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名著丛书 中国史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学术名著丛书 中国史 下
  • 王桐龄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ISBN:978755810864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369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学术名著丛书 中国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期 元时代911

第一章 蒙古之勃兴911

第一节 成吉思汗之家世912

第二节 蒙古勃兴以前,四围诸国之形势912

第三节 蒙古内部之统一913

第四节 蒙古外部之征伐914

第二章 元初之内乱919

第一节 蒙古内乱之远因920

第二节 阿里克布克之乱921

第三节 海都之乱 锡喇勒济脱脱木儿之乱与纳延之乱921

第三章 元初之外征927

第一节 后高丽之臣服927

第二节 日本之征伐928

第三节 缅之征伐930

第四节 占城、安南之征伐931

第四章 元室哀乱之原因933

第一节 历代天子之更迭与大臣之专横933

第二节 财政之困难937

第三节 喇嘛之暴横939

第四节 种族上之轧轹940

第五节 天灾之流行942

第五章 元室之衰亡944

第一节 群雄之蜂起944

第二节 托克托之南征945

第三节 群雄之角逐946

第四节 元室诸将之内讧948

第五节 太子阿裕锡哩达喇之专权及其对博啰特穆尔之冲突949

第六章 元代之文化953

第一节 制度953

第二节 学术958

第三节 风俗962

第四节 宗教963

第五节 实业967

第三期 明时代968

第一章 明室之勃兴968

第一节 明室之统一969

第二节 北元之末路970

第三节 明初之内治972

第四节 胡蓝之狱973

第五节 文字狱975

第二章 亲藩之构难976

第一节 靖难之变976

第二节 高煦之乱978

第三章 明初之外征980

第一节 朝鲜之降附980

第二节 鞑靼之征伐981

第三节 卫拉特之征伐982

第四节 乌梁海、朵颜、三卫之设置983

第五节 哈密诸卫之设置983

第六节 贵州之开拓983

第七节 安南之叛服984

第八节 海外诸国之交通987

第四章 宦官之乱政990

第一节 宦官握权之由来990

第二节 仁宣之治991

第三节 王振之擅权 麓川之役 土木之变992

第四节 英宗之复辟 曹石之乱994

第五节 汪直之擅权 万贵妃之专宠995

第六节 孝宗之治996

第七节 刘瑾之擅权 武宗之荒淫 宸濠之变997

第五章 士论之激昂1001

第一节 明初之士风1001

第二节 孝庄皇后合葬裕陵议1003

第三节 大礼议1003

第四节 严嵩之弄权1007

第六章 外患之纷扰1009

第一节 朵颜三卫之南侵与大宁之沦没1009

第二节 土鲁番之东侵与哈密之沦没1009

第三节 鞑靼之中衰与卫拉特之南寇1010

第四节 鞑靼之复兴与河套之论没1012

第五节 倭寇之猖獗1014

第七章 言路之多事1017

第一节 张居正夺情议1018

第二节 建储议1019

第三节 梃击案1021

第四节 东林党之成立1023

第五节 矿税之虐政1024

第六节 楚宗、妖书、京察三案1025

第七节 言官对阁臣之诋诬1026

第八节 东林党与宣昆党及齐党、楚党、浙党之倾轧1026

第九节 三案之争论1029

第八章 宦官与阉党之结合及其对东林党之冲突1032

第一节 魏忠贤之专横 东林党之末路1033

