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造船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代造船史
  • 席龙飞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4866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造船工业-工业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造船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舟船以前的渡水浮具1

第一节 葫芦——腰舟1

第二节 浮囊(浑脱)2

第三节 木筏·竹筏·皮筏4

第二章 独木舟及其在中国的遗存9

第一节 独木舟的文献记载与考古学研究9

一、关于独木舟的文献记载9

二、古人类学与考古学的研究成果10

三、新石器时代的舟形陶器13

第二节 在中国发现的独木舟遗存16

一、1965年在江苏武进县奄城曾出土两艘独木舟17

二、1958年在江苏武进县奄城曾出土战国时期的独木舟18

三、1973年在福建省连江县出土一艘西汉时期的独木舟18

四、1976年在广东省化州县石宁村发现6艘独木舟18

五、1976年在山东省平度县出土一艘隋代双体独木舟19

六、1982年在胶东半岛荣成县发现商周时代的独木舟20

第三节 跨湖桥独木舟凸显中国舟船文明的辉煌22

一、在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8000年前的独木舟22

二、跨湖桥独木舟的制造工具24

三、跨湖桥遗址独木舟凸显中国舟船文明的辉煌28

四、跨湖桥遗址的石锛与河姆渡遗址的有段石锛30

第三章 木板船与上古的舟船活动33

第一节 独木舟向木板船的演变33

一、独木舟向木板船的演变及其途径34

二、独木舟向木板船演变中的实例35

第二节 木板船出现的必备条件及出现的年代38

一、木板船出现的必备条件38

二、出现木板船的年代38

第三节 古文献对夏商周三代舟船活动的记述40

一、《竹书纪年》对海上活动的记述40

二、《诗经》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的赞颂41

三、武王伐殷时曾以舟船强渡孟津42

四、“造舟为梁”和“于越献舟”42

五、西周设舟牧负责船舶安全检验43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造船技术45

第一节 春秋时代的水运水战及船舶46

一、春秋时代的水运及船舶46

二、春秋时代的水战及战船48

第二节 战船大翼和王舟艅艎的复原研究50

一、吴国战船大翼50

二、吴国王舟艅艎52

第三节 战国时代的水运及船舶55

一、文献记叙的长江水运船舶55

二、出土的鄂君启金节所反映的长江水系船队56

第四节 从战国随葬船看战国的造船技术57

一、战国中山王墓中的随葬船57

二、随船出土的船具等器物58

三、从连接船板的铁箍看战国时的造船工艺59

第五节 中国船舶风帆的出现61

一、殷商时代出现风帆说61

二、汉代出现风帆说63

三、战国时代出现风帆的考证65

第五章 秦代水陆交通的发展与船舶69

第一节 秦代水陆交通的发展69

一、秦统一全国后积极发展水陆交通69

二、探访蓬莱仙境与徐福东渡72

第二节 秦代的江海船舶75

一、从秦王南巡看秦代船舶75

二、徐福东渡所用船舶的复原探讨75

第三节 广州秦代造船遗址考辨77

一、青年学者戴开元首先质疑“秦汉造船工场遗址”77

二、中国船史研究会不赞成“秦汉造船工场遗址”说80

三、秦汉时代采用滑道下水既无文献依据也无文物例证80

四、在遗址所发现的木桩、木柱并非造船用的墩木82

五、由8块木板呈水平排列的木板条不是下水用的滑道83

六、揭露“秦代造船遗址”和“船台说”的两次学术会议85

第六章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与船舶88

第一节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88

一、征百越及开通南方航路89

二、击卫氏朝鲜并开通北方航路90

三、通向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93

第二节 从出土文物看汉代船舶型制97

一、已出土的4艘汉代船舶模型97

二、从出土汉船模型看汉代船舶型制100

第三节 汉代船舶的属具102

一、桨、篙、纤102

二、橹105

三、舵与梢107

四、桅、帆与驶风技术110

五、碇113

第四节 汉代文献记载的船舶115

一、汉武帝曾乘船亲自巡海七次115

二、“汉习楼船”116

三、汉代船舶的建造地点118

四、汉代《释名》中的释船120

第七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造船技术发明122

第一节 三国时代赤壁水战及其斗舰122

一、赤壁水战122

二、斗舰及其复原研究123

第二节 晋代的海上交通与船舶126

一、晋代的海上交通126

二、法显由印度航海东归127

三、孙恩、卢循的海上起义129

第三节 在晋代卢循发明了水密舱壁130

一、晋代的八槽舰为卢循所创建130

二、八槽舰及其水密舱壁是中国古船的重大技术成就131

第四节 晋代在渭水首次出现了车轮舟133

一、公元5世纪初在渭水出现了车轮舟133

二、车轮舟使船舶推进技术产生飞跃134

三、中国发明的车轮舟比西方早一千年134

第五节 晋代顾恺之《洛神赋图》所表现的双体游舫135

第六节 南北朝时期制造和使用车轮船的案例137

第八章 隋唐时代的造船技术成就138

第一节 在统一全国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隋代五牙舰139

一、五牙舰在统一全国战役中的历史作用139

二、有关文献对五牙舰的记述140

三、关于五牙舰的复原研究141

第二节 隋代大运河的开凿与龙舟船队143

一、隋代大运河的开凿——“共禹论功不较多”143

