217

五五 袁项城骂李莲英217

五六 变法先声218

卷一○219

一 吴大澂之“风雅”219

二 吴大澂嗜金石书画219

三 支那营中开有绝大的骨董铺220

四 吴大澂从戎之由220

五 恭喜大人,一定如愿以偿221

六 我尽了忠罢221

七 吴大澂天性风雅222

八 赵舒翘受养于婶母222

九 汪侍郎有先见之明223

一○ 大千世界若棋图223

一一 赵舒翘专以害人为事224

一二 迂腐得可笑224

一三 庚子罪魁赵舒翘225

一四 光绪帝于西国历史无不浏览225

一五 钱念劬优礼留学生226

一六 钱念劬与某制军谈话226

一七 自嘲226

一八 同一问题,多种回答227

一九 钱太史将参泰山翁227

二○ 孙家鼐寒极生春228

二一 孙毓汶礼贤好士228

二二 孙毓汶嗜杯中物229

二三 李秉衡惧内229

二四 李秉衡为徐抚辰所骗230

二五 李秉衡私访挨巴掌231

二六 李秉衡大窘231

二七 李文田谑而不虐231

二八 李文田好为议论232

二九 慈禧劝诫李经迈232

三○ 李大架子负荆233

三一 吃饭师爷233

三二 李端棻慧眼识梁启超234

三三 李芍农的挽联235

三四 李侍郎之高论235

三五 琉璃蛋235

三六 琉璃蛋变为生铁蛋236

三七 王相国退出军机处237

三八 边宝泉238

卷一一239

一 翁同龢善于辞令239

二 翁同龢访鹤239

三 翁同龢为费太史题诗240

四 翁相国隐于白鸽峰241

五 翁相国之卒241

六 陆润庠亦顽党中人物241

七 陆润庠少时寒苦242

八 樊增祥自欺欺人242

九 爱苍玉苍,予发苍苍244

一○ 沈荩全尸244

一一 史念祖与书办245

一二 俞廉三之眼中钉245

一三 何苦而精日者术246

一四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246

一五 萧实斋长于帖括246

一六 柴廷淦深恶学堂247

一七 钟德祥之奏折247

一八 乾三先生247

一九 寓褒于贬皮锡瑞248

二○ 恐后无凭,合影存照248

二一 县令某向江标请罪249

二二 江大令书法甚佳,死法甚惨249

二三 乔茂萱故作谀词250

二四 张锡銮号曰快马张250

二五 张阁学胆、学、识全无250

二六 好个响亮的名字251

二七 衮衮诸公与诸公滚滚251

二八 陈天听赉恨投海252

二九 许应骙老而好色253

三○ 汪凤墀嘲讽军机处253

三一 柯逢时与某太史254

三二 士怨,民怨,掮客咒诅254

三三 门包只许家丁收254

三四 瞿鸿?面貌颇肖同治255

三五 瞿夫人学问识见甚高255

三六 瞿尚书袖手旁观256

三七 瞿军机颇爱惜声名256

三八 大臣焉得各私其子257

三九 鹿军机看人下菜257

四○ 鹿军机日薄西山257

四一 鹿军机的形象258

四二 龙湛霖命题无陈腐者258

四三 祝由科画符治病259

四四 税务司作证,驱逐外人出境259

卷一二260

一 徐老头儿光景耳聋了260

二 张柄枢片言折狱261

三 袁爽秋之梦262

四 袁大化之勇263

五 袁大化之器量263

六 西太后特书袁树勋264

七 袁海观训子264

八 刘坤一吸大烟不妨公事265

九 刘坤一的七十寿诞266

一○ 刘坤一死后谥忠诚267

一一 刘太史思食闽虾267

一二 刘树堂以槃槃大才自命267

一三 属员之言,不恶而严267

一四 刘春霖到处抽丰268

一五 李殿林视学江苏268

一六 李兴锐办事极有担当270

一七 李兴锐禁陋习271

一八 “观音”对“流火”272

一九 新旧学家皆无语言出版之自由272

二○ 吴瀚涛言大而夸272

二一 吴稚晖一夕去香港272

二二 狗与客人不准入内273

二三 威福吏不敌骄悍妇273

二四 “湖南义栈”274

二五 王之春工于牟利275

二六 兵害商务,较匪为甚275

二七 四境之内靡有孑遗276

二八 王之春以诸多蒙蔽被革职276

二九 王懿荣殉国277

三○ 郑孝胥与易硕甫277

三一 一蟹不如一蟹278

卷一三279

一 苏元春厚于鬼而薄于人279

二 苏元春未交绥而三败北280

三 苏元春下狱,同乡无一问者281

四 目中有妓,心中无官282

五 于侍御谈中国变法283

六 许钦差读“充斥”为“充斤”283

七 许癸身改名许景澄284

八 许应骙纳妾284

九 张椒云气度安闲284

一○ 张文达风流潇洒285

一一 张文达天性闲适285

一二 张文达梦入云中286

一三 张文达寻厕如蚁旋磨286

一四 张文达梦谒天帝287

一五 未把“蔡钧”读作“祭钓”288

一六 失水蛟龙钉蚂蚁289

一七 某督孟浪,误捕田其田289

