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集约持续农业工程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集约持续农业工程技术
  • 刘巽浩,高旺盛编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92375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集约持续农业工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21世纪中国将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之路1

第一部分 理论篇5

一、20世纪世界农业回顾5

(一) 20世纪前的世界农业5

(二) 20世纪农业的巨大成就7

(三) 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与道路——实行农业现代化11

(四) 资源环境的恶化14

二、第一次替代尝试——自然农业思潮24

(一) 自然农业思潮的兴起24

(二) 名称与派别26

(三) 自然农业的哲理29

(四) 自然农业的农作方法与技术32

(五) 自然农业“替代”效果分析33

(六) 自然生态农业典型事例介绍38

三、第二次替代尝试——可持续农业43

(一) 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兴起43

(二) 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潮46

(三) 农业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外延49

(四)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与面临的困惑53

(五) 世界各国的探索57

(六) 中国的探索65

四、新的绿色革命与可持续发展68

(一) 发展中国家农业增产的法宝68

(二) 绿色革命的实质——集约化71

(三) 为何重新提出“新的绿色革命”73

(四) 新的绿色革命与可持续发展76

五、集约持续农业的基本原理79

(一) 自然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79

(二) 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86

(三) 农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93

(四) 农业集约化与持续化的关系96

(五) 三个持续性结合的原则106

(六) 替代还是演进109

六、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113

(一) 要不要走中国自己的可持续农业路子113

(二) 中国农业走过的50年与面临的难题115

(三) 21世纪目标——实现可持续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118

(四) 集约持续农业的基本特征121

(五) 21世纪中国将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之路122

第二部分 技术篇125

七、建立中国式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126

(一) 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126

(二) 建立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的主要原则130

(三) 中国传统农业的可持续性技术135

八、可持续高产农业工程技术139

(一) 持续高产——永恒的发展主题139

(二) 中国集约高产的技术潜力分析145

(三) 中国高产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148

(一) 多熟种植的基本类型与分布154

九、集约多熟种植技术154

(二) 多熟种植技术的可持续性综合分析156

(三) 多熟种植技术的发展潜力160

(四) 可持续多熟种植技术体系与未来重点模式165

十、可持续高效农业工程技术170

(一) 可持续高效农业的含义170

(二) 高效增收——中国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目标172

(三) 可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特点与技术模式176

(四) 我国高效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与对策180

十一、集约种植的地力培肥技术183

(一) 施肥是维持地力可持续性的关键途径183

(二) 有机肥和化肥对地力持续性的作用185

(三) 肥料的当季利用率与累加利用率189

(四) 综合植物营养管理192

(五) 用养结合的地力培肥技术195

十二、集约化农田污染综合防治技术199

(一) 集约化农田污染的主要问题199

(二) 农田污染的主要成因分析203

(三) 农田污染综合防治技术205

十三、农作物秸秆利用工程技术208

(一) 农作物秸秆的养分特点与利用途径209

(二) 秸秆直接还田的国内外动态212

(三) 秸秆还田的综合效应213

(四) 我国几种秸秆还田模式与配套技术222

(五) 秸秆资源的其他利用途径230

(一) 水资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232

十四、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工程232

(二) 节水农业的含义及其主要技术原理239

(三) 灌区农业节水技术241

(四) 北方旱地集水农业技术248

十五、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254

(一) 有害生物对农业可持续性的危害254

(二) 化学农药的贡献、副作用与技术发展趋势255

(三)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与进展260

(四) 生物防治技术264

十六、农田土壤侵蚀综合防治技术268

(一) 土壤侵蚀现状268

(二) 土壤侵蚀的成因分析273

(三) 土壤侵蚀综合防治技术277

十七、可持续农牧结合工程技术286

(一) 农牧结合的基本认识286

(二) 农牧结合与农业可持续发展287

(三) 我国农牧结合的集约化生产发展趋势289

(四) 我国现代农牧结合的若干模式290

(五) 集约可持续的农牧结合技术293

十八、农业高新技术与可持续发展298

(一) 农业高新技术概述298

(二) 农业生物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301

(三) 农业信息技术与精确农业307

(四)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展望与策略312

参考文献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