二、隋炀帝三次率庞大舟船队巡游江都146

第三节 唐代的内河航运及江河船舶148

第四节 唐代的海上交通与海洋船舶151

一、广州通海夷道及海洋船舶152

二、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及唐船、遣唐船154

三、唐代的造船地点158

第五节 从出土的唐代古船看唐代的造船技术158

一、江苏如皋唐船展示了水密舱壁158

二、扬州施桥发现了古代木船161

三、在隋唐大运河首次发现一批唐代沉船163

第六节 唐代由多种舰艇组成的混合舰队170

第九章 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与成熟174

第一节 宋代海运业的发展与市舶司的建设174

一、随着丝瓷生产的发展宋代海运业有长足的进步174

二、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为海运业发展的实证175

三、港口及其管理机构市舶司的建设177

四、造船工场遍布沿海与内陆178

第二节 宋代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并实行客货分运181

一、司南不能用于交通工具181

二、指南鱼182

三、磁针及其四种装置方法183

四、指南浮针应用于航海184

五、在宋代开始客货分运并出现客船185

第三节 美术作品所反映的宋代船舶形象187

一、山西繁峙县岩上寺壁画中的海船遇难图187

二、宋代《江天楼阁图》中的江船189

三、北宋《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汴河船189

第四节 车轮舟的发展及其在抗金水战中的作用195

一、晋唐以来我国继续在使用的车轮舟195

二、叛宋的钟相、杨幺在洞庭湖大造车轮战船196

三、在抗金长江水战中车轮舟发挥了重要作用199

第五节 宋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199

一、天津市静海县出土的宋代内河船199

二、泉州湾宋代海船的发掘与研究204

三、宁波宋代海船的发掘与研究220

第六节 传统造船技术的发展与成熟227

一、新船型的发展与船型的多样化227

二、船舶航海性能的改善与提高228

三、船舶在结构上的特点和优点230

四、在施工工艺方面的成就231

五、船舶设备、属具的创造与进步232

第十章 元承宋制的元代造船业235

第一节 元代的水战与战船235

一、建立水师与攻灭南宋235

二、几次出师海外的失败238

第二节 元代的海外交通与远洋船238

一、海上交通往来频繁238

二、远洋船的声名远播海外241

第三节 元代的海上漕运与漕船241

一、海上漕运与漕船241

二、运河漕船245

第四节 元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246

一、韩国新安海中国元代航海货船的发掘与研究246

二、山东菏泽元代内河货船的发掘与研究264

三、在日本沿海鹰岛发现的元军船碇及其复原278

第十一章 明代造船业的繁盛281

第一节 明代的内河航运与海上交通282

一、明代的内河航运282

二、明代的海上交通284

三、郑和航海图288

第二节 记述船舶技术的明代著作290

一、《天工开物》290

二、《南船纪》296

三、《龙江船厂志》298

四、《漕船志》299

五、《筹海图编》301

六、《武备志》301

七、《使琉球录》311

八、《船政》及《船政新书》313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三大船型317

一、沙船317

二、福船320

三、广船322

第四节 明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324

一、山东梁山县明代河船的发掘与研究324

二、山东蓬莱一号古战船的发掘与研究337

三、浙江象山县明代海船的清理与研究349

四、山东蓬莱明代二号古船的发掘与研究353

五、南京宝船厂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356

第五节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鼎盛时期的结晶——郑和宝船359

一、著名近代学者梁启超拉开了研究郑和的序幕359

二、国际知名学者对郑和宝船的学术见解360

三、对郑和宝船的质疑有力地推动了学术研究363

四、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复原出郑和宝船模型370

五、对郑和宝船新的质疑引发了更为深入的研究371

六、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对学术研究的推动375

第十二章 海禁与中国造船业的衰落380

第一节 海禁制约着中国帆船的发展380

一、明代中叶的海禁导致中国海洋帆船的衰败380

二、清代展海中寓禁海限制了中国帆船的发展382

三、明末清初往返于日本长崎港的中国帆船384

第二节 清康熙年间抗俄雅克萨战役战船396

一、雅克萨战役对黑龙江水运发展的影响396

二、雅克萨战船建于吉林乌拉街397

三、雅克萨战船的尺度、船型及武备398

第三节 清代的内河及海洋船舶400

一、中国帆船在远洋运输的竞争中败退下来400

二、长江流域传统帆船的发展406

三、大运河的运输船舶413

四、《姑苏繁华图》表现清中叶的内河船416

五、上海沙船业的形成和发展422

六、沿海航运的各型船舶427

第四节 清代古船的发掘与研究432

一、在洛阳发现古代木船432

二、洛阳古船的测绘与研究433

三、在广州市城区发现清代古船436

第五节 中国传统帆船的舾装设备和属具437

一、桅、桅夹板和桅的起倒437

二、中国风帆的特点和优点437

三、帆的升降和绕桅杆的回转——帆的各种索具438

四、碇、锚及其起落445

五、舵叶的转动和升降445

结语448

主要参考文献4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