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为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7677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职业教育-教育法-法制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对象2
(一)近代2
(二)职业教育3
(三)法制、教育法制、职业教育法制5
二、选题意义8
三、研究述评10
(一)1949年以前的研究11
(二)六七十年代以来大陆外的研究13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研究15
四、研究方法21
第一章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萌芽23
第一节 传统教育制度及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历史资源23
一、传统教育制度概述23
二、传统教育制度为近代职业教育法制提供的制度层面的资源26
三、传统教育思想为近代职业教育法制提供的思想层面的资源27
第二节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29
一、新生产方式的冲击29
二、传统教育制度变革的必要性和复杂性30
三、实业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32
(一)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实学思想32
(二)早期改良派的实业教育思想33
(三)洋务大僚的实业教育思想34
四、实业学堂的出现和实业教育制度的初建36
第三节 职业教育制度法制化的最初尝试37
一、实业教育制度在思想和实践中的发展37
(一)维新思想家的实业教育思想37
(二)维新时期实业教育的发展38
二、职业教育法制化的最初尝试40
(一)介绍外国教育制度40
(二)较早设计的中国学制40
(三)维新时期职业教育法制化的尝试41
第四节 清末新政和职业教育制度的法制化43
一、清末新政时期实业教育的发展43
(一)清末新政时期的时代背景43
(二)职业教育发展概况44
二、职业教育法制化的实现45
(一)法制化的需求45
(二)近代学制的酝酿46
(三)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的制颁48
三、初建时期职业教育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49
(一)初建时期职业教育法制的主要内容49
(二)初建时期职业教育法制的特点50
第二章 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发展53
第一节 清末职业教育法制的发展53
一、壬寅学制存在的问题53
(一)制颁过程中阻力重重53
(二)“未得切实施行”55
二、1904年癸卯学制的制定及其补充57
(一)癸卯学制由张之洞主持制定57
(二)癸卯学制中职业教育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补充60
三、癸卯学制(1904年)中职业教育法制的特点63
(一)职业教育法制地位独立、体系一贯、分量颇重63
(二)从法制内容上对以往职业教育法制大加改进64
(三)职业教育法制是癸卯学制中最适合中国的部分66
四、清末职业教育法制环境的演变68
(一)废科举69
(二)设立教育行政机构69
(三)颁布教育宗旨71
第二节 1912—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时期的职业教育法制72
一、民初教育制度的发展72
(一)恢复教育的措施和设立教育行政机关72
(二)新教育宗旨的厘定73
二、壬子·癸丑学制的制定及其中职业教育法制的内容74
三、壬子·癸丑学制时期职业教育法制的特点76
(一)实业教育的层次更加集中76
(二)实业教育的形式更多样79
第三节 1922年新学制时期的职业教育法制80
一、教育宗旨的演变80
(一)新文化运动对复古教育的斗争80
(二)教育宗旨问题的讨论81
二、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82
三、学制改革的酝酿与新学制运动84
四、新学制中职业教育法制的特点86
(一)职业教育形式灵活87
(二)注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沟通88
(三)职业教育名称、指导思想的发展89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职业教育法制91
一、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职业教育法制的发展过程91
(一)新学制后职业教育的发展91
(二)1928年戊辰学制的制定93
(三)三十年代初对职业教育法制的调整94
二、三十年代初职业教育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97
(一)政府以法制规范的力度日益增强98
(二)以法制建构出较适合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100
第三章 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静态分析104
第一节 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实体性要素104
一、职业教育法制实体性要素的涵义和层次104
二、微观层面的近代职业教育法律规范106
(一)法律条文107
(二)法律规范的分类108
(三)微观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109
三、中观层面的近代职业教育法律规范111
(一)一份法律文件中的各法律规范111
(二)多项法律文件共同构成的中观层面113
四、宏观层面的近代职业教育法律规范114
(一)近代职业教育法律规范在教育法律规范中的地位115
(二)近代职业教育法律规范在整个近代法律规范体系中的地位118
第二节 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结构性要素118
一、职业教育法制结构性要素的涵义118
二、清末的教育立法、行政机构及人员120
(一)中央教育管理机构120
(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126
三、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法制的立法机构130
(一)专门立法机构131
(二)准立法机构133
(三)教育行政机构的立法职能137
四、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执法机构145
(一)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层次145
(二)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46
(三)地方教育行政机构149
第三节 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文化性要素152
一、职业教育法制文化性要素的涵义和考察角度152
(一)涵义152
(二)考察角度155
二、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文化性要素分析157
(一)抗拒、排斥的心理状态158
(二)功利性接纳、认同的心理状态160
(三)吸收和创新、超越的心理状态162
(四)社会心理定势与近代职业教育法制165
第四章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运行167
第一节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运行概述168
一、近代职业教育法制运行的涵义168
二、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生成和创制169
三、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运行的脉络171
第二节 近代职业教育法制运行的特点178
一、职业教育法制创制渐趋民主化、专业化178
二、职业教育法制施行的相对滞后性和不平衡性182
三、近代职业教育法律规范体系的成熟185
四、职业教育法制文化性要素的成长及其隐忧188
五、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结构性要素的断裂191
第五章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发展评析及其借鉴196
第一节 客观的发展环境和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发展197
一、政治因素198
二、经济因素200
三、观念因素202
四、教育体制因素204
第二节 自觉的道路选择和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发展207
一、法律移植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发展道路的明智之选207
二、对发展道路的掌握渐趋理性和成熟209
(一)不同阶段移植重点的选择209
(二)对移植对象的甄别选择——以日本为例214
第三节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217
一、中国近代法制的发展模式218
二、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发展模式220
第四节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借鉴意义221
一、对今天职业教育法制的借鉴意义222
(一)近代职业教育法制是今天职业教育法制发展的前提222
(二)应加快完善今天的职业教育法制运行224
(三)应尽快改善职业教育法制的发展环境226
二、对中国法制发展的借鉴意义228
(一)要妥善处理法律移植和本土化的关系228
(二)要实现制度现代化和精神现代化的协调发展230
结语234
后记236
参考文献238
附录254
热门推荐
- 437413.html
- 1352631.html
- 2976109.html
- 2649445.html
- 3260853.html
- 1559027.html
- 3590143.html
- 3494009.html
- 2125457.html
- 3254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5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6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7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9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4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3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0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0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