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陆小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8408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传播媒介-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息观:运用信息驱动力2
第一节 信息价值:从原生状态到基本资源2
一、信息是什么:不同眼光中的不同价值2
1.信息资源的历史地位2
2.什么是信息4
3.信息定义与思维方式6
二、信息实质是什么:价值挖掘与力量发现7
1.经济与法律视角:信息资源与资产7
2.需求与市场视角:信息产品与信息财富9
三、信息究竟是什么:生命还依赖于信息交换12
1.信息与人:信息的特殊价值12
2.信息与时代:以信息界定时代的特殊寓示15
第二节 信息力量:从随机利用到博弈要素16
一、信息博弈: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决策方式16
1.博弈:一种决策思维的现代解读16
2.舆权博弈:信息化生存的样本18
二、力量发现:一种不自觉与自觉相结合的过程20
1.信息力量与信息权力20
2.最重要的是信息利用能力22
三、案例观察:信息环境与司法权运行24
1.信息环境对司法行为的影响25
2.信息环境与司法权运行27
第三节 信息环境:从区域传播到全球流动27
一、信息环境的变化特征27
1.信息全球流动趋势凸显28
2.信息易得性、丰富性突出31
3.低成本获得和高成本利用重塑信息消费方式32
4.舆论形成机理更为复杂33
二、新信息环境对传媒运作的影响34
1.信息提供方式与信息消费方式互动,驱动传媒形态变化34
2.资源利用能力与信息共享水平提高,体现传媒运作水平35
3.信息处理能力与舆论实施能力强弱,左右传媒影响实力36
4.知识管理水平与规则制定能力高低,决定传媒竞争实力37
5.发展战略选择及执行实施能力的水准,制约传媒长远发展41
第四节 信息消费:从接受选择到选择接受42
一、回到消费还是从消费开始42
1.什么是信息消费模式42
2.信息消费的四个特点43
3.信息消费模式的主要构成44
二、信息消费方式变化的四个特征44
1.信息消费轻松化44
2.关注焦点趋同化48
3.需求吻合利益化49
4.判断形成自主化50
三、信息消费地点与选择权的变迁52
1.向受众转移的信息消费选择权52
2.新信息消费地点——在移动中53
3.从接受选择到选择接受57
4.相应变化的阅读行为58
第二章 舆论观:掌握第一解释权60
第一节 舆论意识:从应对因素到基本资源60
一、原生舆论与舆论力量61
1.自在的舆论影响与自为的舆论力量61
2.舆论是可以引导的61
二、舆论意识是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62
1.政治文化:特殊的博弈过程62
2.不同群体的不同思维方式63
3.舆论意识与执政资源64
第二节 舆论活动:从情境感染到深层渗透65
一、事实与先机:舆论影响最大化的基础65
1.先机蕴藏特殊影响力65
2.事实选择与报道倾向66
3.不可磨灭的力量67
二、感染与渗透:舆论影响的深层递进69
1.舆论的渗透力潜藏于感染力69
2.舆论的渗透力催生凝聚力70
3.舆论的渗透力根基于系统响应能力74
第三节 舆论引导:从强力介入到顺势而为75
一、舆论引导能力的基础75
1.着力于增强系统竞争能力75
2.增强战略领悟力与系统控制力77
二、取势而为:舆论干预的新思维78
1.把握趋势真实:在趋势与方向引导中有所作为78
2.寻求信息强势:从总体上影响舆论存在基础80
3.分析不同舆论场:从差异中寻找针对性81
4.调整思维方式:在深入人心上下工夫83
第四节 舆论力量:从生于共鸣到蕴于解释84
一、生于共鸣:舆论的力量首先在于整合意愿与情绪84
1.整合意愿的思想基础84
2.在注意力时代整合意愿和情绪的方法86
二、蕴于解释:舆论的力量更在于精当解释阐发意义90
1.掌握第一解释权90
2.解释权的基础92
三、强于传播:舆论的力量还在于有效运用新传播手段95
1.掌控最新传播手段是战略选择95
2.信息终端的战略价值97
第三章 新闻观:丰富新闻价值取向99
第一节:基本内核:认识新闻观的本质属性99
一、什么是新闻观99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核100
1.两个基本概念101
2.三个基本原则103
3.一个基本要求106
第二节:有机联系:新闻观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关系107
一、历史地位107
1.产生于革命斗争历程,又被革命实践不断证明108
