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思想学说史 明清卷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岂之主编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36605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1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思想学说史 明清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23
第一篇 心学篇23
第一章 明代朱学23
第一节 程朱理学在明初思想统治地位的形成23
第二节 明代朱学的发展与心性说的萌生26
第三节 明代经学39
第二章 明代王学44
第一节 王学的思想渊源44
第二节 王阳明其人其事与其书49
第三节 阳明学的基本特征辨析52
第四节 陆王异同60
第三章 王学的发展与分化64
第一节 明代的反理学思潮64
第二节 王学的分化及现成良知派73
第三节 江右诸子及王学的守成派78
第四节 王学与明代学术83
第五节 王、湛之学与明代讲学书院88
第四章 泰州学派98
第一节 王艮、王襞父子98
第二节 王艮的“良知”新说102
第三节 王艮之学与宗教思想的相互融合110
第四节 王艮之学与早期启蒙思潮的关系114
第五章 泰州学派后学118
第一节 泰州学派的后继者118
第二节 后继者对阳明学的修正125
第三节 后继者对王艮之学的阐扬131
第四节 后继者对文化传统的取舍139
第六章 东林学派144
第一节 东林书院144
第二节 东林学者的讲学、结社活动150
第三节 东林学者的经世思想159
第四节 东林学者的学术造诣168
第七章 明代宗教179
第一节 明代佛教与心学179
第二节 明代道教与心学191
第三节 明代回教与心学203
第四节 明代民间宗教212
第二篇 启蒙篇227
第一章 启蒙思想的兴起227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历史变革227
第二节 程朱理学的消沉与世风、士风的转变237
第二章 体用一贯的南北大儒243
第一节 刘宗周思想论析243
第二节 清初大儒孙奇逢250
第三节 李颙的思想与学术254
第三章 黄宗羲的工夫本体论259
第一节 “盈天地皆心”的哲学精神260
第二节 《明夷待访录》的启蒙思想270
第三节 《明儒学案》与《宋元学案》281
第四章 王夫之的思辨之学与学术贡献288
第一节 王夫之的思想渊源与学术精神289
第二节 生化的自然唯物论300
第三节 道器、知行与人性308
第四节 《读通鉴论》与王夫之的历史观315
第五章 顾炎武的经学与史学323
第一节 顾炎武对理学的批评324
第二节 顾炎武的学术精神与治学方法330
第三节 “明道救世”的经史之学342
第六章 颜李学派的习行经济之学352
第一节 颜元对宋明理学的全面批判352
第二节 颜元的实事、实物、实动、实行之学363
第三节 李塨、王源之学370
第七章 朱之瑜与傅山的异端风骨379
第一节 一南一北的爱国者379
第二节 朱之瑜的学术特色384
第三节 傅山诸子学研究的学术意义391
第八章 明清之际的特立独行之士398
第一节 陈确对理学的批评398
第二节 唐甄思想探研401
第九章 明末清初的质测通几之学405
第一节 方以智思想的哲学与科学精神405
第二节 徐光启、李之藻会通中西的学术主张及学术贡献418
第三节 王征——信仰天主教与传播西方科技的一个个案429
第三篇 考据篇442
第一章 阎若璩的学术成就及其思想史意义442
第一节 阎若璩的学术成就:以《尚书古文疏证》为中心444
第二节 阎若璩学术成就的思想史意义453
第二章 江永易学与音韵学457
第一节 江永生平与著述457
第二节 《河洛精蕴》与江永的义理之学459
第三节 江永的音韵学467
第四节 江永考据学理念在其他领域的运用480
第三章 惠栋的考据学与义理学研究482
第一节 惠栋的家世482
第二节 惠栋的易汉学488
第三节 惠栋的其他学术497
第四节 惠栋的学术影响503
第四章 戴震的考据学与义理学研究507
第一节 戴震的早期著述与义理倾向507
第二节 戴震中晚期的义理思想517
第三节 戴震的生命观与考据学体系532
第四节 戴震的义理之学与清代政治的关联541
第五章 焦循的经学与天算学550
第一节 焦循的生平与思想倾向550
第二节 《加减乘除释》的思想史意义555
第三节 焦循易学:《几何原本》世界构图的吸收与超越561
第六章 阮元的学术思想581
第一节 阮元的学术宗旨与方法581
第二节 阮元的汉宋学术史观589
第七章 乾嘉三大考史学家593
第一节 王鸣盛的学术造诣593
第二节 钱大昕的学术造诣598
第三节 赵翼的考史功夫与学术造诣:立足于《廿二史札记》的考察604
第八章 章学诚对考据学的反思608