一八 卫荣光清操俭朴,矫枉过正290

一九 文廷式告假291

二○ 文悌自称神兵附体292

二一 谭钟麟不可理喻292

二二 谭钟麟发兵剿狗293

二三 谭钟麟聋瞽疲玩294

二四 借此乘凉,计亦良得294

二五 门丁逼索,县令击鼓295

二六 “青宫少保”可对“碧理小儿”295

二七 故后三十年,才得入祀乡贤296

二八 张子青拈得“死”字296

二九 模棱问,模棱答297

三○ 状元两手四个叉297

卷一四299

一 赵尔巽尚书极开通299

二 赵尔巽招留学生某询国事301

三 陈中丞戮杀革命党302

四 陈璧孝敬李莲英302

五 陈湜之胆大于身303

六 陈景华越狱而逃303

七 苏老泉发愤之日,梁鼎芬归隐之年304

八 梁鼎芬之忠心305

九 梁鼎芬巧簧摇舌306

一○ 你竟想谋反叛逆307

一一 马桶请客307

一二 梁于渭善颠疯弄傻307

一三 梁启昌不师康有为308

一四 “梁头康尾”之谣308

一五 黄制军以傲慢著309

一六 黄宗汉手摸椿方伯帽顶309

一七 黄潄兰善命试题310

一八 黄潄兰命题,托讽于微310

一九 “有守无为”与“有为无守”311

二○ 黄太史不解“芝生竹冈建侯”311

二一 反写“秋和”312

二二 “呜呼,老徐!”312

二三 岭南多蜮,男女同川浴313

二四 周玉山的“瞻思塔记念碑”313

二五 刘君粉饰太平创诗会314

二六 官样文章,可发一噱314

二七 丁鹗饥火中烧315

二八 沈子培欷歔,不忍见洋货315

二九 清季治党人,死非其罪者多矣316

三○ 沈曾植谈八股,异想天开316

三一 不问科第,即问衙门316

三二 孙相国正文体,吹毛求疵317

三三 大学堂规模整肃317

三四 “醉于此”成“卒于此”317

三五 清季汉大臣徐世昌迁擢最速318

三六 金邦平谒见袁宫保318

三七 诗从放屁起,有污尊耳318

卷一五320

一 无嫡庶之分,其争乃止320

二 今而后,我始知崔磐石懂洋务321

三 黄花农工于事上321

四 徐致靖牢囚教书322

五 朱臬之子甚顽劣322

六 徐桐之见甚浅陋323

七 “夕阳箫鼓”非佳谶323

八 “绳匠胡同”对“帖包门第”324

九 王龙文首引拳匪入京324

一○ 两个王鹏运324

一一 何铁生为侍御325

一二 御史王乃征参劾瞿鸿?325

一三 大名似宜少见《邸钞》为是326

一四 一国将军一国令326

一五 高司马之鼻当是原旧326

一六 江浙大盗黄金满327

一七 某侍郎诗嘲张樵野327

一八 何化龙招摇撞骗328

一九 牡丹孝廉黄章文328

二○ 欲留之,反驱之329

二一 马关定约,宋庆凯旋329

二二 臣尝采风泰西329

二三 潇湘何所有330

二四 天将丧斯文330

二五 胡雪岩豪奢无比330

二六 舆夫被称作老爷332

二七 中国出洋大员,谁为鼻祖333

二八 高侣琴医法绝妙334

二九 何桂笙高度近视335

三○ 李士棻才情品概极高337

卷一六339

一 南皮宴客339

二 南皮尝终日不食339

三 南皮面试狂士340

四 南皮有雅量340

五 南皮尝未穿衬衣至某学堂340

六 南皮通西学341

七 南皮与近视眼先生341

八 南皮探花及第342

九 南皮患痔之由342

一○ 南皮作字,不如端午桥342

一一 南皮擅长五经文342

一二 南皮号令不时343

一三 南皮喜阅书343

一四 南皮建两湖书院343

一五 于荫霖随南皮阅兵344

一六 南皮于下午即进晚餐344

一七 张彪事南皮无微不至344

一八 南皮曾患口疮345

一九 南皮以诚待外人345

二○ 南皮极短,黄花农极长345

二一 南皮电稿冗长346

二二 南皮不善骑马善骑驴346

二三 南皮屡疏荐张彪346

二四 南皮有文癖347

二五 南皮怒斥杨文案347

二六 南皮创湖北书院347

二七 南皮议奏改科举为学堂348

二八 南皮急电觅苦沫菜348

二九 南皮在京,穷愁潦倒349

三○ 南皮恪守十六字办事宗旨351

三一 南皮所定学章,最重经史351

三二 南皮力持废科举,又翻然思异352

三三 南皮嘱人代作奏稿353

三四 南皮请整饬学堂353

三五 南皮日与樊增祥诗酒流连353

三六 南皮被黠匠所蒙混354

三七 南皮将例行馈银充公款355

三八 南皮游金陵鸡鸣寺355

三九 南皮游秦淮河、玄武湖等处356

四○ 南皮最恨吸鸦片烟者357

四一 南皮在金陵日,日日束装待发357

四二 南皮先喜而后暴怒358

四三 南皮不赞一词358

四四 南皮破格施恩359

四五 南皮用人之术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