第二节 魏忠贤之伏诛 党人之昭雪1036

第九章 朝鲜之役1038

第一节 有明中叶以前对日本之交涉1039

第二节 丰臣秀吉之西侵与中日之冲突1040

第十章 辽东之役1042

第一节 满洲之家世1043

第二节 满洲内部之统一1043

第三节 辽东之陷落1044

第四节 孙承宗、袁崇焕之守辽西1045

第十一章 明室之衰亡1047

第一节 流贼之蜂起1047

第二节 后金之南侵 袁崇焕之冤死1048

第三节 明廷剿抚之失机 流寇之大炽1049

第四节 清太宗之南侵 卢象升之战死1051

第五节 北京之陷 毅宗之殉国1053

第六节 福王之绍统 马阮之弄权1055

第七节 吴三桂之乞师 清兵之南侵 南京之陷福王之被虏1056

第八节 浙闽之陷 唐王聿键之殉国1057

第九节 广东之陷 唐王聿?之败没1058

第十节 广西云、贵之陷 桂王之败没1059

第十二章 明代之文化1063

第一节 制度1063

第二节 学术1071

第三节 风俗1077

第四节 宗教1077

第五节 实业1080

第四编 近世史 西力东渐时代史1083

第一期 清室勃兴时代1085

梁序 清代政治与学术之交互的影响1085

序论1115

第一节 近世史之参考书1115

第二节 近世史之特殊局面1117

第三节 清室兴亡之原因1117

本论1119

第一章 清初之外征1119

第一节 朝鲜之征服1119

第二节 内蒙古之征服1120

第二章 清初之内治1124

第一节 入关后之设施1124

第二节 清初诸王之内治1125

第三节 清初对汉民之高压政策1127

第四节 鳌拜之专权与圣祖初年之高压政策1130

第三章 三藩之乱1133

第一节 三藩之起源1133

第二节 撤藩议1134

第三节 吴藩之变1135

第四节 王辅臣之变1136

第五节 耿藩之变1136

第六节 尚藩之变1137

第七节 陕甘之平定1138

第八节 广西之平定1138

第九节 川、湖、云、贵之平定1139

第四章 台湾之内属1142

第一节 台湾开辟小史1142

第二节 郑成功小传1143

第三节 郑氏之兴亡1144

第四节 朱一贵之乱1147

第五节 林爽文之乱1148

第五章 西力东渐之?矢1150

第一节 葡人之东渐1150

第二节 西人之东渐1153

第三节 荷人之东渐1154

第四节 英人之东渐1155

第五节 基督教之输入1156

第六章 清初对俄之交涉1159

第一节 清俄接触之始1159

第二节 清俄之交际及其冲突1160

第三节 尼布楚条约1161

第四节 恰克图条约1162

第五节 恰克图增订商约1164

第七章 准噶尔之役1166

第一节 准噶尔之起源1166

第二节 喀尔喀之内属 准噶尔之东侵1167

第三节 乌兰布通之战1168

第四节 昭莫多之战1168

第五节 噶尔丹之末路1169

第六节 阿拉善蒙古之内属1170

第八章 西藏之内属1171

第一节 黄教之起源1171

第二节 第巴桑结之挑衅1173

第三节 策妄阿布坦之扰藏1174

第九章 康熙时代之内治1176

第一节 学术之提倡1176

第二节 治河之绩与南巡北巡西巡之典1180

第三节 大臣之植党1182

第四节 诸王之倾轧与储位之废立1183

第五节 康熙时代之文字狱1184

第十章 青海之内属1186

第一节 青海和硕特之起源1186

第二节 罗卜藏丹津之叛1187

第十一章 西南夷改土 归流之役1189

第一节 西南各省土司之由来1189

第二节 鄂尔泰改土归流议1190

第三节 台拱之变1192

第十二章 雍正时代之内治1194

第一节 庶政之革新1194

第二节 年羹尧之狱与隆科多之狱1198

第三节 雍正时代之文字狱1199

第四节 世宗侦察之严密1202

第十三章 天山北路之内属1204

第一节 雍正时代西方之用兵1204

第二节 准噶尔之内乱1206

