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原论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俊驹,余延满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5764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130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1144页
- 主题词:民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法原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民法总论3
第一章 民法概述3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3
第二节 民法的本位与性质8
第三节 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12
第四节 民法的历史发展21
第五节 我国民法的渊源28
第一节 民法基本原则概述32
第二章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32
第二节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34
第三节 自愿原则36
第四节 公平原则38
第五节 诚实信用原则39
第六节 公序良俗原则43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48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48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52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57
第四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65
第五节 民事法律事实73
第四章 自然人76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76
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87
第三节 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94
第四节 自然人的住所98
第五节 自然人的人身权101
第一节 法人的概念与本质112
第五章 法人112
第二节 法人的分类115
第三节 法人的设立与成立119
第四节 法人的民事能力122
第五节 法人的机关129
第六节 法人的财产与责任132
第七节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与代理机构137
第八节 法人的变更和终止139
第九节 法人的人格权141
第一节 合同的概念和历史发展145
第六章 合伙145
第二节 合伙的民事主体地位147
第三节 合伙的成立要件152
第四节 合伙人的出资与合伙财产154
第五节 合伙的债务承担158
第六节 合伙的内部关系161
第七节 退伙和入伙164
第八节 合伙的终止167
第九节 特种合伙169
第七章 国家174
第一节 国家的民事主体地位174
第二节 国家成为民事主体的途径177
第八章 民事法律行为180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180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184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有效要件187
第四节 意思表示190
第五节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199
第六节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203
第七节 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207
第八节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或被撤销的效力213
第九节 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215
第九章 代理222
第一节 代理概述222
第二节 代理权227
第三节 代理行为233
第四节 无权代理236
第一节 民事时效概述241
第十章 诉讼时效和期限241
第二节 诉讼时效245
第三节 诉讼时效期间257
第四节 期限262
第二编 物权法267
第一章 物权法概述267
第一节 物权法的概念及其编制体例267
第二节 物权法的原则271
第三节 我国物权法的历史发展283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与种类286
第二章 物权286
第二节 物权的效力290
第三节 物权的变动297
第四节 物权的公示308
第三章 所有权318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318
第二节 所有权的权能326
第三节 所有权的取得330
第四节 共有345
第五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351
第六节 相邻关系356
第四章 用益物权360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述360
第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362
第三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371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377
第五节 地役权380
第六节 典权386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395
第五章 担保物权395
第二节 抵押权398
第三节 质权432
第四节 留置权449
第五节 优先权455
第六节 所有权保留462
第七节 让与担保477
第八节 物的担保的竞合482
第六章 占有489
第一节 占有概述489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494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与消灭498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499
第三编 合同法507
第一章 合同法概述507
第一节 合同法的概念与特征507
第二节 合同法的原则508
第一节 合同的概念与特征512
第二章 合同概述512
第二节 合同的分类513
第三节 合同关系519
第三章 合同的成立524
第一节 合同的成立概述524
第二节 合同成立的方式526
第三节 合同的条款539
第四节 合同的形式545
第五节 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547
第六节 缔约过失责任549
第四章 合同的担保555
第一节 合同担保概述555
第二节 保证559
第三节 定金578
第五章 合同的履行584
第一节 合同履行概述584
第二节 合同履行的规则586
第三节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590
第四节 合同履行的保全594
第六章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603
第一节 合同的变更603
第二节 合同转让概述604
第三节 债权让与606
第四节 债务承担608
第五节 合同承受611
第七章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613
第一节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概述613
第二节 合同解除613
第三节 抵销618
第四节 提存621
第五节 混同623
第六节 免除624
第八章 违约责任626
第一节 违约责任的概念与特征626
第二节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627
第三节 违约形态及其法律后果629
第四节 违约责任的形式636
第五节 免责事由643
第一节 转让财产所有权的合同概述648
第九章 转让财产所有权的合同648
第二节 买卖合同649
