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官方理政到民间日用 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与两岸文化认同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路善全,王燕群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23159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朱熹(1130-1200)-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官方理政到民间日用 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与两岸文化认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缘起1
二、研究现状4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6
四、研究意义8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11
第一节 儒学 朱子学 新安理学11
一、儒学11
二、朱子学13
三、新安理学18
第二节 传播学 传播生态学19
一、传播学20
二、传播生态学24
第三节 文化文 化认同31
一、文化31
二、文化认同34
第二章 东方大儒的皖闽情缘40
第一节 朱熹的徽州情缘41
一、“程朱阙里”篁墩41
二、朱熹的家世认定43
三、朱熹的故土情结44
第二节 举家入闽45
一、入闽任职45
二、读书与科考46
三、讲学治学48
第三节 创办“五夫社仓”与书院50
一、朱熹社仓法50
二、台湾“社仓”52
三、创办书院54
第三章 台湾人的中华血统与宝岛的沧桑变迁60
第一节 “台湾少数民族”与台湾名称的演变60
一、中华血统60
二、台湾名称的演变66
第二节 台湾的拓垦、开发与治理70
一、早期的大陆移民70
二、管理机构的设立72
三、开发台湾74
第三节 台湾的沧桑变迁76
一、沧桑变迁76
二、台湾地方区划79
第四章 朱子学传播的历史图景与核心价值表现(上)82
第一节 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起源与价值表现83
一、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起源84
二、朱子学入台87
三、价值表现92
第二节 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发展与价值表现93
一、朱子学成为儒学正宗93
二、官员儒士身体力行94
三、价值表现95
第三节 朱子学在台湾传播受到压制与价值表现97
一、压制下的武装抗争97
二、压制下的文化抗争99
三、举笔抗争与价值表现100
第五章 朱子学传播的历史图景与核心价值表现(下)103
第一节 中华文化在台湾传播的复兴与价值表现104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104
二、强化中华文化认同106
三、价值表现107
第二节 中华文化在台湾传播的去官方化与价值表现109
一、文化认同多元化109
二、政治转型“去中国化”110
三、价值表现112
第三节 中华文化在台湾传播的复苏与价值表现113
一、复苏的两岸交流113
二、复苏的中华文化115
三、价值表现117
第六章 朱子学的教育价值与台湾的教育实践119
第一节 朱子学的教育价值119
一、“五伦”为“五教之目”119
二、“明人伦为本”120
三、“事”与“理”分段教育121
第二节 明郑时期的教育实践122
一、建圣庙,立学校123
二、建立教育制度123
第三节 清朝时期的教育实践125
一、行教化推科举125
二、教育法令“卧碑文”126
三、理学名儒陈瑸、蔡世远129
四、大兴学校132
第四节 日据时期的教育实践137
一、殖民法规应用于教育138
二、建立同化主义教育体制140
三、儒生、学者的反抗141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教育实践143
一、以中华传统文化重建教育143
二、强化民族精神教育145
三、李登辉、陈水扁推行“去中国化”教育148
四、两岸教育大交流大合作150
第七章 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路径选择153
第一节 朱子学传播的适应性和选择性153
一、文化的家族性特色153
二、四次考古发现证实两岸同根同源154
第二节 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三阶段155
一、三次有代表性的移民155
二、朱子学传播的三阶段157
第三节 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路径选择159
一、显性传播路径159
二、隐性传播路径160
第八章 朱子学传播生态演进与文化认同163
第一节 传播外生态演进与文化认同164
一、明郑时期传播外生态演进与文化认同164
二、清治时期传播外生态演进与文化认同166
三、日据时期传播外生态演进与文化认同169
四、光复以来传播外生态演进与文化认同172
第二节 传播内生态演进与文化认同179
一、传播者179
二、传播媒介与内容182
三、传播技术和受众185
第三节 传播新生态演进与文化认同189
一、议程设置效果190
二、涵化效果192
三、既有价值取向效果194
第九章 朱子学传播与两岸文化交流196
第一节 两岸双向文化交流成特色196
一、从单向输入为主到双向互动197
二、两岸双向文化互动表现198
三、困难和挑战202
第二节 两岸朱子学学术交流常态化203
一、两岸朱子学学术研讨204
二、两岸朱子学学术机构众多208
三、意义与趋势210
第三节 两岸传播媒介交流互动210
一、重大突破210
二、双向交流新一页213
三、两岸文化交流互动的趋势217
附录219
台湾府儒学闽籍教授与训导情况一览表219
台湾历科举人名录229
台湾历科进士名录259
台湾历科武举人名录262
新安理学272
外大父祝公佚事273
主要参考文献276
后记284
热门推荐
- 2391937.html
- 316793.html
- 380199.html
- 3419800.html
- 788968.html
- 1255704.html
- 523023.html
- 2081354.html
- 1522869.html
- 2720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15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3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3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5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4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9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54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5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3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