第三节 伊犁之平定1207

第四节 阿睦尔撒纳之叛1208

第五节 乌梁海之内属1211

第六节 土尔扈特之归化1212

第十四章 天山南路之内属1214

第一节 天山南北路之形势1214

第二节 回教徒之东渐 和卓木之建国1216

第三节 大小和卓木之变1217

第四节 黑水营之战1218

第五节 乌什之变1219

第六节 张格尔之乱1219

第七节 玉素普之乱1220

第八节 七和卓木之乱1221

第十五章 葱岭以西诸国之内属1223

第十六章 缅甸之役1230

第一节 缅衅之起源1230

第二节 第一次缅征之役1232

第三节 第二次征缅之役1233

第四节 暹罗之内属1235

第十七章 金川之役1236

第一节 金川之形势 大小金川之起源1236

第二节 第一次金川之役1237

第三节 第二次金川之役1238

第四节 金川难下之原因1240

第十八章 安南之役1242

第一节 安南建国小史1242

第二节 安南之内乱1243

第三节 孙士毅之丧师1244

第十九章 廓尔喀之役1246

第一节 廓尔喀之起源1246

第二节 沙玛尔巴之挑衅1246

第三节 福康安之出师1247

第二十章 清室之理藩策1249

第二十一章 乾隆时代之内治1254

第一节 乾隆初年之宽猛相济法1254

第二节 乾隆时代之文字狱1256

第三节 高宗之右文1262

第二十二章 清室衰乱之原因一 内政之腐败1274

第一节 高宗之怠荒1274

第二节 和坤之乱政1282

第三节 官吏之贪黩1285

第四节 吏治之败坏1288

第五节 军官之豪侈1290

第六节 财政之虚耗1293

第七节 八旗生计之困难1298

第八节 八旗满人之汉化1301

第二十三章 清室衰乱之原因二 汉族之反动1304

第一节 明末遗民文字之鼓吹与清廷对于汉族学者之压制1304

第二节 满汉待遇之不平1306

第三节 秘密会党之结合1309

第四节 清初汉族之革命运动1311

第二十四章 清室衰乱之原因三 回族之反动1314

第一节 河西之变1314

第二节 马明心之变1315

第三节 石峰堡之变1315

第二十五章 清室衰乱之原因四 苗族之反动1317

第一节 湘、黔苗疆之形势1317

第二节 石柳邓之乱1318

第三节 传鼐之苗疆善后策1320

第四节 赵金龙之乱1321

第二十六章 白莲教匪之乱1323

第一节 白莲教之起源1323

第二节 湖北教匪之起事 福宁之杀降1325

第三节 四川教匪之起事1326

第四节 永保、景安之失机 襄贼之北窜与川楚教匪之会合1327

第五节 襄贼之东西驰突 明亮之坚壁清野策齐王氏、姚之富之败死1328

第六节 勒保之邀功 诸将之泄沓 罗其清、再文俦之败死1330

第七节 庙谟之革新 勒保、永保之失机冷天禄之败死1331

第八节 张汉潮、高均德之败死魁伦之失机嘉陵江、梓潼河之陷 马蹄冈之战1333

第九节 甘肃之肃清 教主刘之协之伏 诛王廷诏、徐天德之败死1335

第十节 三省之肃清 教匪之歼灭1336

第十一节 宁陕新兵之变1339

第二十七章 东南海疆之乱1342

第一节 艇盗之扰1342

第二节 蔡牵之乱1343

第二十八章 天理教匪之乱1347

第一节 李文成之变1347

第二节 林清之变1348

第三节 天理教匪之平定1349

第二十九章 嘉、道两朝之内治1350

第一节 仁宗之优柔1350

第二节 宣宗之谨慎1352

第三节 仁宗之去奢宣宗之崇俭1353

第四节 宣宗之偏听 曹振镛之逢迎士风之丕变 穆彰阿之弄权1355

第五节 将帅之欺罔1357

第六节 军政之废弛1359

第七节 军需之糜费1360

第八节 河患之频仍1361

第九节 官吏之奢华 帑藏之虚耗1363

第十节 官吏之舞弊13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