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光芒著(南京大学文学院)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754262121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文艺思潮-研究-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打开窗户,让更多的光进来!”(董健)1
第一章 “新启蒙主义”的理论视野1
第一节 “新启蒙主义”:前提、方法与问题1
一、前提与根据:时代呼唤“新启蒙主义”1
二、方法与途径:作为审美问题的“人性启蒙”4
三、问题与描述:“人性启蒙”的审美演绎13
第二节 反观与重构: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研究范式16
一、反观与检视:静态的对立模式17
二、重构与整合:动态的关系考察24
三、中国有没有自己的“启蒙辩证法”?32
第三节 启蒙美学与政治美学之比较37
一、表层比较与深层比较37
二、启蒙美学的人性学路径41
三、政治美学的相反路向45
第四节 席勒式的张力:在人性启蒙与审美启蒙之间50
第五节 一个例证:拒绝历史虚无主义——对一位“后启蒙主义”者的回应61
第二章 思想解放的踪迹:启蒙理论思潮回顾75
第一节 启蒙前提:思想资源与立人的提出75
一、启蒙的否定性前提:继封建时代之后新一轮的“非人”运动75
二、启蒙的肯定性前提:自上而下的思想解放运动77
三、人道主义率先成为启蒙的理论旗帜80
四、“路德式的新教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归85
第二节 启蒙实践:价值预设与思想的理路94
一、新时期的“立人”对“五四”的呼应与发展97
二、“后现代”、“新左派”与启蒙的关系103
三、“新启蒙”与西学114
第三节 启蒙人格:自由意志与自我的独立116
一、现代自我必须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116
二、如何达成独立人格与自由意志123
第四节 启蒙哲学:情理激荡与主体的超越127
一、追问情理激荡的人性结构127
二、探寻人性的发展与超越之途132
第三章 人性解放的历程:启蒙创作思潮的一种扫描142
第一节 “反启蒙”时代的启蒙碎片142
一、错位的“悲剧”:启蒙与被启蒙142
二、理性的批判:尚未钝化的“武器”151
三、步履蹒跚的“突围”:碎片化的人性启蒙157
第二节 人性解放“三部曲”167
一、第一部曲:“欲”的释放弘扬与启蒙原动力168
二、第二部曲:情理激荡与人性的提升172
三、第三部曲:“自我”的重构与启蒙人格177
第三节 “想象的共同体”的解体:“文革叙事”及“革命群众”的形象塑造184
一、政治信仰与实用主义选择184
二、生存的无奈与民间的智慧或残忍189
三、身体的奴役与反抗的“自由”192
第四节 一个例证:理性的与诗意的——《人啊,人!》的启蒙意义196
第四章 形而上启蒙与审美/道德思潮215
第一节 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215
一、道德形而上主义:启蒙与“反启蒙”之辨215
二、启蒙文学的盲点: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之辨217
三、“道德革命”的盲点: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辨221
四、红色道德形而上:新文学史的“正”“反”“合”之辨226
五、新世纪中国文学的方向:道德主义的理性与非理性之辨231
第二节 再论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237
一、文学与政治之间没有道德中介是可能的吗?238
二、文学上的道德形而上主义是多余的吗?243
三、启蒙主义能离却终极关怀与道德形而上的建构吗?247
四、除了道德,还有什么可以拯救文学?251
第三节 道德实用主义的陷阱257
一、是谁“模糊并搅浑了”论题?257
二、我们能无视道德实用主义的危害吗?260
三、道德实用主义者能诊断历史“多发事故”吗?266
第四节 道德压倒启蒙?271
一、反思20世纪中国文学叙事应取内在视角271
二、近代文学道德叙事的实质内涵体现为“道德至上,私德优先”273
三、五四文学叙事潜隐着伦理化思维与道德中心主义的超常延伸275
四、经世致用与实用主义构成了中国新文学道德叙事的新传统278
五、新世纪文化与文学精神的重建呼唤“新道德主义”280
第五节 道德形而上主义的三重境界281
一、为道德而道德:文化根基的重建282
二、为形而上而形而上:人性上升的路向286
三、为主义而主义:文化启蒙的终极291
第六节 一个例证:以英雄的逻辑看《英雄》295
一、《英雄》是一面镜子295
二、把艺术的权利还给《英雄》297
三、从超越性的角度进入《英雄》299
四、英雄性格的至境是爱301
第五章 从启蒙思潮到“后启蒙”思潮308
第一节 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三次转型308
一、文化转型:从“多元”到“断裂”310
二、价值转型:从“需求”(needs)到“欲望”(wants)316
三、话语转型:从“语言时代”到“后语言时代”322
四、审美精神的转型:从“审丑”到“泛审美”327
五、一种反弹现象335
第二节 从“启蒙辩证法”到“欲望辩证法”:“第三次转型”的哲学脉络338
一、“后启蒙”文学思潮:“启蒙辩证法”的中国版本338
二、世纪之交文学转向的内在逻辑:从“启蒙辩证法”到“欲望辩证法”345
三、欲望时代的缪斯:“欲望辩证法”的魔影显现350
四、如何告别两种“辩证法”的恶性循环362
第三节 例证之一:张炜小说启蒙/道德精神的衰落364
一、精神的飞升:心灵的自觉与奇异的爱力365
二、诗性的尘落:脆弱的忧愤与坚硬的说教370
三、思想的下滑:二元的对立与一元的终极376
四、艺术的溃败:实用的道德与庸俗的审判380
第四节 例证之二:莫言“叙事神话”的终结386
一、从“审丑”到“嗜丑”:莫言“泛审美”精神的实质386
二、错误百出与责任缺席的叙事393
三、叙事逻辑的混乱与卖俗399
四、叙述语言的重复与粗陋410
跋:云翳中的曙光(张清华)426
后记431
热门推荐
- 3641492.html
- 799223.html
- 1501119.html
- 2413634.html
- 2601883.html
- 485084.html
- 160479.html
- 3259000.html
- 1826393.html
- 3683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9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3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86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0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7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2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9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2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