第三节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663
第四节 互易合同666
第五节 赠与合同668
第六节 借款合同675
第一节 使用财产合同概述680
第二节 租赁合同680
第十章 使用财产的合同680
第三节 融资租赁合同691
第十一章 完成工作的合同698
第一节 完成工作合同概述698
第二节 承揽合同698
第三节 建设工程合同705
第十二章 提供服务的合同712
第一节 提供服务的合同概述712
第二节 运输合同712
第三节 保管合同723
第四节 仓储合同728
第五节 委托合同734
第六节 行纪合同742
第七节 居间合同747
第十三章 技术合同753
第一节 技术合同概述753
第二节 技术开发合同758
第三节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764
第四节 技术转让合同766
第五节 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771
第二节 无因管理776
第十四章 准契约776
第一节 准契约概述776
第三节 不当得利780
第四编 亲属法789
第一章 亲属法概述789
第一节 亲属法的性质与编制体例789
第二节 亲属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与内容791
第三节 亲属法的原则795
第一节 亲属的含义与分类803
第二章 亲属803
第二节 亲系和亲等806
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发生和终止809
第三章 婚姻812
第一节 婚姻概述812
第二节 婚姻的成立813
第三节 婚姻的有效821
第四节 无效婚姻825
第五节 可撤销婚姻829
第六节 婚姻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效力833
第七节 婚姻的人身效力834
第八节 夫妻财产制840
第九节 离婚制度概述845
第十节 协议离婚847
第十一节 诉讼离婚849
第四章 父母子女863
第一节 父母子女关系的概念、种类及沿革863
第二节 亲生子女864
第三节 养子女870
第四节 继子女877
第五节 亲权879
第五章 监护885
第一节 监护制度概述885
第二节 未成年人的监护888
第三节 成年的精神病人的监护892
第六章 扶养893
第一节 扶养的概念与法律特征893
第二节 扶养的范围与成立要件894
第一节 继承法的概念与立法体例901
第五编 继承法901
第一章 继承法概述901
第二节 我国继承法的原则902
第二章 继承权906
第一节 继承权的概念与性质906
第二节 继承权的主体908
第三节 继承权的客体910
第四节 继承权的取得和丧失915
第五节 继承权的放弃919
第六节 继承权的保护922
第三章 法定继承930
第一节 法定继承的概念和适用范围930
第二节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顺序和法定应继份931
第三节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935
第四节 酌情分得遗产权938
第四章 遗嘱继承941
第一节 遗嘱继承概述941
第二节 遗嘱943
第三节 遗嘱的撤回956
第四节 遗嘱的执行959
第五章 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962
第一节 遗赠962
第二节 遗赠扶养协议968
第六章 遗产的处理972
第一节 继承的开始与遗产的管理972
第二节 遗产的分割976
第三节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的处理981
第一节 侵权行为法的概念985
第一章 侵权行为法概述985
第六编 侵权行为法985
第二节 侵权行为法保护的对象992
第二章 侵权行为的概念与分类997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概念997
第二节 侵权行为的分类999
第三章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1001
第一节 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概述1001
第二节 过错责任原则1004
第三节 无过失责任原则1005
第四节 公平责任原则1007
第四章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1009
第一节 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概述1009
第二节 违法行为1010
第三节 损害事实1011
第四节 因果关系1014
第五节 过错1021
第五章 共同侵权行为1025
第一节 共同加害行为1025
第二节 共同危险行为1033
第三节 教唆、帮助行为1035
第六章 侵权民事责任及抗辩事由1039
第一节 侵权民事责任形式概述1039
第二节 侵权损害赔偿1041
第三节 民事制裁方式1050
第四节 侵权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1051
第七章 民事责任竞合1053
第一节 民事责任竞合概述1053
第二节 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1054
第三节 返还不当得利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1057
第八章 侵害财产权的民事责任1059
第一节 侵害财产权民事责任概述1059
第二节 侵害动产和不动产的民事责任1059
第三节 侵害合同债权的民事责任1060
第九章 侵害人身权的民事责任1062
第一节 侵害人身权民事责任概述1062
第二节 侵害姓名权或名称权的民事责任1063
第三节 侵害肖像权的民事责任1065
第四节 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1069
第十章 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1074
第一节 产品责任1074
第二节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1080
第三节 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1082
第四节 工作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1086
第五节 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1090
第六节 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1093
第七节 监护人的民事责任1097
第一节 民法适用的概念与特点1103
第一章 民法适用的概念、范围和原则1103
第七编 民法的适用1103
第二节 民法的适用范围1104
第三节 民法适用的原则1108
第二章 民法的解释与漏洞的补充1112
第一节 民法的解释1112
第二节 民法漏洞的补充1118
第三章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1122
第一节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概述1122
第二节 几种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1124
热门推荐
- 489309.html
- 769631.html
- 3341061.html
- 2370709.html
- 2981137.html
- 1846880.html
- 1758750.html
- 2229811.html
- 3348223.html
- 3622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0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5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80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7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96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2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6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5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025.html