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纯粹精神损害赔偿比较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31045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侵权行为-赔偿-对比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纯粹精神损害赔偿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纯粹精神损害”的界定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3
一、研究“纯粹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4
二、对多样化表述的梳理5
第二节 对既有界定方法的述评8
一、以权利是否受到侵害为着眼点的界定方法8
二、以致害方式是否属于人身伤害为着眼点的界定方法9
三、以损害后果是否严重为着眼点的界定方法11
四、小结12
第三节 “纯粹精神损害”的法律特征12
一、致害行为未直接侵犯受侵权法绝对保护的人格权13
二、不属于人身伤害直接引起的疼痛与痛苦15
三、满足特定条件时具有可获赔偿性17
第四节 类型化考察方法的运用20
一、类型化考察的合理性与必要性20
二、类型化的考量因素21
三、引起“纯粹精神损害”的三类典型途径22
四、三种形态之间的内在关联25
第五节 “纯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发展的驱动因素26
一、给予非财产损害赔偿的传统26
二、判例法的推动与制定法的完善29
三、公序良俗的指引31
第二章 给予“纯粹精神损害”赔偿的限制因素33
第一节 考察宪法上的相关性35
一、私法贯彻宪法原则的方式35
二、早期改革的代表——德国的宪法私法化36
三、以宪法为导向确定非财产损害赔偿——意大利的判例法发展38
四、遵循宪法理念给予非财产损害赔偿的最新国际实践44
第二节 判断法律上的因果关系46
一、事实上与法律上的因果关系46
二、合理的可预见性48
三、公共政策50
第三节 评价加害方的过错53
一、故意或以极端恶劣方式行事53
二、过失或疏忽55
三、严格责任57
第四节 其他考量因素58
一、损害后果的严重性58
二、对诉讼泛滥的防范62
第五节 本章小结63
第三章 “精神打击”引起的“纯粹精神损害”及其赔偿67
第一节 “精神打击”案件的特征69
一、侵权法对身份权保护的不确定性69
二、对密切情感关联的个案分析73
第二节 致命事故中的“精神打击”损害赔偿74
一、对“非核心”家庭成员的赔偿75
二、对同居(生活)伴侣的赔偿80
三、对其他密切关系人的赔偿84
四、对“单纯旁观者”的赔偿88
第三节 非致命事故中的“精神打击”损害赔偿92
一、非致命事故中的第三人非财产损害赔偿概述92
二、示范性法律文件的相关规定94
三、司法领域的改革95
四、防止诉讼泛滥的相关控制机制99
第四节 非死伤案件中的“精神打击”损害赔偿103
一、对“幸免于难”的赔偿103
二、对罹患致命疾病恐惧的赔偿108
三、对遭受侵扰的赔偿114
第五节 “精神打击”损害赔偿中的特殊问题118
一、跨国案件的处理原则118
二、对单纯濒死性“精神打击”的赔偿119
三、救援人员遭受“精神打击”的赔偿123
四、损害赔偿金额的确定131
第四章 违约引起的“纯粹精神损害”及其赔偿141
第一节 与精神损害赔偿相关的“既存关系”144
一、婚姻关系145
二、管理关系146
三、信赖关系149
第二节 违约引起“纯粹精神损害”赔偿的特征150
一、通常涉及非商事契约151
二、关乎缔约方的精神福祉152
三、损害处于可预见范围154
第三节 类型化的司法实践155
一、雇佣纠纷156
二、医疗纠纷164
三、旅游观光纠纷177
四、其他性质特殊的服务合同纠纷181
第四节 本章小结186
第五章 有形财产毁损引起的“纯粹精神损害”及其赔偿189
第一节 具有人格利益的有形财产概述192
一、可替代物与人格物的划分192
二、人格利益寓于有形财产的模糊性193
三、对有形财产损害赔偿一般方法的挑战195
第二节 相关示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196
一、英国法律改革委员会报告197
二、美国侵权法重述197
三、欧洲侵权法原则199
四、欧洲民法典草案199
第三节 类型化的法律实践200
一、与人体相关的物200
二、宠物204
三、不动产206
四、其他特殊有形财产207
第四节 非永久性毁损案件中的情感利益保护209
一、非营利财产“使用中断”的赔偿210
二、超额修理(护理)支出的赔偿214
第五节 本章小结219
第六章 我国法律实践对“纯粹精神损害”赔偿的探索223
第一节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述评225
一、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初创与发展225
二、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应当循序渐进227
三、以司法实践推动宪法理念实施的可能性229
第二节 限制“纯粹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因素234
一、主观过错234
二、因果关系236
三、损害后果237
四、赔偿金额238
第三节 “精神打击”案件中的赔偿问题241
一、构建我国“精神打击”损害赔偿制度的基础241
二、我国“精神打击”损害赔偿的框架设计242
三、若干特殊问题的解析251
第四节 违约案件中的赔偿问题254
一、违约损害赔偿的涵盖范围之争254
二、侵权之诉中对违约引起的“纯粹精神损害”给予赔偿的探讨257
第五节 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物品毁损案件中的赔偿问题260
一、问题由来已久261
二、相关司法实践述评262
三、对《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4条适用的总结267
结论275
参考文献277
附录286
后记289
热门推荐
- 1512289.html
- 229819.html
- 575502.html
- 2396667.html
- 3104748.html
- 197399.html
- 1266174.html
- 332113.html
- 1925015.html
- 3656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9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8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3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55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5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5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2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