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法学教材 国际法 修订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等学校法学教材 国际法 修订第2版
  • 梁西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3392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国际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法学教材 国际法 修订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总论3

第一章 国际法的性质和基础3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和特征3

一、国际法的名称和定义3

二、国际法的社会基础4

三、国际法的法律性质和效力根据7

第二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11

一、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早期学说12

二、“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联系论”14

三、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各国实践15

四、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普遍效力18

第三节 际法的形成、发展和现状19

一、19世纪及此前的国际法19

二、20~21世纪的国际法21

三、中国与国际法25

第二章 国际法的渊源和编纂30

第一节 国际法的渊源30

一、国际法渊源的含义30

三、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国际法渊源31

二、《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与国际法渊源的类别性31

四、广泛历史意义上的国际法渊源34

第二节 国际法的编纂36

一、国际法编纂的含义36

二、国际法编纂简史36

三、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及其编纂活动37

第三章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40

第一节 概说40

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40

三、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历史发展41

二、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国际强行法41

四、《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基本原则43

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法基本原则43

第二节 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综述46

一、国家主权平等原则46

二、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47

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48

四、不干涉内政原则48

五、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49

六、国际合作原则50

七、民族自决原则51

第一节 概说53

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53

第四章 国际法的主体53

二、国际法主体的历史发展54

第二节 国际法主体的种类55

一、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55

二、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57

三、争取独立的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59

第三节 关于个人是不是国际法主体的问题61

一、国家的要素64

第五章 国际法上的国家64

第一节 国家的要素和类型64

二、国家的类型65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70

一、独立权71

二、平等权71

三、自保权72

四、管辖权72

五、国家主权豁免73

一、承认的概念和性质75

第三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75

二、对国家的承认与对政府的承认76

三、承认的方式和效果78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继承81

一、继承的概念81

二、国家继承81

三、政府继承86

四、国际组织的继承88

第一节 国际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发展90

一、国际法律责任的概念90

第六章 国际法律责任90

二、国际法律责任的发展91

第二节 国际不当行为的责任92

一、国际不当行为责任的概念92

二、国际不当行为的主观要件92

三、国际不当行为的客观要件94

第三节 国际损害行为的责任95

一、国际损害责任的概念95

二、国际损害责任的性质和适用范围97

一、国际不当行为责任的免除98

三、国际损害责任的归属和赔偿原则98

第四节 国际法律责任的免除98

二、国际损害责任的免除100

第五节 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101

一、国际不当行为的责任形式101

二、国际损害的责任形式104

第一节 国家领土和领土主权107

二、领土主权107

一、领土的概念107

第七章 领土法107

下编 分论107

第二节 国家领土的构成109

一、领土的组成部分109

二、内水110

第三节 领土的取得与变更113

一、传统的领土变更方式113

二、现代领土变更的新方式115

三、对领土主权的限制117

二、边界的形成与划分119

一、边界的概念119

第四节 边界和边境制度119

三、边境制度120

四、边界争端和中国的边界121

第五节 南北极及其法律地位122

一、南极及其法律地位122

二、北极及其法律地位124

第八章 海洋法126

第一节 概说126

一、海洋的意义和海洋法的概念126

二、海洋法的发展127

三、海洋法的编纂128

第二节 内海129

一、概说129

二、港口130

三、海湾131

四、海峡132

第三节 领海和毗连区132

一、领海的概念132

二、领海的宽度132

三、领海的基线133

五、相邻或相向的两国领海上的分界线134

六、领海的法律地位134

四、领海的外部界限134

七、毗连区136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和毗连区制度137

第四节 专属经济区138

一、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和法律地位138

二、专属经济区形成的历史138

一、大陆架的概念139

三、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139

第五节 大陆架139

二、大陆架的法律地位140

三、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大陆架的划界问题141

四、中国的大陆架142

第六节 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及群岛水域143

一、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143

二、群岛与群岛国144

三、公海的法律制度145

二、公海的法律地位145

一、公海的范围和定义145

第七节 公海145

第八节 国际海底区域149

一、国际海底区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49

