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雕塑明天的品质 跨世纪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建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延斌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2905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雕塑明天的品质 跨世纪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世纪问题:建构高质量的国民思想道德素质1
第一节 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水平的国民素质2
一、确定跨世纪宏伟目标的依据2
二、令人忧虑的问题:国民素质远不能适应跨世纪发展的要求5
第二节 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坐标16
一、我们党对国民思想道德素质重要性的认识16
二、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9
第二章 建构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历史轨迹27
第一节 古圣先贤们对改造和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思考27
一、重道立德28
二、以德化民31
第二 节近世启蒙运动先驱们的探索36
一、启蒙巨擘严复:“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37
二、维新志士梁启超:“新民说”40
三、“国学泰斗”章太炎:“革命道德”论45
四、“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除奴隶而为主人”48
五、“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50
六、“学界旗帜”蔡元培:“道德为中坚”54
第三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们改造和建构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呐喊56
一、关于更新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迫切性59
二、关于更新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60
三、关于建构新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方法64
第四节 “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与国民性的改造67
一、鲁迅生平及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历程67
二、鲁迅之新型国民性的内涵70
三、鲁迅改造国民性的设想72
第三章 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历史审视77
第一节 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优良传统77
一、国魂: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78
二、“天下为公”:“大同之世”的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87
三、家训教化:悠久的家教传统90
四、“贵公”“重义”:整体主义意识101
五、“礼仪之邦”:重礼仪、讲礼貌、尚公德的文明风尚102
六、圣人君子人格:高尚的道德理想追求109
七、时代正气: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传统111
第二节 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缺陷和劣根性113
一、中外思想家有关我国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痼弊研究一瞥114
二、我国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缺陷和“劣根性”展示117
第四章 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建构的现实基点134
第一节 背景与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3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3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特点13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建构139
第二节 体制转轨:市场经济的影响141
一、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141
二、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爬坡”与“滑坡”143
第三节 他山之石:借鉴国外建构经验154
一、国外建构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经验举要155
二、借鉴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63
第五章 国民思想素质的指标体系166
第一节 制定跨世纪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指标的参照系166
一、我们党关于国民素质建构的指导方针166
二、蕴涵中华民族思想道德传统的精华,汲取现代资本主义精神文明优秀成果169
三、坚持社会主义的主导方向170
第二节 崇高理想171
一、理想概述171
二、最高理想:共产主义173
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80
第三节 精神支柱186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186
二、毛泽东思想190
三、邓小平理论195
第四节 主体工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200
一、爱国主义201
二、集体主义212
第五节 基本任务: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23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224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227
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233
第六节 其他重要思想素质指标238
一、艰苦创业精神238
二、民主法治观念240
三、公正意识248
四、创新意识254
五、全球观念259
六、健康的心理素质261
第六章 国民道德素质的指标体系267
第一节 跨世纪国民道德素质建构的整体框架267
一、道德概说267
二、人类道德的新曙光272
三、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框架275
第二节 为人民服务:国民道德素质的核心279
一、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依据280
二、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要求281
三、为人民服务要求的层次性283
第三节 五爱规范:国民公德素质指标285
一、诚实劳动,乐于奉献286
二、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尊重知识,造福人类289
第四节 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的道德准则指标293
一、社会公德:国民文明素质的表征293
二、职业道德:国民的角色道德302
三、家庭美德:国民兴家立业的本德311
第七章 建构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工程的网络框架317
第一节 家庭熏陶:建构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工程318
一、家庭德育在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318
二、家庭德育的网络结构320
三、家庭德育的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321
第二节 学校教育:建构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主导工程324
一、学校教育在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建构中的地位324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的架构326
第三节 社会濡染:建构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定型工程330
一、社会德育网络工程是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定型的关键331
二、社会德育环境网络的框架及其构件333
第八章 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建构机制338
第一节 成型和定型机制338
一、学校、家庭、社会三大“互联网络”的“合力”凝聚339
二、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交叉渗透344
三、蒙养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成型和定型的层递推进352
四、素质积淀:修养和教育的内外作用机制357
五、人格境界的梯级递升机制365
第二节 导向机制370
一、近年来导向失误的反思371
二、导向机制的组成374
第三节 调控机制377
一、内在调控:良心377
二、外在调控:法制、风尚、习俗和终身教育381
第四节 保障机制388
一、制度保障388
二、组织保障391
三、物质保障392
四、法制保障394
后记398
热门推荐
- 1826613.html
- 2593504.html
- 2449518.html
- 2674208.html
- 3244178.html
- 3357786.html
- 3860078.html
- 2120943.html
- 3028715.html
- 4439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4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6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3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4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9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5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68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4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6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0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