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迁与政治稳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阚和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679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社会阶层-社会变迁-关系-政治稳定-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迁与政治稳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研究现状3
三 分析思路和研究方法16
第一章 社会阶层变迁影响政治稳定的内在机制19
一 社会阶层与政治稳定的相关理论分析19
(一)社会阶层的内涵与阶级、阶层理论20
(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视野下政治稳定的内涵与实现机制25
二 社会阶层变迁影响政治稳定的内在机制35
(一)社会阶层的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36
(二)阶层的社会流动与政治稳定41
(三)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46
第二章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迁的总体分析51
一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身份制特点51
(一)城乡分割的户籍身份制度52
(二)单位身份制度53
(三)群体身份制度53
(四)干部的身份制度54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变迁的原因55
(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56
(二)市场化的推动57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58
(四)经济社会政策的影响58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变迁状况60
(一)工人阶级的变化60
(二)农民阶级的变化64
(三)知识分子阶层的变化68
(四)社会新阶层的兴起71
(五)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初步形成74
四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迁的特征和态势76
(一)目前我国社会的中间阶层规模比较小,社会阶层结构还不甚合理76
(二)社会各阶层内部的分化还在继续,但阶层结构出现定型化的倾向78
(三)社会各阶层的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80
(四)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比较突出82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迁对政治稳定的双重影响85
一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迁对政治稳定的积极影响85
(一)阶层变迁推动了中国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化过程,有助于社会成员形成促进政治稳定的公民意识85
(二)阶层变迁促进了当代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的积极效应89
(三)阶层变迁推动了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为长期政治稳定奠定了制度基础92
二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迁对政治稳定的严峻挑战96
(一)社会阶层利益分化加剧,利益矛盾和冲突有激化的趋势96
(二)一部分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愿望难以获得满足,加剧了政治系统内部的张力102
(三)官员阶层的腐败现象严重,对我国的政治稳定构成很大的威胁109
(四)社会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出现许多威胁政治稳定的因素113
(五)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削弱了政治稳定的思想基础118
第四章 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是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125
一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缩小阶层收入差距125
(一)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在共建中共享改革成果125
(二)综合运用各种税收手段,特别是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调节过高收入,缩小阶层收入分配差距127
(三)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129
(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培育合理社会阶层结构132
二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民生建设134
(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134
(二)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138
(三)完善城镇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140
三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善城乡结构143
(一)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给予农民充分自由流动的权利145
(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146
(三)改革不平衡的财政体制,加大支农惠农力度148
(四)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能力和素质149
第五章 推动政治系统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以实现政治稳定151
一 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满足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表达要求151
(一)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发挥其利益表达功能152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154
(三)扶持各种社会组织的发展,增强其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157
(四)完善基层民主制度158
(五)完善信访制度,拓展利益表达渠道159
(六)建立健全舆论媒体促进利益表达的长效机制162
二 强化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增强党和政府的社会认同基础163
(一)以权制权163
(二)以法制权166
(三)以民制权168
(四)以德制权170
三 建立健全防范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机制,有效化解社会冲突173
(一)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173
(二)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性质175
(三)构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机制176
第六章 培育促进政治稳定的理性心态和文化氛围183
一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调适和控制功能,促进政治稳定183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政治稳定中的功能184
(二)政治稳定视野下改善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188
二 培育公民意识,形成有利于政治稳定的理性心态192
(一)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192
(二)培育公民意识的实践举措195
三 建设和谐文化,创造有利于政治稳定的文化氛围198
(一)和谐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稳定的意义199
(二)建设和谐文化,促进政治稳定的着力点202
结语 正确认识和处理阶层变迁中的社会矛盾,促进我国政治稳定209
一 对当前中国政治稳定态势的认识和评判209
二 以常态化的眼光看待群体性事件,树立动态稳定的观念212
三 处理阶层矛盾、实现政治稳定需要处理好四大关系213
参考文献219
后记231
热门推荐
- 1468127.html
- 2803692.html
- 2271546.html
- 1937285.html
- 1058248.html
- 2458240.html
- 808742.html
- 2249302.html
- 2685550.html
- 1225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5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0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0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2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3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8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5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