2.不断创新与发展是活的灵魂109
3.体现对新闻舆论本质规律的认识110
4.体现对新闻本质属性的认识111
5.体现对人类文明先进成果的吸收与借鉴111
二、现实关系112
1.新闻观与人: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112
2.新闻观与政治:是政治文化的载体115
3.新闻观与舆论意识:体现政党的执政观116
4.新闻观与舆论力量:制约国家竞争、战略较量117
第三节:价值取向:新闻观的丰富时代内涵117
一、科学发展观需要新的新闻价值取向117
1.更有力地体现新发展观117
2.共同施展在新人才观时代118
二、从强化以农为本的价值观开始119
1.必须有更为醇厚的惜农重农意识119
2.五性五感:准确把握建设新农村报道之新121
三、优化新闻价值判断的思想方法122
1.尊重创造就是尊重人本身122
2.超越局限是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123
3.从行政区域思维到区域经济思维125
4.约束性指标与刚性报道要求126
四、丰富新闻观的时代内涵127
1.全球意识的价值取向127
2.节约应当是一种新闻价值取向129
五、增强法律意识与规则意识130
1.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的新闻价值观130
2.以制度与法律抑制虚假新闻的发生132
第四节 体现方法:实践新闻观的重要课题133
一、效果决定于认识:在实践中坚持133
1.坚持原则性与增强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133
2.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136
3.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139
二、能力依存于素质:五种必备能力139
1.战略眼光与战略领悟能力140
2.舆情意识与舆情分析能力142
3.系统思维与系统化处理能力143
4.策略敏感与报道把握能力143
5.学习本能与持续创新能力143
第四章 媒体观:移动化中变革融合146
第一节 新媒体思维:传媒边界与媒体演变规律146
一、从媒介到传播媒介146
1.一切都是媒介146
2.人类社会的一种自我调控机制147
3.一种自然选择形成而又不断调整的制度安排148
二、从媒体到新媒体151
1.新媒体的史前史151
2.“颠覆”历史的新媒体154
三、新媒体思维:尊重实践与尊重思维方式变革158
1.新媒体的核心运作模式:分享平台158
2.拆细移植集成中的发展机会161
第二节 数字化眼光:传媒形态与传媒聚合路径167
一、数字媒体观与传媒运行模式变革168
1.什么是数字媒体观168
2.数字媒体观的建立与价值评估168
二、数字化进程:在聚合中变革173
1.通信技术发展与传媒发展173
2.聚合基础:技术与人结合176
第三节 移动化取向:传媒演变与传媒融合趋势179
一、媒体移动化:传媒演变的核心特征179
1.媒体移动化是大趋势179
2.媒体移动化的表征181
3.传媒移动化的影响185
二、受众移动化时代:以广播变革为样本187
1.催生受众移动化的三个因素188
2.受众移动化特征与对传媒的影响188
3.广播重新崛起的三个因素190
4.传媒移动化时代广播的竞争策略191
三、伴随媒体化:传媒移动化与受众移动化的互动193
1.最超越想象的变革将基于移动互联193
2.伴随媒体化:对位于正变化着的生活方式197
第四节 融合式变革:传媒技术与传媒经营模式198
一、新媒体时代通讯社形态与服务创新199
1.通信技术手段与通讯社形态199
2.通讯社形态的走向200
3.通讯社形态与服务创新的几个关键词201
二、融合式变革:技术应用作为一种战略203
1.出售服务的运营模式对技术应用的要求203
2.数字技术思维与调整选择205
第五章 运作观:传媒运作的核心问题210
第一节 核心观点:从传媒经营到传媒运作210
一、什么是传媒运作210
1.与传媒舆论场相伴生是现代社会特征211
2.传媒运作包括如何运用舆论力量211
3.运作水平集中体现于影响力212
二、传媒运作的核心问题212
1.传媒本身: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信息共享水平212
2.社会层面:舆论影响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构成214
3.前瞻观察:须把握信息消费方式与信息传播方式216
第二节 效力评估:新闻传播的社会调节功能218
一、新闻传播调节社会舆论的目的219
二、新闻传播社会调节功能的实现途径220
1.调节方式之一:控制信息222
2.调节方式之二:影响舆论223