第一节 章学诚的生平著述与学术倾向608
第二节 章学诚的史学义例之学619
第三节 章学诚的文史校雠之学636
第四节 章学诚学术的内在矛盾660
第四篇 新学篇672
第一章 学术界透入的新气息672
第一节 由盛转衰的清王朝672
第二节 经世致用学派的崛起675
第三节 汉学与宋学会通680
第四节 学者对西学的初步感知687
第五节 清代今文公羊学的兴起与衍变691
第二章 “中体西用”学派的学术评估695
第一节 冯桂芬的学术新思路695
第二节 郭嵩焘对中西之学的感悟705
第三节 张之洞对“中体西用”的理论化717
第三章 严复对西学的介绍及其学术价值731
第一节 对进化论的选择和创新731
第二节 对自由学说的深层理解741
第三节 逻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750
第四章 康有为融通中西的努力及其大同理想756
第一节 今文经学的研究成果756
第二节 对西学的思考和研究764
第三节 “大同”社会的理想768
第四节 中西新旧之学的思考774
第五章 梁启超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贡献779
第一节 西学研究的视角779
第二节 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792
第三节 启蒙民众的“新民说”800
第六章 章太炎的思想与学术810
第一节 哲学思想的理论框架810
第二节 传统学术研究的成就822
第三节 深厚的佛学造诣834
第七章 孙中山对中西思想的研究和选择845
第一节 孙中山对儒学的研究与改造845
第二节 三民主义的思想学术价值853
第三节 融会中西的哲学思想875
第四节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885
第八章 一代学人王国维的学术建树895
第一节 对西方哲学的介绍和研究895
第二节 史学思想和方法的创新902
第三节 传统学术的研究及其成就910
第四节 王国维的学术地位925
第五篇 天算篇938
第一章 明代的数学938
第一节 吴敬与王文素的数学成就938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其他几位数学家及其著作942
第三节 程大位与珠算的发展和普及945
第四节 西方数学的传入948
第五节 明末学者对西方数学的初步研究951
第二章 明代的天文学953
第一节 明代的天文政策953
第二节 朱载堉和邢云路的天文历法工作958
第三节 明末耶稣会士传入的西方天文学知识962
第四节 明末的历法改革与《崇祯历书》的编撰965
第三章 清代的数学972
第一节 王锡阐、梅文鼎的数学成就972
第二节 通贯集成:《数理精蕴》的编撰980
第三节 返古归今:对传统数学的梳理984
第四节 蓄势待发:中国传统数学向新领域的过渡998
第五节 中算重建:中国近代数学的肇始1006
第六节 清末期的数学研究与翻译工作1018
第四章 清代的天文历法1023
第一节 《历学会通》与《天步真原》1023
第二节 王锡阐的天文历法工作1028
第三节 梅文鼎的天文历法工作1031
第四节 《历象考成》和《历象考成后编》1034
第五节 乾嘉学派的天文工作1037
第六节 鸦片战争后西方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1038
主要参考文献1042
热门推荐
- 3851845.html
- 12805.html
- 14848.html
- 2784043.html
- 220488.html
- 1645539.html
- 3526095.html
- 758728.html
- 3590324.html
- 2720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7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0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1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7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5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7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7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7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1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