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视觉神经生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视觉神经生理学
  • 刘晓玲主编;文峰,刘晓玲,杨雄里等编者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6262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48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162页
  • 主题词:视神经-人体生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视觉神经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视觉系统概论1

第一节 视网膜1

一、视网膜的组织结构2

二、视网膜的血液供应4

第二节 视路和视觉中枢4

一、视神经4

二、视交叉5

三、视束5

四、外侧膝状体5

五、视放射5

六、视皮层6

第二章 视觉的二元学说7

第一节 二元学说7

一、光感受器的解剖7

二、Purkinje现象9

三、光色间隔9

第二节 暗适应与明适应10

一、暗适应与明适应10

二、暗适应曲线10

三、视觉适应11

四、影响视觉适应的视网膜疾病12

第三章 颜色视觉14

第一节 颜色视觉现象14

一、颜色的概念14

二、颜色的分类和属性14

三、颜色混合与颜色拮抗15

第二节 颜色视觉理论16

一、Young-Helmholtz学说16

二、Hering学说16

三、阶段学说17

第三节 Newton色环和立体橄榄色图17

第四节 CIE色度图18

一、CIE-XYZ色度图的基本结构18

二、CIE色度图的视觉特点18

第五节 影响颜色视觉的因素19

一、环境亮度19

二、Bezold-Brucke效应19

三、颜色视野19

四、注视时间19

五、颜色的连续对比19

六、颜色的同时对比20

七、色光的相加混合和染料的相减混合20

第六节 色觉异常20

一、先天性色觉异常20

二、获得性色觉异常21

第七节 色觉检查方法22

第四章 视觉的空间和时间分辨23

第一节 视觉的空间分辨23

一、视力23

二、对比敏感度检查25

三、空间总和27

第二节 视觉的时间分辨28

一、时间调制对比度28

二、时间对比敏感度曲线29

三、闪烁融合频率30

四、时间总和31

第五章 视知觉的研究方法32

第一节 经典的视知觉研究方法32

一、恒定刺激法32

二、极限法33

三、调整法34

第二节 改良的视知觉研究方法35

一、阶梯法35

二、选择注视法35

第三节 信号检测理论35

一、内部神经噪音的影响36

二、判断标准的影响36

三、被检者的判断性质曲线38

第四节 Weber's法则39

第五节 感觉光强度的测量40

第六章 视野学41

第一节 视野的基本知识41

一、视野检查的解剖学基础41

二、视野检查的光学基础42

三、视野检查的心理物理学基础42

四、视野检查的基本原理43

第二节 正常视野43

一、正常视野的概念43

二、影响视野的生理、心理因素44

第三节 视野检查的方法45

一、常用视野计45

二、视野检查法46

三、自动视野计程序选择及结果分析47

第四节 异常视野48

一、视野缺损的形式48

二、青光眼视野缺损50

三、视路疾病的病理性视野52

四、其他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视野改变54

五、视野的功能性改变54

第七章 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研究方法56

第一节 神经细胞及其信号56

第二节 神经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58

一、形态学方法58

二、生理学方法58

三、分子生物学方法60

第八章 视网膜的神经机制61

第一节 视网膜神经元及其突触组构61

一、视网膜的基本结构61

二、视网膜的主要神经元类型62

三、视网膜的基本突触组构63

第二节 光感受器和视觉换能64

一、光感受器和视色素64

二、光感受器的电活动及视觉换能66

第三节 视网膜神经元的电反应68

一、水平细胞的电反应68

二、双极细胞的电反应69

三、无长突细胞的电反应69

四、神经节细胞的电反应70

第四节 视网膜中信号的电学传递和化学传递71

一、视网膜神经元的电耦合71

二、神经元递质与视网膜信号的化学传递73

第五节 色觉和视觉适应的视网膜机制73

一、色觉信息在视网膜中的处理73

二、视觉适应的视网膜机制74

第九章 视觉的中枢机制76

第一节 视觉中枢的组构76

一、视觉中枢通路76