3.调节方式之三:树立模板224
三、新闻传播调节效果的检验225
1.效度225
2.信度225
第三节 策略样本:新华社的世界性通讯社目标与亚太战略226
一、世界性通讯社目标的阶段重点227
1.实现程度评估与评估方法227
2.走向世界进程的阶段重点229
二、亚太战略及其确定依据231
1.新华社亚太战略的一般描述和基本依据232
2.新闻信息市场格局与亚太市场缝隙233
三、亚太战略实施与结构调整235
第四节 价值分析:报刊市场竞争与渠道运用策略236
一、报刊市场格局与区域市场特点236
1.市场细分化与集中化趋势明显236
2.不同城市、群体报刊消费差异明显240
3.区域市场分化加速,运行方式各异243
4.专业报纸纵向切分市场,增强渗透力244
5.综合性报纸致力于稳定市场,试水零售渠道245
6.期刊市场格局孕育新的调整,机会凸显245
二、国外报纸销售模式与渠道类型247
1.三种报纸销售方式247
2.日本报纸发行模式的几个特点249
3.新加坡报纸发行运作特点251
4.美国报纸发行运作特点251
5.英国《金融时报》发行运作特点251
6.法国报纸发行运作特点252
三、发行渠道价值分析与运用策略252
1.什么是价值分析252
2.邮发渠道价值分析254
3.市场竞争对发行方的基本要求256
4.发行市场竞争度分析261
5.从竞争力角度看发行渠道262
6.增强邮发渠道竞争力的几个建议265
第六章 策略观:从战略层面运用传媒269
第一节 战略定位:舆论影响能力是执政能力重要构成部分269
一、把握人心与意愿:执政能力的体现重点269
1.对执政能力的解读269
2.争取人心、把握意愿:施政实践的历史与现实分析270
二、舆论影响能力:执政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271
1.一直体现为施政重点的信息获取与控制272
2.保持信息强势:现代化进程对执政者的严肃要求274
三、传媒运用能力与发展支撑手段275
1.巩固执政地位:增强传媒运用能力的应有目标276
2.构建和谐社会:增强传媒运用能力的应有结果278
3.和平发展战略:以有效运用传媒作为发展手段281
第二节 策略分析:现代国家治理与传媒力量运用285
一、优化国家治理与执政方式的制度安排287
1.效率与控制力:制度设计与政治智慧287
2.国家治理方式与执政方式优化原则与禁忌289
3.系统设计与分层安排:可行选择291
二、舆论战略设计与治理手段优化292
1.舆论总体战略与传媒力量运用292
2.国家综合实力与传媒力量运用297
第三节 案例解剖:理政热线节目与传媒力量运用300
一、理政热线节目:广播节目与施政手段300
1.理政热线节目的功能与影响300
2.理政热线节目在政府运行中的作用303
二、从更高层面认识法治政府建设与传媒力量运用304
1.法治政府对理政热线节目的要求304
2.传媒力量运用与法治政府运行307
三、理政热线类节目的新使命309
1.什么是理政热线类节目的新使命310
2.从什么层面看新使命311
3.理政热线类节目的新运行模式312
第四节 对策储备:形象塑造策略与舆论危机应对312
一、传媒活动特性分析312
1.传媒人的思维特点和方法特征、运作追求312
2.传媒的分布特征、行为特征和运作特征315
二、着眼于深层影响的形象塑造策略318
1.形象是最值钱的发展资本318
2.着眼于深层影响的四个策略320
三、基于战略判断与系统力量支持的舆论危机应对328
1.领导者易遇到的危机与应对模式328
2.决定舆论危机应对成败的两组主要因素330
参考文献333
后记 思想的天空339
热门推荐
- 3466660.html
- 1781123.html
- 850563.html
- 541893.html
- 928209.html
- 742605.html
- 2444436.html
- 564644.html
- 2050939.html
- 5719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0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6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0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6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4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8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8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