二、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及有关制度150

三、国际海底的开发制度150

二、关于海洋法公约151

第十一部分 的困境151

一、海洋法公约151

第十一部分 的执行问题151

第九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51

四、管理局机构的组成和表决制度151

第十一部分 的协商过程152

三、海洋法公约152

第十一部分 执行协定的形式与内容153

第九章 空间法156

第一节 概说156

一、空间法的概念156

二、空问法的发展156

三、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的分界问题157

一、国家领土上空的法律地位159

第二节 空气空间159

二、国际航空制度160

三、空中劫持162

第三节 外层空间166

一、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166

二、外层空间法的原则和规则166

三、外层空间活动的若干法律问题170

一、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和特征179

第一节 概说179

第十章 国际环境法179

二、国际环境法的简史180

三、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183

第二节 国际环境保护制度综述185

一、大气环境的国际保护185

二、海洋环境的国际保护187

三、自然资源的国际保护189

四、极地区域的环境保护193

五、外层空间的环境保护194

六、危险物质和废物的国际管制195

第十一章 国际法上的个人199

第一节 国籍199

一、国籍的概念和意义199

二、国籍的取得与丧失201

三、国籍的抵触206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209

第二节 外国人的待遇211

一、外国人的法律地位211

二、外国人的入境、居留和出境212

三、外国人待遇的一般原则215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216

一、引渡216

二、庇护218

第四节 难民220

一、难民的概念220

二、难民身份的确定221

三、难民的法律地位221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难民问题的基本立场与实践223

二、国际法上人权的概念与特征224

一、国际法上人权问题的由来224

第一节 国际法上人权的概念与特征224

第十二章 国际人权法224

第二节 普遍性国际人权公约225

一、《联合国宪章》中有关人权保护的规定225

二、《世界人权宣言》226

三、国际人权两公约229

第三节 专门性国际人权公约235

一、废除奴隶制和禁止强迫劳动国际公约235

二、保护种族权利的国际公约236

三、保护妇女权利的国际公约237

四、保护儿童权利的国际公约237

五、保护难民和无国籍人权利的国际公约238

六、禁止酷刑公约238

七、国际人道主义公约239

第十三章 国际组织法240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性质和法律人格240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和类型240

二、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和发展趋势243

一、旧金山会议与《联合国宪章》248

第二节 联合国的基本结构和活动程序248

二、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251

三、联合国的会员国252

四、联合国的主要机关及其职权253

五、中国与联合国259

第三节 专门性国际组织的体系和制度260

一、概说260

二、联合国专门机构261

三、专门性国际组织的基本体制262

一、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263

第四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体系和制度263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264

三、区域性国际组织与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法律关系265

第十四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267

第一节 概说267

一、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的概念267

二、外交和领事关系法的定义268

三、外交和领事关系法发展简史268

第二节 外交关系法269

一、外交机关体系269

二、使馆及外交代表271

四、国家派驻国际组织的常驻使团274

三、外交团274

五、国际组织的常驻使团275

六、特别使团275

七、外交特权与豁免276

第三节 领事关系法279

一、领事制度的沿革279

二、领事机关及其建立280

三、领事人员280

四、领事职务及其终止281

五、领事特权与豁免282

第十五章 条约法285

第一节 概说285

一、条约的概念285

二、条约的种类和名称286

三、条约法的编纂288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与生效289

一、缔约能力289

二、缔约程序290

三、条约的加入293

四、条约的保留293

五、条约的登记与公布296

六、条约的生效和暂时适用297

第三节 条约的遵守、适用及解释298

一、条约必须遵守298

二、条约的适用300

三、条约的解释302

四、条约与第三国305

第四节 条约的修订、终止与无效307

一、条约的修正与修改307

二、条约的终止与停止施行309

三、条约的无效312

第十六章 国际经济法314

第一节 概说314

一、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范围314

二、国际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315

三、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指导原则316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综述318

一、国际贸易法律制度318

二、国际货币法律制度323

三、其他国际经济法律制度324

一、概说327

第三节 国际经济组织327

二、国际经济组织的类型328

三、国际经济组织的基本体制330

第十七章 国际争端法333

第一节 概说333

一、国际争端的概念和特点333

二、国际争端的种类334

三、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和方法334

一、谈判与协商336

第二节 国际争端的外交解决方法336

二、斡旋与调停337

三、调查和调解(和解)337

第三节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340

一、仲裁340

二、国际法院的裁判343

第四节 国际组织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面的作用351

一、联合国与国际争端的解决351

二、利用区域机关和区域办法解决国际争端353

第一节 战争与战争法355

一、战争的法律概念与特征355

第十八章 战争法355

二、战争法的概念356

三、战争的废弃356

四、战争法的编纂358

第二节 战争的开始与结束360

一、战争的开始及其后果360

二、战争的结束362

第三节 海战和空战中的特殊规则363

一、海战特殊规则363

一、中立的概念与现状365

二、空战特殊规则365

第四节 战时中立365

二、中立国的权利与义务366

第五节 战时人道主义保护规则367

一、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367

二、保护战争受难者370

第六节 战争犯罪及其责任373

一、战争犯罪的概念373

二、对侵略国的制裁373

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罪犯的审判3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