二、外膝核和初级视皮层76

第二节 视觉中枢神经元的感受野特性77

一、外膝核神经元的感受野78

二、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78

三、视皮层细胞的双眼性79

第三节 初级视皮层的构筑79

一、不同感受野朝向细胞在视皮层的分布79

二、不同眼优势的细胞在视皮层的分布80

第四节 视信息在中枢的串行和平行加工81

一、感受野组构的等级假设81

二、等级性处理的例子——下颞叶的“脸细胞”82

三、视觉信息的平行加工83

四、平行通道信息的综合84

第五节 颜色视觉的中枢机制85

一、外膝核神经元的颜色选择性反应85

二、初级视皮层的斑块区85

第十章 视觉系统的功能发育及其可塑性86

第一节 视觉系统的功能发育86

第二节 异常视觉经验对视觉系统的影响87

一、行为和临床研究87

二、实验性单眼和双眼视觉剥夺的影响88

三、人工斜视的影响89

四、异常视觉环境的影响89

第十一章 视网膜电图91

第一节 视网膜电图各组分及起源91

一、视网膜电图各组分的命名91

二、视网膜电图各波的起源91

三、振荡电位92

四、视网膜电图的测量92

第二节 视网膜电图的检测方法93

一、电极种类93

二、刺激参数93

三、记录93

四、临床检测94

第三节 影响视网膜电图的因素95

一、视网膜的适应状态95

二、刺激参数95

三、生理因素95

四、记录技术和实验室条件96

第四节 正常视网膜电图的特征96

一、暗视视网膜电图96

二、明视视网膜电图96

第五节 视网膜电图的临床应用97

一、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及相关综合征98

二、先天性静止性夜盲99

三、黄斑疾病101

四、先天性静止性视锥细胞功能不良102

五、视网膜脉络膜营养不良102

六、遗传性玻璃体视网膜变性103

七、视网膜脉络膜炎症103

八、视网膜血管性疾病103

九、视网膜脱离105

十、视网膜中毒性疾病105

第十二章 图形视网膜电图107

第一节 图形视网膜电图波形及起源107

一、图形视网膜电图波形的命名及测量107

二、图形视网膜电图的起源107

第二节 图形视网膜电图的检测方法108

一、电极108

二、刺激参数108

三、记录108

四、临床检测109

第三节 影响图形视网膜电图的因素109

第四节 图形视网膜电图的临床应用110

一、黄斑病变110

二、视神经疾病111

三、青光眼112

四、图形视网膜电图与视诱发电位112

五、非器质性视力减退112

第十三章 多焦视觉电生理114

第一节 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基本原理114

第二节 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检测方法115

一、电极115

二、刺激参数116

三、记录116

四、临床检测117

第三节 影响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因素119

一、刺激系统及刺激参数119

二、眼的生理因素120

三、其它因素121

第四节 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121

第五节 多焦视网膜电图的临床应用121

一、黄斑疾病121

二、视网膜脱离122

三、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122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22

五、青光眼122

第六节 多焦视诱发电位123

第十四章 眼电图124

第一节 眼电图记录的基本原理124

第二节 眼电图的检测方法和分析125

一、眼电图的检测方法125

二、眼电图的测量指标125

第三节 其他眼电图检查法126

第四节 眼电图的临床应用127

一、黄斑疾病127

二、脉络膜疾病127

三、视网膜疾病128

第十五章 视诱发电位129

第一节 视诱发电位的记录方法129

一、基本技术129

二、临床检测131

第二节 视诱发电位的波形及分析131

一、闪光视诱发电位131

二、图形翻转视诱发电位132

三、图形给-撤视诱发电位133

第三节 影响视诱发电位的因素133

一、刺激和记录参数的影响133

二、个体因素的影响134

第四节 视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135

一、视路病变135

二、黄斑病变137

三、青光眼137

四、弱视137

五、屈光间质混浊138

六、客观视功能鉴定138

参考文献139

索引1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