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崔朝栋,仉建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91898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1
绪论:中国经济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构建与发展1
一、中国经济学的现状及加快创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的必要性2
二、中国经济学的对象、理论基础和框架结构7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17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7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2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3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3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35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37
第二章 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和改革41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与实践42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和作用42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较长时期存在的根源45
第二节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理论与实践48
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理论探索过程48
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实践过程5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53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独特道路55
一、两种不同的改革道路55
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63
三、中国渐进式改革面临的矛盾与选择69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特征和体制框架75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内涵76
一、市场经济与资源配置方式76
二、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79
三、市场经济与经济制度81
四、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82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86
一、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及理论基础86
二、现代市场经济的不同模式91
第三节 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95
一、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95
二、独立自主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96
三、平等的经济关系97
四、完善的市场体系98
五、健全的法律体系98
六、开放的市场空间99
七、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99
八、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10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体制框架10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0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102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4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11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分析及经验教训114
一、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的内涵114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分析116
三、追求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单一化和公有制形式高级化的经验教训1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依据12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过程127
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内涵和客观基础129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32
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13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133
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137
四、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140
第四节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145
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45
二、私营经济的性质问题149
三、消除体制性障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155
第五节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及发展趋势158
一、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的方针158
二、所有制结构发展的趋势159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164
第一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64
一、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实践164
二、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169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依据172
第二节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174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74
二、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原则175
第三节 建立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收入分配体制177
一、效率与分配的关系177
二、公平与分配的关系179
三、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82
四、建立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收入分配体制18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185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185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188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19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主体概述19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内涵及特点19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19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199
一、企业的基本性质和一般特征199
二、企业的经营机制207
三、企业的经济行为210
四、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21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农户214
一、农户是中国农村最基本的经济主体214
二、农户的经济行为216
三、农业规模经济21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218
一、居民的收入、储蓄与投资行为219
二、居民的消费行为220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224
一、政府是特殊的市场主体224
二、政府作为特殊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225
第七章 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230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231
一、企业制度及分类231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237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248
一、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48
二、国企业改革的必然性及改革的历程250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254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及授权经营256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分类选择256
二、国有资本的授权经营260
第四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任务264
一、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和结构264
二、推进自然垄断领域中的国有企业改组改革266
三、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267
四、完善新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269
五、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270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273
第一节 市场和市场体系273
一、市场的含义和功能273
二、市场体系及其构成277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284
一、经济运行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284
二、市场机制的构成要素28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294
一、社会主义市场秩序294
二、社会主义市场规则296
三、市场组织、市场管理和市场监督300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306
第一节 社会总产出和社会总供给306
一、社会总产出与经济总量的衡量306
二、社会总供给的结构307
三、社会总供给的形成309
第二节 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311
一、社会总需求的含义311
二、社会总需求的形成313
三、社会总需求的规模和结构316
第三节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323
一、封闭条件下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条件323
二、开放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326
三、社会总供给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329
第四节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330
一、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失衡的可能性330
二、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332
三、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334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340
第一节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4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340
二、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42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和手段343
一、宏观调控模式343
二、宏观调控目标345
三、宏观调控手段348
四、宏观调控政策352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358
一、转变政府职能358
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361
三、建立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363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367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评述367
一、经济增长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评述367
二、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评述368
三、邓小平经济增长理论评述370
四、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评述376
第二节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387
一、资本387
二、劳动389
三、自然资源391
四、科技进步392
五、制度因素393
第三节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395
一、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理论评述395
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98
第四节 经济增长周期401
一、经济增长周期的类型和特点401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及其特点404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412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412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及衡量指标412
二、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414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416
一、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和进展的两个阶段416
二、中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418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思想419
四、科学发展观421
五、十七大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422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428
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度化428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结构协调432
第四节 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433
一、二元经济与二元经济理论433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变迁435
三、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38
四、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中国农业438
五、走出二元经济的中国农业发展之路441
第五节 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444
一、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涵及途径444
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451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对外开放456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457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表现457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460
三、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462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469
一、对外开放的意义469
二、对外开放的历程及成就470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形式与战略477
一、对外贸易477
二、利用外资480
三、实施“走出去”的战略485
四、对外开放中的经济安全问题488
主要参考文献495
后记498
热门推荐
- 809954.html
- 3129853.html
- 2781542.html
- 1920974.html
- 1834709.html
- 1940877.html
- 826.html
- 2885646.html
- 2778566.html
- 3056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6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5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9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8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4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2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9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8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